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资信文档网 > 专题范文 > 振兴乡镇 > 乡村振兴自评报告(7篇)

乡村振兴自评报告(7篇)

来源:振兴乡镇 时间:2023-05-04 19:55:03 点击: 推荐访问: 乡村 乡村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乡村“复兴少年宫”典型材料

篇一:乡村振兴自评报告

  

  乡村振兴考核自评报告

  乡村振兴考核自评报告是一种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总结和反思,它以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乡村振兴进程为目标,从乡村振兴战略、政策、实施情况、效果等方面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并给出合理有效的建议,帮助乡村振兴工作不断提升。

  乡村振兴考核自评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乡村振兴战略:应当从乡村振兴的宏观环境、政策背景、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了解乡村振兴的战略意图。

  2.乡村振兴政策:应当从政策的形成以及执行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了解乡村振兴政策的内容及其执行情况。

  3.乡村振兴实施:应当从乡村振兴工作的实施过程、进展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了解乡村振兴工作的实施情况。

  4.乡村振兴效果:应当从乡村振兴工作的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了解乡村振兴工作的实际效果。

  5.乡村振兴建议:应当从完善乡村振兴战略、优化乡村振兴政策、加强乡村振兴实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了解当前乡村振兴工作的存在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篇二:乡村振兴自评报告

  

  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自查报告

  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自查报告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自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自查报告1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扎实推进我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按照省委、省政府对乡村振兴战略先进示范村的评定要求,结合村实际情况,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规划引领,扎实推进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坚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突出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行分类区差异化考评;

  坚持客观公正、群众认可;

  坚持结果应用导向,实行正向激励,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

  (二)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坚持政府引导,通过科学规划、试点示范、政策激励等引导农民建设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等。

  (三)整合资金,重点打造按照“整合项目、聚集资金、整体打造、综合示范”的要求,以乡村振兴建设为平台,除各种直接补助农民的普惠制资金、有特殊用途的救灾资金外,在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原则下,将资金安排的农业、林业、水利、扶贫、农村公路、农业

  基础建设等用于农业农村的资金打捆使用,重点投放在乡村振兴示范点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上。

  三、村基本情况

  村位于县城以北距县城2.5公里,距镇人民政府驻地2.5公里,幅员面积3.894公里,贯穿全村2.3公里,辖区9个村民小组,1284户,3721人,共产党员79人,耕地面积4104亩。近年来,镇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立足区位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传统手工挂面的制作工艺,扩大规模生产,走出一条产旅相结合的乡村旅游基地,带动更多的农户走上致富增收的道路。

  (一)关于特色产业中国挂面村美丽乡村建设,以“手工挂面产业+田园民宿+文化旅游”为模式的产业格局,构建以文旅产业为核心,依靠山、水、田的自然资源,结合农村现代产业特点的发展格局。中国挂面村的发展规划是实施农业品牌建设行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影响力;

  实施乡村公共服务提标行动,夯实乡村发展基础;

  实施最美乡村创建行动,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实施乡村文化建设行动,推进城乡文化融合发展。

  (二)关于村落宜居村交通便利,村民出行购物方便,村内设卫生站一个,方便群众就医,基本满足群众医疗需求,距离学校、幼儿园1公里,村民孩子上学方便快捷。村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实解决环境脏、乱、差改善村居环境和生活环境,按照建设宜居农村要求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设施完善,环境整洁,社会和谐的标准,要做到村内道路硬化路面平整与外界交通通畅,出行方便,道路两边进行植树绿化,村道卫生状况良好,设有垃圾池,生活污水治理,村内集中(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养殖污水能集中收集在沼气池处理,垃圾要做到日产日清。

  (三)关于乡风文明村一直以来不断探索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传播文明新风尚,强化宣传,让文明之风在农村广泛传播,广泛刷写文明墙,充分利用广播、板报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涌现“文明家庭”“和谐农家”户数增加让文明之花在农村盛开,邻里之间更是相处融洽。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xx年被省政府评为省级“四好村”。

  (四)关于村级治理村坚持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原则,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党员代表大会,制定了村规民约制度,选出保洁员5名,建立清洁队为宜居乡村建设夯实基础。为确实打造宜居村,全村重点落实“绿化”“净化”“道路硬化”等工作,同时我村积极推进“改厕”“改厨”工作,现已改造完成380多户,在推动宜居乡村过程中实施网络化管理机制,网络员积极开展宜居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生态理念。村内无“村霸”等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发生率低。

  (五)村民生活村以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为目标,大力发展传统手工挂面的生产,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新发展生产大户16户,营销大户10户,电商5户,从事手工挂面供销人员达200余人,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600元,在镇各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各列前茅。全村医疗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5%以上,村内低保、特困人员救助措施到位,落实精准扶贫政策。

  四、创建内容

  (一)总体目标以山水田园筑体——延续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空间特色,营造中国挂面小镇魅力风貌;

  规划依托现有山水生态资源,开展跨越群峰、临湖戏水的山水休闲体验,并且结合现状资源条件,适当植入现代户外休闲健身运动,让人在尽享美妙田园风景的同时,又有畅游山水的自然体验。

  以民俗文化铸魂——规划在梳理历史文化脉络、创新活化历史文化遗存的基础上,围绕农耕文化、田园文化以及手工挂面文化等等,集中打造能够展示多样文化融合汇集的窗口,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文化体验。

  以产业导入驻形——本项目以“民宿、手工挂面、烧酒”等产业扶持及导入作为产业振兴的重要工作。就区域整体而言,规划结合山水资源,通过迁村并点,异地还迁方法,打造自然与人居紧密融合的最美文创休旅小镇,不断为区域注入民宿、挂面、烧酒、田园旅游等

  产业。

  打造乡村振兴创建村,村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坚持农业优先发展,努力做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二)主要任务按照全面挖掘、重点培育和长期保护的原则,结合手工挂面地域特色,20xx年主要建设工作:

  基础设施建设

  (1)村容村貌整治2019年对中国挂面村核心区的风貌进行了提升,提升效果明显、老百姓反应良好,20xx年计划对核心区周边的村容村貌进行整治和提升,使整个村子符合中国挂面村4A级景区整体规划。

  (2)景区游步道修建从中国挂面村景区西北入口,经会议中心(西北入口道路进村左侧山梁)、风雨廊桥(大小水塘之间)至核心区游步道修建。

  (3)中国挂面村景区入口场景化打造根据中国挂面村景区西北入口右侧正面石壁原有风貌,结合手工挂面传统工艺制作文化,在不破坏现有石墙的前提下进行发现、挖掘和塑造,打造景区入口“手工挂面”景区入口文化墙的场景布置。

  (4)停车场及配套设施修建中国挂面村西北入口左侧停车场修建、配套设施的建设(包括:综合管理用房、厕所(按4A级标准)、咨询服务台、小卖部等)

  (5)中国挂面村夜游照明设施在中国挂面村现有栈道、道路等进行夜游照明及亮化工程建设。

  (6)手工挂面产业扶持村村集体和产投集团及挂面村投资建设单位(田丰园公司)共同打造和提升手工挂面品牌,为地方老百姓梳理标杆和方向。

  (7)修建手工挂面体验中心同村村集体和产投集团及挂面村投资建设单位(田丰园公司)共同建设手工空心挂面展示和体验中心。

  (8)建设环境优美的生态堰塘对中国挂面村现有三口堰塘进行环境美化、生态建设。

  道路加宽、增设错车道、沟渠5公里,沉井2口,10口塘堰清淤防渗。

  (9)引导和帮助传承人入住中国挂面村。

  2.扩大规模实施农村非遗技术品质提升工程,不断提升手工挂面制作技艺产品质量,在确保原有制作大户36户、销售大户16户的基础上,新培育制作大户10户,销售户6户,进一步提高挂面特色产品质量,通过深挖培育可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56人加入生产制作技艺提升工程,引导农村居民居家就业,实现年总产量达100万公斤,总产值达2000万元。

