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资信文档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论地方高校校史校情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论地方高校校史校情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03-19 09:42:16 点击: 推荐访问: 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构建|实践|装备|化工 构建

  [摘 要]校史是学校过去发展的历史总结,校情则是学校当下发展的真实写照,二者在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独特的作用。各高等学校的起源、发展和现状各不相同,但都有或长或短,或曲折或平缓的校史校情,浓缩了学校各方面工作成就的精华,蕴含着丰富而生动的校本课程资源。要改变传统的“封闭性”教学模式,实现从“单向型”向“多元型”的转变,实现校史校情教育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等方面的突破。
  [关键词]地方高校;校史校情;立体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03-0104-03
  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历史使命,是高等教育的主力军。我国高等教育开展的时间并不很长,各高等学校的起源、发展和现状各不相同,但所有高校都有或长或短,或曲折或平缓的校史校情,浓缩了学校各方面工作成就的精华,蕴含着丰富而生动的校本课程资源,成为高等学校、高等教育乃至整个国家宝贵的历史财富和教育资源。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在新的历史时期里,00后开始步入大学校园,逐渐成为在校大学生的主体军,因此如何适应年轻一代的成长发展需要和年龄阶段特点,进一步丰富育人形式,开掘育人资源,拓宽育人渠道,成为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在長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经过总结和深化,我们认为:立足于地方高校的办学实际,依托校园内外丰富的育人资源,深入开展校史校情立体化教育教学,对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情怀,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校史校情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校史是学校过去发展的历史总结,校情是学校当下发展的真实写照,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映照,具体展现在学校发展定位、战略规划、学科建设、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各个方面,在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独特的作用。
  (一)校史校情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和积累起来的一种整体意识和精神力量,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校园文化是以大学校园为空间载体,以文化内涵为核心要素,以师生员工为主体对象,通过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展现出来的精神特质和文化氛围。高校积淀了长期发展的历史,展现出蓬勃向上的风貌,无论是外在的教室宿舍、操场跑道,还是内在的办学特点、行业特色,都是大学校园里别样的风景线,成为校园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具有“无意识教育”和“形象化教育”的特质,其教育导向和熏陶功能深层次地渗透到了高等教育,尤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方面面,发挥着隐性教育的功效。
  (二)校史校情是师生员工情感联系的纽带
  校史和校情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昨天的校史铸就了今天的校情,今天的校情也将成为明天的校史,校史校情都不是在短时期内形成的,它们是与高校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相通的,是与共同学习、工作、生活在校园里的师生员工相连的。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校史校情都将由一批又一批的教师书写、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传承,体现出师生员工共同的人生理想、生活诉求和价值观念,展现出学校的教育理念、文化传统和精神追求,凝炼出各不相同的个性、特色和灵魂,成为大家共同的情感联系的纽带。“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创造性想象沉淀。因而,一个社会不可能完全破除其传统,一切从头开始或完全代之以新的传统,而只能在旧传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造性的改造”[2] 。我们对待校史校情也是如此,必须在原有的传统基础上吸收改造而不能完全脱离既有的传统基础。
  (三)校史校情是“立德树人”的鲜活教育资源
  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3]。党的十八大报告则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再次强调:“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5]。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利用学校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重大发展节点和发展成就,对大学生进行内容丰富的校史校情教育,会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感化作用和规范作用,为新时代教育战线的“立德树人”提供了良好契机。
  二、校史校情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探索构建校史校情“立体化”教学新模式,就是要由“封闭性”“单向型”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向“开放性”“多元型”的现代教育教学模式转变,实现校史校情教育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等方面的突破,改变以往“投入巨大、产出低下、收效甚微”的被动局面。安庆师范大学以长达百余年的悠久办学历史为依托,锐意创新、常抓不懈,打造出颇具特色的校史校情立体化教学模式。
  (一)树立前瞻性的教学理念
  一所所高等学校诞生、成长和发展的历史,就是我国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既是整个中国发展的折射和缩影,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以安庆师范大学为例,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将安庆地方文化、黄梅戏传统文化和大学校园文化融为一体,实现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和艺术教育相结合,形成了“文化育人、服务立校”的办学特色,提出“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树立了前瞻性的教育理念[6]。在教学任务十分繁重、教学资源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学校仍然高度重视校史校情教育教学工作,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过问并现场办公,给予人财物各方面的支持,各职能部门也积极配合,从课程设置到课题研究,从课堂教学到社会实践,从师资配备到设备购置,都提供了充足的保障,形成了全校上下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共同奋斗的生动、活泼的态势。这一方面既延续了学校团结奋斗、攻坚克难的历史传统,另一方面也开创了学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资信文档网 www.zihuaxinyuan.cn

Copyright © 2013-2024 . 资信文档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资信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13044534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