  3.技艺培训开展老技师传、帮、带的传统制作工艺,开展制作、销售等特色产业的技术培训,邀请专家及专业人士采取分期分批进行技术培训力争在20xx年达120人次,挖掘人们对传统手工挂面制作工艺的内在潜能,同时提升传统手工挂面制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保留技师传承工艺、培育专业技术人才。

  4.传承保护以保护好非遗产文化传承和发扬为目标,着力推动传统手工挂面的原始制作工艺的保护和利用,在强基础、扩产能、重质量上,重点开展手工挂面的技艺传承和保护利用,深挖手工挂面传承的古法制作工艺,提升手工挂面的品牌效益和经济效益,确保挂面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5.推广宣传主要以农博会展销、社会媒体、现场观摩、电商销售为重点,着力提升手工挂面原始制作的传统工艺,利用每年一次的挂面节多渠道开展非遗传统工艺产品宣传推广活动,拓宽国内外知名度和销售渠道。

  五、保障措施乡村振兴建设覆盖区域广,是一项投入大、期限长的系统工程。应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参与、金融支持、依靠群众的共建原则。

  (一)加强领导,统筹推进为全面贯彻落实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文件精神,切实抓好我镇乡村振兴先进示范村创建工作,健全机制成立示范村建设领导小组,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高效务实的队伍。

  (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规划是乡村振兴建设的龙头,必须结合我村实际,始终把高标准、全覆盖的理念融入到规划中,以规划设计提升建设水平。规划村,坚持点、线、面统筹发展,优先对交通区位优越、资源条件丰富、景观资源独特、文化内涵丰富的社进行重点打造,具体建设中实行分类指导,要注重从细节入手,因地制宜,差异化、个性化、人文化开展镇、村风貌设计和景观建设,体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体现一村一特色。坚持“小尺度、融自然、承乡愁”的原则,求精,不贪大;

  求好,不图快,建设一批能体现我镇山水人文特色的“美丽·宜居乡村”精品村。

  (三)保护生态,改善环境乡容乡貌的打造能间接影响招商引资吸引力。政府把垃圾、污水、绿化等基础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重点环节抓实抓好。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功能配套;

  加强村庄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工作。全面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和农村污水治理。村庄绿化实现森林围村,注重房前屋后、庭院内外的绿化、美化工作,积极发展庭院经济。

  (四)挖掘内涵,提高品位继续打造我村特色“微村落”。“微村落”是我村结合实际,立足原有的风貌和特色打造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新村,具备“四大特质”,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一是骨架小。突破行政村地域概念,建设形态力求小而精、小而美,核心区覆盖面积一般在1平方公里以内。二是颜值高。集中力量把核心区做透做精做靓,多维展示地貌特色、建筑特色、生态特色、产业特色和文化特色,吸引外来客、留下新村民。三是气质佳。延续历史文化,充分呈现独特的自然风光之美、错落的空间结构之美、多元的功能融合之美、多彩的历史人文之美。四是可持续。因时因地因势,通过发散核心区,衍生主导产业,挖掘、拓展和创新文化,逐步增强“微村落”旅游功能,让新村活起来,让贫困群众富起来。

  (五)产业支撑,增收致富继续扩大挂面产业规模,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特色现代农业园区,打造名、优、特、新农产品,适度推广规模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促进农业现代化。在园区范围内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推动农业与旅游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六)强化宣传,营造新风加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关爱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发挥《村规民约》在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和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应用《卫生公约》、《文明公约》、“六好”标准等有效手段,促进幸福美丽乡村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井然有序的新村新秩序。发挥好“三讲三爱两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内容的年画、宣传画引领好风气,引导群众形成和展现“四好”新村新农民的精神风貌,形成广泛的社会主义农村新风尚。

  (七)整合资金,撬动资本实施涉农资金整合计划,用好惠农支农政策,应遵循“性质不变、用途一致”原则归类整合各部门涉农政策资金,向乡村振兴倾斜,各类建设项目、资金优先安排,切实提高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率,真正发挥有限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带动作用,充分撬动社会资本。

  (八)加强督导,狠抓落实严格落实乡村振兴工作的职责和任务,强化督导,落实人员,压实责任,确保20xx年市级、省级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创建目标的顺利完成。

  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自查报告2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扎实推进我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按照省委、省政府对乡村振兴战略先进示范村的评定要求,结合村实际情况,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实现

  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规划引领,扎实推进

  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坚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突出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行分类区差异化考评;

  坚持客观公正、群众认可;

  坚持结果应用导向,实行正向激励,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

  (二)政府引导,农民主体

  坚持政府引导,通过科学规划、试点示范、政策激励等引导农民建设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等。

  (三)整合资金,重点打造

  按照“整合项目、聚集资金、整体打造、综合示范”的要求,以乡村振兴建设为平台,除各种直接补助农民的普惠制资金、有特殊用途的救灾资金外,在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原则下,将资金安排的农业、林业、水利、扶贫、农村公路、农业基础建设等用于农业农村的资金打捆使用,重点投放在乡村振兴示范点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上。

  三、村基本情况

  村位于县城以北距县城2.5公里,距镇人民政府驻地2.5公里,幅员面积3.894公里,贯穿全村2.3公里,辖区9个村民小组,1284户,3721人,共产党员79人,耕地面积4104亩。近年来,镇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立足区位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传统手工挂面的制作工艺,扩大规模生产,走出一条产旅相结合的乡村旅游基地,带动更多的农户走上致富增收的道路。

  (一)关于特色产业

  中国挂面村美丽乡村建设,以“手工挂面产业+田园民宿+文化旅游”为模式的产业格局,构建以文旅产业为核心,依靠山、水、田的自然资源,结合农村现代产业特点的发展格局。中国挂面村的发展规划是实施农业品牌建设行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影响力;

  实施乡村公共服务提标行动,夯实乡村发展基础;

  实施最美乡村创建行动,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实施乡村文化建设行动,推进城乡文化融合发展。

  (二)关于村落宜居

  村交通便利,村民出行购物方便,村内设卫生站一个,方便群众就医,基本满足群众医疗需求,距离学校、幼儿园1公里,村民孩子上学方便快捷。村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实解决环境脏、乱、差改善村居环境和生活环境,按照建设宜居农村要求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设施完善,环境整洁,社会和谐的标准,要做到村内道路硬化路面平整与外界交通通畅,出行方便,道路两边进行植树绿化,村道卫生状况良好,设有垃圾池,生活污水治理,村内集中(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养殖污水能集中收集在沼气池处理,垃圾要做到日产日清。

  (三)关于乡风文明

  村一直以来不断探索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传播文明新风尚,强化宣传,让文明之风在农村广泛传播,广泛刷写文明墙,充分利用广播、板报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涌现“文明家庭”“和谐农家”户数增加让文明之花在农村盛开,邻里之间更是相处融洽。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xx年被省政府评为省级“四好村”。

  (四)关于村级治理

  村坚持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原则,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党员代表大会,制定了村规民约制度,选出保洁员5名,建立清洁队为宜居乡村建设夯实基础。为确实打造宜居村,全村重点落实“绿化”“净化”“道路硬化”等工作,同时我村积极推进“改厕”“改厨”工作,现已改造完成380多户,在推动宜居乡村过程中实施网络化管理机制,网络员积极开展宜居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生态理念。村内无“村霸”等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发生率低。

  (五)村民生活

  村以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为目标,大力发展传统手工挂面的生产,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新发展生产大户16户,营销大户10户,电商

  5户,从事手工挂面供销人员达200余人,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600元,在镇各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各列前茅。全村医疗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5%以上,村内低保、特困人员救助措施到位,落实精准扶贫政策。

  四、创建内容

  (一)总体目标

  以山水田园筑体——延续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空间特色,营造中国挂面小镇魅力风貌;

  规划依托现有山水生态资源,开展跨越群峰、临湖戏水的山水休闲体验,并且结合现状资源条件,适当植入现代户外休闲健身运动,让人在尽享美妙田园风景的同时,又有畅游山水的"自然体验。

  以民俗文化铸魂——规划在梳理历史文化脉络、创新活化历史文化遗存的基础上,围绕农耕文化、田园文化以及手工挂面文化等等,集中打造能够展示多样文化融合汇集的窗口,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文化体验。

  以产业导入驻形——本项目以“民宿、手工挂面、烧酒”等产业扶持及导入作为产业振兴的重要工作。就区域整体而言,规划结合山水资源,通过迁村并点,异地还迁方法,打造自然与人居紧密融合的最美文创休旅小镇,不断为区域注入民宿、挂面、烧酒、田园旅游等产业。

  打造乡村振兴创建村,村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坚持农业优先发展,努力做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二)主要任务

  按照全面挖掘、重点培育和长期保护的原则,结合手工挂面地域特色,20xx年主要建设工作:

  1.基础设施建设

  (1)村容村貌整治

  20xx年对中国挂面村核心区的风貌进行了提升,提升效果明显、老百姓反应良好,20xx年计划对核心区周边的村容村貌进行整治和提

  升,使整个村子符合中国挂面村4A级景区整体规划。

  (2)景区游步道修建

  从中国挂面村景区西北入口,经会议中心(西北入口道路进村左侧山梁)、风雨廊桥(大小水塘之间)至核心区游步道修建。

  (3)中国挂面村景区入口场景化打造

  根据中国挂面村景区西北入口右侧正面石壁原有风貌,结合手工挂面传统工艺制作文化,在不破坏现有石墙的前提下进行发现、挖掘和塑造,打造景区入口“手工挂面”景区入口文化墙的场景布置。

  (4)停车场及配套设施修建

  中国挂面村西北入口左侧停车场修建、配套设施的建设(包括:综合管理用房、厕所(按4A级标准)、咨询服务台、小卖部等)

  (5)中国挂面村夜游照明设施

  在中国挂面村现有栈道、道路等进行夜游照明及亮化工程建设。

  (6)手工挂面产业扶持

  村村集体和产投集团及挂面村投资建设单位(田丰园公司)共同打造和提升手工挂面品牌,为地方老百姓梳理标杆和方向。

  (7)修建手工挂面体验中心

  同村村集体和产投集团及挂面村投资建设单位(田丰园公司)共同建设手工空心挂面展示和体验中心。

  (8)建设环境优美的生态堰塘

  对中国挂面村现有三口堰塘进行环境美化、生态建设。

  道路加宽、增设错车道、沟渠5公里,沉井2口,10口塘堰清淤防渗。

  (9)引导和帮助传承人入住中国挂面村。

  2.扩大规模

  实施农村非遗技术品质提升工程,不断提升手工挂面制作技艺产品质量,在确保原有制作大户36户、销售大户16户的基础上,新培育制作大户10户,销售户6户,进一步提高挂面特色产品质量,通过深挖培育可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56人加入生产制作技艺提升工程,引导农村居民居家就业,实现年总产量达100万公斤,总产值达2000万

  元。

  3.技艺培训

  开展老技师传、帮、带的传统制作工艺,开展制作、销售等特色产业的技术培训,邀请专家及专业人士采取分期分批进行技术培训力争在20xx年达120人次,挖掘人们对传统手工挂面制作工艺的内在潜能,同时提升传统手工挂面制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保留技师传承工艺、培育专业技术人才。

  4.传承保护

  以保护好非遗产文化传承和发扬为目标,着力推动传统手工挂面的原始制作工艺的保护和利用,在强基础、扩产能、重质量上,重点开展手工挂面的技艺传承和保护利用,深挖手工挂面传承的古法制作工艺,提升手工挂面的品牌效益和经济效益,确保挂面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5.推广宣传

  主要以农博会展销、社会媒体、现场观摩、电商销售为重点,着力提升手工挂面原始制作的传统工艺,利用每年一次的挂面节多渠道开展非遗传统工艺产品宣传推广活动,拓宽国内外知名度和销售渠道。

  五、保障措施

  乡村振兴建设覆盖区域广,是一项投入大、期限长的系统工程。应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参与、金融支持、依靠群众的共建原则。

  (一)加强领导,统筹推进

  为全面贯彻落实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文件精神,切实抓好我镇乡村振兴先进示范村创建工作,健全机制成立示范村建设领导小组,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高效务实的队伍。

  (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规划是乡村振兴建设的龙头,必须结合我村实际,始终把高标准、全覆盖的理念融入到规划中,以规划设计提升建设水平。规划村,坚持点、线、面统筹发展,优先对交通区位优越、资源条件丰富、景观资源独特、文化内涵丰富的社进行重点打造,具体建设中实行分类指

  导,要注重从细节入手,因地制宜,差异化、个性化、人文化开展镇、村风貌设计和景观建设,体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体现一村一特色。坚持“小尺度、融自然、承乡愁”的原则,求精,不贪大;

  求好,不图快,建设一批能体现我镇山水人文特色的“美丽·宜居乡村”精品村。

  (三)保护生态,改善环境

  乡容乡貌的打造能间接影响招商引资吸引力。政府把垃圾、污水、绿化等基础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重点环节抓实抓好。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功能配套;

  加强村庄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工作。全面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和农村污水治理。村庄绿化实现森林围村,注重房前屋后、庭院内外的绿化、美化工作,积极发展庭院经济。

  (四)挖掘内涵,提高品位

  继续打造我村特色“微村落”。“微村落”是我村结合实际,立足原有的风貌和特色打造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新村,具备“四大特质”,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一是骨架小。突破行政村地域概念,建设形态力求小而精、小而美,核心区覆盖面积一般在1平方公里以内。二是颜值高。集中力量把核心区做透做精做靓,多维展示地貌特色、建筑特色、生态特色、产业特色和文化特色,吸引外来客、留下新村民。三是气质佳。延续历史文化,充分呈现独特的自然风光之美、错落的空间结构之美、多元的功能融合之美、多彩的历史人文之美。四是可持续。因时因地因势,通过发散核心区,衍生主导产业,挖掘、拓展和创新文化,逐步增强“微村落”旅游功能,让新村活起来,让贫困群众富起来。

  (五)产业支撑,增收致富

  继续扩大挂面产业规模,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特色现代农业园区,打造名、优、特、新农产品,适度推广规模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促进农业现代化。在园区范围内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推动农业与旅游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促

  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六)强化宣传,营造新风

  加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关爱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发挥《村规民约》在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和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应用《卫生公约》、《文明公约》、“六好”标准等有效手段,促进幸福美丽乡村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井然有序的新村新秩序。发挥好“三讲三爱两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内容的年画、宣传画引领好风气,引导群众形成和展现“四好”新村新农民的精神风貌,形成广泛的社会主义农村新风尚。

  (七)整合资金,撬动资本

  实施涉农资金整合计划,用好惠农支农政策,应遵循“性质不变、用途一致”原则归类整合各部门涉农政策资金,向乡村振兴倾斜,各类建设项目、资金优先安排,切实提高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率,真正发挥有限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带动作用,充分撬动社会资本。

  (八)加强督导,狠抓落实

  严格落实乡村振兴工作的职责和任务,强化督导,落实人员,压实责任,确保20xx年市级、省级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创建目标的顺利完成。

篇三:乡村振兴自评报告

  

  乡村振兴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乡村振兴项目绩效自评报告(精选5篇)

  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项目绩效自评报告(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乡村振兴项目绩效自评报告(精选5篇)1为提高乡村振兴专项资金使用绩效,泉州市洛江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组织对20xx年度乡村振兴专项开展绩效评价。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专项基本情况

  年初部门预算安排金额1000.0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中央财政资金0.00万元、财政资金—省财政资金0.00万元、财政资金—地方财政资金1000.00万元、其他资金0.00万元。

  年中调整金额0.0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中央财政资金0.00万元、财政资金—省财政资金0.00万元、财政资金—地方财政资金0.00万元、其他资金0.00万元。

  年度拨付金额756.8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中央财政资金0.00万元、财政资金—省财政资金0.00万元、财政资金—地方财政资金756.80万元、其他资金0.00万元。

  本年度结余金额243.2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中央财政资金0.00万元、财政资金—省财政资金0.00万元、财政资金—地方财政资金243.20万元、其他资金0.00万元。

  实际到位金额756.8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中央财政资金0.00万元、财政资金—省财政资金0.00万元、财政资金—地方财政资金756.80万元、其他资金0.00万元。

  实际支出金额756.8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中央财政资金0.00万元、财政资金—省财政资金0.00万元、财政资金—地方财政资金756.80万元、其他资金0.00万元。

  本年度结余金额0.0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中央财政资金0.0万元、财政资金—省财政资金0.00万元、财政资金—地方财政资金0.00万元、其他资金0.00万元。

  结余率0.00%,其中:财政资金—中央财政资金0.00%、财政资金—省财政资金0.00%、财政资金—地方财政资金0.00%、其他资金0.00%。

  (二)主要成效

  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持续打造12个省市区级试点村、省级特色乡镇、8个市区级试点村、4条市级示范线路,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治理、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方面取得不少成绩,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绩效分析

  本项目绩效自评得分100.00分,等级为优秀,设置绩效目标11个,实际完成11个,具体情况如下:

  (一)产出指标

  1、数量指标

  (1)乡村振兴试点村,目标值12.00,实际完成12,权重10.00,得分10.00。

  2、质量指标

  (1)力争创建一批各具特色的洛江示范样板,目标值4.00,实际完成4,权重5.00,得分5.00。

  (2)力争创建一批各具特色的洛江示范样板,目标值8.00,实际完成8,权重5.00,得分5.00。

  (3)力争创建一批各具特色的洛江示范样板,目标值2.00,实际完成4,权重5.00,得分5.00。

  3、时效指标

  (1)项目时限,目标值1.00,实际完成1,权重10.00,得分10.00。

  4、成本指标

  (1)补助专款专用率,目标值100.00,实际完成100,权重

  15.00,得分15.00。

  (二)效益指标

  1、经济效益指标

  (1)探索产业兴旺新路子,目标值1.00,实际完成1,权重10.00,得分10.00。

  2、社会效益指标

  (1)焕发乡风文明、健全治理有效新机制,目标值创新乡村治理机制,实际完成创新乡村治理机制,权重10.00,得分10.00。

  3、生态效益指标

  (1)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目标值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提升,实际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提升,权重10.00,得分10.00。

  4、可持续影响指标

  (1)长远意义,目标值乡村全面振兴,实际完成乡村全面振兴,权重10.00,得分10.00。

  (三)满意度指标

  1、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1)满意度,目标值90.00,实际完成100,权重10.00,得分10.00。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主要问题

  一是产业发展定位不够清晰,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单一;二是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尚存,制约乡村产业发展势头;三是群众助推发展不够积极,影响乡村发展闭环形成。

  (二)改进措施

  我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立足位处城市延伸段、生态环境优美等资源禀赋,4个乡镇都在“泉州一小时经济圈”的区位优势,坚持以全域旅游为支撑,以项目化管理为抓手,以富民强村兴镇为根本,以党的建设为引领,持续打造4线15村,开展马甲镇、虹山乡市级乡村振兴整镇推进“五好乡镇”创建工作,达到“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全面覆盖”,推动

  城乡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洛江都市型乡村振兴样板,全区所有村集体经济均达到20万元以上,30%的村达到50万元以上。其中,以“永安村”为代表的“三产融合”产业发展模式、以“新庵村”为代表的“点绿成金”生态宜居综合发展模式成功入选泉州市20xx年度乡村振兴试点村典型案例;虹山乡全域示范线路入选市级第一批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线;10月29日在全市乡村振兴现场会主会场上作典型发言。力争到20xx年,形成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典型,以点带面形成连片示范效应。

  乡村振兴项目绩效自评报告(精选5篇)2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绩效目标情况

  切实改善脱贫村和配贫困村群众生产生活设施条件,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持续落实小额信贷贴息、雨露计划、公益性岗位、跨省就业交通补助、防返贫预警、资产收益、产业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

  (二)资金安排情况

  20xx年,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建设任务安排资金19204.096万。其中,央省14059.11万元、市级1299万元、县级3845.986万元,资金已全部到位。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一)预算执行进度情况分析。

  20xx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建设任务资金支付18501.096万元,未支703万元,支付率95%。未支付资金属于部分项目暂未审计和预留的质保金,待审计结束和质保期满后,再办理结算和支付未付资金。

  (二)总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20xx年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建设任务资金安排的项目,实际完成的任务量达到绩效目标申报的任务量。用途均按照央、省衔接资金管理办法,未突破负面清单安排资金项目。

  跨省交通就业,为跨省就业的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对象)解决交

  通补助,由县人社局动态收集跨省就业务工脱贫户、监测户信息,对其务工产生交通费用按政策给予一定的补助,实报实销。

  公益岗位补助,用于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解决脱贫户、监测户劳动力就近务工,补贴标准为600元/人/月,已全部发放到位。

  小额信贷贴息,用于支持脱贫户、未消除风险的监测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服务业及其他增收项目的。5万元以下(含5万元)3年以内的贷款,按基准利率全额贴息,不超过5%的年利率,已全部完成。

  雨露计划,对脱贫户、监测户家庭中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髙中、技工院校全日制在校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全日制高职(专科)在校学生进行补助,标准为1500元/人/学期,每年度分春、秋两季,已全部完成。

  资产收益项目,根据合同协议,今年11月份将进行第一次收益分红(8%),主要用于增加低收入脱贫户和监测户收入。

  村级返贫预警基金,在21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建立返贫预警基金(除塔山镇宝林村19万元外,其余20个村每村安排30万元),主要用于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已全部下达村级。本年度计划全部收回充实县级防止返贫预警处置基金。

  用于脱贫村、非贫困村必须必要基础设施建设50个项目,涉及22个乡镇25个村,已全部完工。

  用于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44个项目,已基本完成。

  用于以工代赈2个项目,已全部完工。

  用于市级激励资金13个项目,已全部完工。

  县本级配套10个项目,包含:享受"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补充教育救助基金、脱贫人口购买医保代缴、补充卫生救助基金、易地扶贫搬迁(债券)贷款贴息、农村集中供水站完善供水配套设备、脱贫户电视收视费补助、村级组织代理记账费用、20xx年衔接资金项目管理费、易地扶贫搬迁基建类项目前期费等项目,已全部完成。

  (三)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数量指标。

  新建(含加宽)152.94公里;整治渠道45.023公里;堰塘(蓄水池、翻水堰、拦河堰)47座;护坡整治5.269公里;藤椒种苗250万株、绿色防控设备1套、垃圾中转站1座、农村公厕10座、路灯92盏、防控设备100盏、新建小型集中供水工程3处、建输变电工程1套、滴管设备1套、新建高架蔬菜基地200亩、科技大棚20xx平方米、农事服务中心200平方米、增压泵站设备1套、提灌站3座、园区综合服务中心(产品分检)1处、喷灌109.56亩、田间水肥一体智慧设施设备1套、料仓1座、大棚(含喷灌)10亩

  2、质量指标

  竣工验收合格率达100%。

  3、时效指标

  20xx年年底完成。

  4、成本指标

  项目中央财政部分总投资不超过预算资金。

  5、经济效益

  产业类项目以扶持为主,形成良好的联农带农机制,项目的实施以流转土地、吸收务工、产业带动等方式,优先联结脱贫对象、监测对象,增加脱贫户、监测户收入,增加村集体经济。

  6、社会效益

  有效地改善脱贫村和非贫困村道路、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解决群众出行难、用水难、耕种难等具体问题。

  7、满意度指标

  切实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对群众生产生活各方面有着良好的影响,受益村、群众十分满意。

  (四)项目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有效地改善脱贫村和非贫困村道路、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解决群众出行难、用水难、耕种难等具体问题,群众十分满意,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暂无未完成的绩效目标和指标。

  四、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我中心20xx年政策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在门户网站公开,接受广大群众监督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三台县20xx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以及财政总决算(草案)情况审计(签)反馈:“返贫预警基金管理不规范。21个重点帮扶村村级返贫预警基金共计619万元使用效益低。拟对20xx年重点帮扶村拨付的返贫预警基金收回,并补充到县级返贫预警基金,目前,正按程序报县政府审批。

  乡村振兴项目绩效自评报告(精选5篇)3一、项目基本情况

  根据市委编办《关于重组保山市乡村振兴局的通知》(保编办〔20xx〕20号)和参照《中共保山市委办公室、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保山市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保办字〔20xx〕25号)要求,结合市乡村振兴局工作职责,为确保圆满完成20xx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目标任务,市财政20xx年度安排市乡村振兴局脱贫成果巩固工作补助经费167、00万元,主要用于开展脱贫成果巩固工作日常督查检查、业务培训、项目管理、宣传等工作支出,确保维持市乡村振兴局日常办公正常运转和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项目绩效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绩效自评工作要求,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财务的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绩效评价工作组,对照项目绩效自评表各项指标,结合有关项目的政策规定、财务会计制度和年初部门整体绩效目标,充实细化了本部门的项目绩效自评表,并逐条逐项开展自评,对自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并拟定整改措施,为下一步工作夯实基础。同时撰写形成相关项目绩效自评报告,一并报送市财政局。

  三、项目绩效实现情况

  (一)项目资金情况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

  市级财政年初预算安排我局20xx年脱贫成果巩固工作补助经费180.00万元、年中调减预算经费13.00万元,根据《保山市财政局关于20xx年部门预算的批复》(保财农﹝20xx﹞20号)、《保山市财政局关于调整经费预算指标政府经济分类科目的通知》(保财农﹝20xx﹞139号)和《保山市财政局关于调减20xx年经费预算的通知》(保财农﹝20xx﹞165号)精神,实际到位资金167.00万元。

  2.项目资金执行情况

  20xx年预算安排本局脱贫成果巩固工作补助经费支出167.00万元,年末实际支出经费167.00万元,其中:办公费4.10万元、印刷费2.05万元、手续费0.74万元、邮电费4.13万元、差旅费69.46万元、办公场地租赁费4.56万元、会议费4.08万元、培训费1.54万元、公务接待费2.48万元、劳务费16.13万元、委托业务费18.15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95万元、公务车辆租赁费37.63万元。年末结转结余为0.00万元。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我局严格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相关规定通过零余额账户办理支付业务,遵循“先有预算、后有支出”、厉行节约的原则,项目经费按财政预算拨款金额和资金规定使用范围列支,款项通过银行转账或公务卡方式进行支付。同时,在支出中我局严格按照项目预算绩效目标要求,将项目工作经费专项用于开展项目工作的各个环节,做到专款专用,保障项目绩效目标得以实现。

  (二)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

  20xx年,本部门向上争取资金共计81620.00万元,其中:向上争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5994.00万元、为年初计划争取资金数20000.00万元的329.97%;争取社会扶贫资金15626.00万元、为年初计划争取资金数6000.00万元的260.43%。到县开展项目考察调研、督导检查、跟踪问效等工作5次以上,及时发现、补齐、解决

  工作推进中的短板和问题。同时,认真履行市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指导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的职责,一是20xx年筹备召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领导小组会4次,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研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12次。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目标任务,细化压实市直主责部门职责,形成责任落实“网格化”;二是以脱贫攻坚成果为基础,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四个专项行动”,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制定完成市、县(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规划有效衔接专项规划初稿;三是坚持新政策不出、老政策不变,过渡期内保山市金融服务政策、土地支持政策、人才智力支持政策等主要帮扶政策保持总体稳定,新出台政策20余项;四是建立“月督导”工作机制,对县(市、区)“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巩固成效”进行实地督导;建立“月报告”工作机制,5县(市、区)按照省、市领导挂联分工,每月定期向挂联领导报告工作推进情况。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

  20xx年,保山市始终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有序推动领导体制、工作体系、发展规划、政策措施、考核机制等有效衔接,以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目标,巩固、拓展、衔接工作成效明显。通过制发《保山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持续抓好农村低收入人群常态化监测预警,按照“早发现、早申报、早审核、早帮扶、早消除”的"工作要求,采取“一月一排查、一月一通报、双月一调度”的工作措施,20xx年共发布监测信息报告9期,实现市级行业部门和各县(市、区)的高效联动,有效消除“三类对象”致贫返贫风险。根据全市防返贫监测相关数据测算,20xx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2940.00元、为年初计划收入数12000.00元的107.83%,较20xx年的11466.45元增加1473.55元、增幅12.85%。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

  我局通过开展脱贫成果巩固工作日常督导检查调研、业务培训、项目管理、监测统计分析、宣传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领域的典

  型经验和先进做法等工作,积极向上争取各类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扶持,重点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积极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让群众共享脱贫巩固成果,群众满意度达到90%以上。

  四、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无

  五、绩效自评结果

  从脱贫成果巩固工作补助经费的管理、使用以及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来看,我局严格按照相关项目和财务管理要求贯彻执行,没有发现虚报、套取、挤占、挪用或报销不合理开支等行为,通过全面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群众对脱贫成果巩固工作满意度达到90%以上。综合以上,该项目绩效自评得分100.00分,评价结果为“优”。

  六、结果公开情况和应用打算

  我局将认真按照《保山市财政局关于20xx年市级部门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及财政绩效评价有关事项的通知》(保财绩﹝20xx﹞4号)要求,在规定的时限内,通过政府的网站向社会公开本部门预算项目绩效自评报告、自评表等绩效自评信息。在今后的工作中,本单位将以此次自评工作为契机,针对存在的不足,及时调整和优化本部门后续项目和以后年度预算支出的方向和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加强财务管理,完善项目管理办法,切实提高项目管理水平、资金使用效益和部门工作效率,不断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七、绩效自评工作的经验、问题和建议

  (一)主要做法

  我局认真贯彻执行《预算法》,结合部门工作实际合理编制部门预算。预算编制前根据年度内单位可预见的工作任务,确定单位年度预算目标,细化预算指标,科学合理编制部门预算,推进预算编制科学化、准确化。年度预算编制后,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做好预算执行分析,掌握预算执行进度,及时找出预算实际执行情况与预算目标之间存在的差距,纠正偏差。年度终了后,根据市财政局的工作要求,认真开展部门预算项目绩效自评工作。

  (二)存在问题

  本部门虽然制定了相关财务管理制度,但要达到单位内部控制管理规范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更新完善。

  (三)有关建议

  结合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有关要求,建立科学的财政资金效益考评制度体系,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八、其他需说明的问题

  无

  乡村振兴项目绩效自评报告(精选5篇)4一、项目概况

  1、项目资金申报及批复情况。

  为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根据年初预算,20xx年乡村振兴工作经费项目于20xx年2月25日申报,经县政府批准,下达乡村振兴工作经费100万元。

  2、项目绩效目标。

  项目以省委、省政府印发《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考评激励方案》为依托,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创建市级以上先进镇1个,示范村3个,创建市级以上美丽宜居达标村50个。以上力争通过5年持续推进,构建我县乡村振兴建设体系,推动建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加工水平高、产业链条完善、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品牌影响力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要素高度聚集、辐射带动有力的乡村振兴示范区和省市级示范村,并能够辐射带动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提质增效,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提升综合效益。

  3、项目资金申报相符性。

  项目申报内容与具体实施内容相符、申报目标合理可行。

  二、项目实施及管理情况

  (一)资金计划、到位及使用情况。

  1、资金计划及时到位。

  项目于年初由县农业农村局申报,经县政府同意,乡村振兴工作

  经费100万元。资金到位及时快速。

  2、资金使用。

  项目实行县级报账制。主要用于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中产生的设计费、广告宣传费、资料印刷费等。

  (二)项目财务管理情况。

  项目财务管理制度健全,严格建设、机构设置、会计核算及账务处理等相关情况。对照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评价项目是否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处理是否及时、会计核算是否规范等。

  三、项目绩效情况

  (一)项目完成情况。

  完成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建设,创建市级以上先进镇1个,示范村3个,创建市级以上美丽宜居达标村50个,并达到了省、市创建标准。

  (二)项目效益情况。

  1、经济效益

  乡村振兴示范村镇的成功创建,促进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提升综合效益。

  2、社会效益

  (1)推动我县主导产业茶叶和蚕桑的产业发展,优化了产业布局。通过龙头企业的牵引带动,将为提升改造茶产业,提高茶农种茶积极性,实现茶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为茶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可能和实现路径。

  (2)完善产业链条,加快产品流通。解决了茶农卖茶难和购买农资难的问题;龙头企业利用产业、技术、品牌、营销等优势,为联合体各经营主体提供技术、信息、流通、资金等服务,将茶产业上下游联结在一起,分工协作,抱团发展。

  (3)带动基地升级,提高管理水平。通过龙头引领,在管理上为大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定期发布市场信息、用保护价的订单模式解决收购问题。

  (4)实施精准帮扶,带动农民致富增收。龙头企业形成稳定的“龙头企业+基地+新型经营主体+农户”和“保底收益、二次分红”

  利益联结机制,此外,还将企业部分收益用于二次返还,按照“三包两返一互助”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农民收益,实现产品帮扶、农民增收。

  (三)生态效益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

  乡村振兴项目绩效自评报告(精选5篇)5一、绩效目标分解下达情况

  1、20xx年扶贫商城建设项目,项目资金下达预算12万元,项目主要为了解决扶贫产品销售问题。

  2、项目绩效目标:扶贫商城建设、改造相关附属设施。每年销售扶贫产品500万元以上。

  二、绩效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自评工作开展主要在产出、产生的效益和群众满意度三个方面展开。在项目申报阶段,经过四议两公开讨论通过,上报县财政;项目由邓卓实施,并通过财政评审,评审结算金额为12万元;在实施过程中,负责检查工程质量并实时跟进工程进度,保证工程按质按量完工;项目完工后,通过县财政局验收并出具完工结算报告。

  三、绩效目标自评完成情况分析

  (一)资金投入情况分析。

  1、县财政拨付扶贫商城建设项目资金12万元。

  2、项目资金达到了专款专用、按时结算的目标。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产出数量指标扶贫商城建设1个;质量指标项目验收合格率100%,完成指标100%;时效指标项目完成及时率100%,完成指标100%。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社会效益指标扶贫商城建设项目,解决消费扶贫商城建设及改造相关附属设施问题。可持续影响指标使用年限10年,已完成指标预计

  使用期限10年。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受益脱贫人口满意度指标≥100%,已完成指标≥100%、四、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没有偏离绩效目标。

  五、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自评总分为100分,得分100分,接下来将结自评的结果上报县财政局,并在公开栏进行公示公开。

篇四:乡村振兴自评报告

  

  XX县医疗保障局2021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自查自评报告

  XX县医疗保障局2021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自查自评报告

  自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以来,我局高度重视,充分结合本单位工作职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维护医保基金安全稳定运行,促进保障更加公平、管理服务更加规范、医疗资源利用更加有效,推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待遇水平均衡,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防范群众因病返贫、致贫,继续保持我县医保体系持续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新XX。现对照我县2021年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工作要求,将工作开展情况自查自评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

  根据市、县委关于乡村振兴工作部署,我局高度重视,在党委会、班子会上多次传达关于乡村振兴会议及文件精神,并成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关工作,做好与上级的沟通对接并传达有关指示要求,做好与县乡村振兴办的工作协调对接。进一步要求各股室和各下属单位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强化大局意识,结合部门职能谋划部署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其中局办公室做好乡村振兴政策解读学习、消费帮扶等工作;医药服务管理和待遇保障股做好城乡居民参保、医疗救助、困难人员新增(或退出)等工作;XX县医疗保障服务中心做好特殊门诊报销、医疗报销等工作;其他股室、下属单位,根据各自工作职能,配合协助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为夯实我局驻镇帮镇扶村定点帮扶责任,根据工作要求签订《XX县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定点帮扶责任书》,叶志军同志为我局定点帮扶工作第一责任人,并多次前往北坡开展乡村振兴工作调研及慰问工作,协助定点帮扶镇重点围绕”三个阶段”目标要求、”五个提升”主要任务,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水平、镇村公共基础设施水平、镇域公共服务能力、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和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水平,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保障

  一是成立XX县医疗保障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后,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医药服务管理和待遇保障股,由XX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同时委派XX同志驻XX镇,负责乡村振兴全面工作,并确定工作汇报机制,定期返回单位汇报驻镇开展乡村振兴情况,协助局分管责任同志及时了解XX镇乡村振兴工作进展,着实解决工作困难.二是落实工作保障,关心支持驻镇帮扶工作人员,协调落实工作经费等必要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和有关待遇保障;建立驻镇帮镇扶村工作联系制度,与定点帮扶镇党委政府共同做好驻镇帮扶工作队的管理工作.目前,我局已落实乡村振兴工作经费1万元、XX镇教师节慰问捐资5000元、消费帮扶1575元,并正在落实630资金3500元至”三类人员”监测户使用.帮助驻镇同志购买人身意外保险,解决驻镇同志办公、住宿、交通等工作生活问题,落实工作保障要求,切实推进乡村

  振兴战略各项工作向前。

  三、突出工作作为,工作成效显著

  (一)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工作

  在2021年度城乡居民参保工作方面,我县城乡居民参保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镇、各有关单位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开展整体有序,成效显著.根据《关于印发XX市2021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工作方案的通知》(X医保〔2020〕56号),我局按照工作时间节点,召开参保工作推进会,组织扩大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宣传,积极发动群众配合做好参保费用征缴工作.参保登记期间,我局已下发宣传手册44900张,宣传海报747张,与各镇拉有宣传横幅共80条,并通过气象局发送参保短信等,营造人人参保良好氛围.2021年度市下达我县参保任务数88.2万人,完成城乡缴费参保人数88.64万人(其中政府资助39182人),超额完成参保任务数的100.51%,受到XX市医保局保发函表扬以及陈升县长的鼓励,充分肯定了我局落实应保尽保、做好”两不愁三保障”基本医疗保障等工作的出色表现。

  (二)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在待遇保障标准方面,主要是市医保局统筹、县(市、区)贯彻落实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执行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待遇水平整体提高及均衡发展。

  1.住院医保待遇.按医院的类别确定待遇,参保人在乡镇卫生院、一、二、三类医院住院基本医疗保险起付标准分别为100元、100元、300元、500元,报销比例分别为85%、80%、70%、50%,基本医疗保险年度最高支付限额20万元.五保户、低保对象、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住院,不设起付线,住院报销比例增加10%.70岁以上老人住院报销比例增加5%。

  2.门诊医保待遇.在普通门诊统筹方面,参保人所在乡镇卫生院门诊治疗起付线为20元,报销比例为60%,年度报销限额300元.在特殊门诊方面,患有高血压病、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1级以上、肝硬化(失代偿期)慢性病毒性肝炎(乙型、丙型,活动期)等XX市规定的28个病种的参保居民,可申请办理门诊特殊病种手续,在门诊治疗按规定给予报销医疗费用.2021年3月1日,根据《XX市医疗保障局关于调整XX市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定病种的通知》(湛医保〔2021〕13号),我县将省、市确定的57种门特病种全部纳入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门特病种范围,不设置起付标准,居民医保门特病种在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内费用支付比例在三类、二类、一类(含一类以下)分别为60%、70%、80%,而且需要办理门特病种资格审核的群众,现可以在县人民医院提交申请资料,审核通过后到县医疗保障服务中心领取《门诊特定病种手册》.本次调整,简化了办理门特病种资格审核流程、极大缩短经办时间,减轻参保人员门诊医疗费用负担。

  3.大病保险待遇.在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对发生高额医疗费用的大病患者给予进一步保障.(1)特困供养人员.特困供养人员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的个人自付住院费用,年度累计超过200元以上部分,大病保险按85%报销,不设年度最高支付限额.(2)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

  险政策范围内的个人自付住院费用,年度累计超过3000元以上部分,大病保险按80%报销,不设年度最高支付限额。(3)其他人员.其他人员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的个人自付住院费用,年度累计超过1万元以上部分,大病保险按分段递增的办法报销: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含5万元)的医疗费用,大病保险按60%报销;5万元以上8万元以下(含8万元)的医疗费用,大病保险按70%报销:8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含10万元)的医疗费用,大病保险按80%报销;10万以上的医疗费用,大病保险按85%报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加大病保险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为80万元。

  4.儿童重大疾病保障,将0-14周岁(含14周岁)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儿童先天性房间隔缺损等疾病纳入城乡儿童重大疾病保障范围。治疗上述重大疾病的限定费用,由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70%,城乡医疗救助基金补助20%。

  5.异地就医待遇.根据《关于调整我市城乡居民医保异地就医待遇的通知》(湛人社〔2016〕400号)精神,我县城乡居民医保已全面推开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工作。(1)已办理长期异地就医登记手续或经县人民医院转诊的参保人,到异地联网结算定点医院住院,其住院所产生的医疗费用,按本市同级定点医院的待遇标准结算。(2)已办理长期异地就医登记手续或经县人民医院转诊的参保人,到异地非联网结算的医保定点医院(或公立医院)住院,其住院所产生的医疗费用,回县医疗保障服务中心报销的,参保人住院医疗费用自付比例按本县同级定点医疗机构相应增加5个百分点。(3)对于未办理异地就医登记手续或转诊的参保人,到异地联网结算定点医院住院,其住院所产生的医疗费用,回县医疗保障服务中心报销的,参保人住院医疗费用自付比例按本县同级定点医疗机构相应增加10个百分点.(4)对于未办理异地就医登记手续或转诊的参保人,到异地非联网结算的医保定点医院(或公立医院)住院,其住院所产生的医疗费用,回县医疗保障服务中心报销的,参保人住院医疗费用自付比例按本县同级定点医疗机构相应增加15个百分点。

  在2021年度执行统一的XX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标准下,我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5456.1万元,支出57174.1万元,结余18282.0万元.在医保基金支出方面,我县城镇职工零星报销1076人次、报销金额2618023.09元,城镇职工生育报销1647人次、报销金额3462684.02元,城镇职工生育津贴申请报销280人次、报销金额2861521.41元,城乡居民零星报销3745人次、报销金额14768391.80元.成功审批特定门诊申请2528份,其中城镇职工门特报销65073人次,报销金额27561279.26元,城乡居民门特报销129325人次,报销金额45126477元.有效减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风险,切切实实减轻参保人员负担。

  (三)医疗救助

  在医疗救助方面,根据《X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市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实施细则的通知》(湛府规〔2018〕7号)工作要求,我局规范门诊救助、完善住院救助,救助渠道畅通,组建了多层次的医疗救助,对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进行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手工(零星)医疗救助等,大大减轻了居民个人负担,落实了医保精准防贫工作,有效防范因病返贫、因病致贫风险.本年度手工(零星)医疗救助2540人次,救助金额43685796.00元,其中二次医疗救助230人次,救助金额3097048元.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26637人次,结算金额16775399.31元,实现应救助尽救助.(四)困难人员新增、退出

  为进一步做好我县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我局根据上级文件要求,一是调整困难人员资助参保政策,对于本市户籍的特困供养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乡村振兴部门认定的防贫监测对象、边缘困难对象(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救助对象、脱贫不稳定且纳入相关部门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范围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其个人缴费部分全额资助.二是完善困难人员参保方式,开通困难人员参加居民医保的”绿色通道”,特困供养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最低生活保障对象、防贫监测对象、边缘监测对象及因病致贫救助对象等允许中途参保,从完成参保登记、做好身份标识之日起享受医保待

  遇。三是提高防贫监测对象大病保险保障水平,防贫监测对象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的个人自付住院费用,年度累计超过3000元以上部分,大病保险按80%报销,不设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四是落实防贫监测对象医疗救助托底保障,防贫监测对象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和普通门诊、门诊特定病种治疗的,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其他补充医疗保险支付后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按照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救助标准给予救助。

  在2021年度,我局积极与县乡村振兴办、县民政、县残联工作交流、业务信息共享,根据政策落实困难人员身份新增、退出的信息录入工作,确保符合身份人员及时享受身份医疗保障待遇,做好退出困难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医保衔接工作.现我局已对相关单位报送的困难人员信息进行增减标识,其中对符合县民政认定身份的困难人员新增标识2574人、不符合身份退出标识3485人,对符合县残联认定身份的困难人员新增标识973人、不符合身份退出标识526人,并资助自然增加”三类监测对象”全额代缴医疗保险费121人,落实身份标识,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综合以上乡村振兴工作成效,我局结合了自身工作实际情况,积极做好了XX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了”完善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均衡”。

  自评分数:100分。

  加分项:XX市医疗保障局下达我县2021年度城乡居民参保工作任务数是88.2万人,我局实际完成城乡缴费参保人数8.64万人,100.51%完成任务,并于2022年1月30日,收到XX市医疗保障局表扬函以及XX县长”很好!县医保局的工作予以表扬”的工作肯定批示。

篇五:乡村振兴自评报告

  

  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自评报告

  乡村振兴是当前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旨在振兴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让农民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此次,本乡村进行了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自评报告,以下是本村所做出的贡献。

  一、产业发展

  我村当前主要产业是花生、瓜果种植、畜牧业和旅游业。近三年来,村委会积极引导、剪枝、精细化地管理种植园,并落实了科学种植、核心示范、优质壮商的政策,增加了土地产量和品质,并且逐步将必须的非农业引进到我村。同时,我们在畜牧业做到科学引导,坚决贯彻科技新闻服务村,让生产效益得到提高,开展了一些农业科技创新试验。此外,建设观光旅游是近年来本村的振兴重点,我们为农村企业推动产业发展提供了相应合作机会,还注重本村族群特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并通过积极开发信息化技术来提升乡村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我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身后的良好基础设施。村委会为此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在两个年度预算中,共筹措了300万元左右,主要投入在乡村道路亮化、公共厕所建设、集市前广场改造升级等方面。这

  些工程将为农民日常生活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改善和便利,并进一步提高本村的整体形象和综合实力。

  三、生态环境保护

  我村坐落在山区,资源丰富,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建立了清洁环境的常态化机制,开展了环境保护“大扫除”活动,并在流域治理方面加强监管,推广绿色保护,设立环境污染防治科普讲座,宣传普及环境保护意识,并加强人才引进,增加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支持。

  四、社会服务

  我村社区服务机构日趋完善,今年投资了100万元用来扩建和购置市民绿色餐饮店,并投入了5000元用来购买农村新型建材用于农村修建和改造。同时,本村也着眼于建设“和谐乡村”,积极开展关爱贫困家庭、保护妇女、儿童权利的系列维权行动,努力为老、弱、残、疾等弱势群体提供更加全面、权威的保障服务。

  总之,我的乡村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获得很大的进步,未来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珍惜机遇,加强乡村基础建设、加强交流与合作,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民智和力量。

篇六:乡村振兴自评报告

  

  为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按照区文体广旅局关于综合文化站乡村振兴战略指标考核要求,我镇高度重视,认真对照乡村振兴统计监测指标,对我镇综合文化站达标建设等方面情况开展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9年基本情况

  (一)思想认识到位,着眼全镇发展大局。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当前重点工作任务,按照“以人为本、正确导向、统筹规划、共建共享、因地制宜、改革创新”的六大原则,紧密结合幸福美丽新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建设“有场所、有活动、有队伍、有机制”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二)打表推进有力,完善基础设施。依托现有组织活动场所、文化活动室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整合建设,申请配备相应器材设备,着力配备多功能活动厅、图书阅览室、排练室等功能阵地,配备音响、图书等设施。目前镇综合文化站基本能达到活动场所面积及设施配备标准。

  (三)创新服务方式,丰富公共服务。围绕读书看报、文艺演出、教育培训、道德讲堂等内容,创新开展云龙山大学堂、居民大讲堂等公共服务方式,提供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等公共服务。依托醒园临江阁打造书画体验室,与市书画协会合作开办书画沙龙。各村文化站建设广场舞队伍10支、柔力球健身队1支。定期组织开展电影观赏、体育健身、文艺汇演,多年来坚持开展广场舞大赛、春节群众系列文化活动等,不断丰富公共服务内容。

  (四)聚焦文化资源,强化文化载体。镇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镇文化站搜集发掘文化,创作《千古》、《颂》、《说唱》等歌曲。同时,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活动,大力宣传文化,加快川菜川剧之乡建设,打造川菜院子、川剧小镇。

  (五)拓宽宣传渠道,弘扬文化。一是突出文旅融合。镇承办首届中国·油菜花节,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到此游览,中央电视台、日报等国内主流媒体聚焦关注。二是打造“美丽乡镇”,参加市第二届“魅力·美丽乡镇”竞演活动,宣传弘扬文化及川菜川剧文化,并荣获旅游名镇铜奖、最具人气乡镇奖、最具人气网络美食奖。

  二、2020年工作举措

  2020年,镇继续对照乡村振兴战略考评指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动员和激励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投身决胜全面小康。

  1.进一步提高文化站免费开放水平和质量,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在传统节假日元旦、国庆、中秋等节日举行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使我镇人民得到更大实惠,把镇综合文化站办成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

  2.指导各村积极利用农家书屋,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比如书画展、知识讲座、书法培训等。积极推进农民健身体育运动,组织开展广场舞、乒乓球、柔力球、篮球等体育活动。

  3.文化站将结合扶贫扶志,开展系列文化暖心活动,让文化扶贫落到实处。

  4.加强文化站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和健全村(居)文化体育基础设施,维修更换老旧设施设备。

  三、发展成效

  当前,镇综合文化站基本实现阵地达标、设施完备、制度健全和活动丰富的发展成效。

  四、指标综合评价

  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达到乡村振兴战略考评标准。

篇七:乡村振兴自评报告

  

  村关于申报乡村振兴示范村自评报告

  村关于申报乡村振兴示范村自评报告

  X年,X镇X村紧紧围绕十九大精神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对照X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考核指标,X村认真进行了自评,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特色产业方面。一是优势特色产业明显。经过多年的发展,X村已形成以柑桔种植为的特色农业产业,现有X个品种,全村种植面积达X余亩,为全省柑橘种植第一大村,其中金秋砂糖橘获全国绿色食品A级证书。二是产业发展基础良好。X村高标准农田占比超过X%,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X%。X村于X年成立X村甜橙种植专业合作社,现有家庭农场X户,种植面积占全村总面积的X%。三是产业促农增收显著。X村通过“柑橘专合社+集体+农户”模式,已形成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机制,不仅促进了产业发展,更让农户致富奔小康。土地流转费年收入达X万元,农民务工收入超X万元,柑橘主导产业占农民家庭收入的X%以上。

  二、村风文明方面。X村已建成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X个,并按要求免费开放。积极开展了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目前已评选文明家庭X户、星级文明户X户。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X%,未有失学缀学情况发生;X年,X村被评为市级文明村、省级四好村。

  三、村落宜居方面。一是绿色发展。X年农药使用量为X.X吨,X年农药使用量X.X吨,农药使用量同比减少X%;X年化肥使用量为X.X吨,X年使用量为X.X吨,化肥费用量同比减少X.X%;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回收处置率达X%。二是生态宜居。X村是X镇柑橘产业核心区,辐射周边村组,是一个柑橘特色村落,全村绿色植被覆盖率高。三是环境整洁。X村修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X个,每个点位摆放X个垃圾分类收集桶。美保公司每天安排清运人员定时将垃圾转运至赵化垃圾压缩站进行集中压缩转运。共处理农户X户,覆盖率达X%。共有村民小组保洁员X名,配备率达X%。生活污水处理农户X

  户,覆盖率为X%,已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户用卫生厕所X户,覆盖率达X%,已建立一个独立的、管理良好、干净整洁、粪污得到有效处理的公共厕所。四是长效管护。已全面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村容村貌“六化”实施水平良好,“六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全镇位居前列。

  四、村民生活方面。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低保、特困人员救助、养老保险实现了全覆盖,参保率X%。全村收入显著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X元。

  五、村级治理方面。一是村班子力量强。村“两委”班子专业化能力高,村已全面实现“一肩挑”,参加县镇举办的“两

资信文档网 www.zihuaxinyuan.cn

Copyright © 2013-2024 . 资信文档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资信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13044534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