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资信文档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吗6篇

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吗6篇

篇一: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吗

  

  中国酒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及作用

  中国酒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及作用1-24-53-覃业操

  中国的酒文化可谓是历经历史滔滔长河,源远流长,它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首先我们来简单的了解一下酒吧,在网上搜到有一种说法是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结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代,不由奇方。"是说杜康将未吃完的剩饭,放置在桑园的树洞里,剩饭在洞中发酵后,有芳香的气味传出。这就是酒的作法,并无什么奇异的办法。由一点生活中的偶尔的机会作契机,启发创造发明之灵感,这是很合乎一些发明创造的规律的,这段记载在后世流传,杜康便成了很能够留心周围的小事,并能及时启动创作灵感之发明家了。于是酒就问世了。

  当然,这只能作为一个无从考证的故事听听罢了。

  酒,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象冰;它缠绵如梦萦,狠毒似恶魔,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它无所不在,力大无穷,它可敬可泣,该杀该戮;它能叫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它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无忌,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最底处,叫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

  其次。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

  酒的悠悠五千年历史和中国一起兴亡。君不见从古至今的诗词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酒逢知己千杯少”……唐代诗人李白的豪情就来源于酒;”

  辛弃疾就是醉卧沙场秋点兵;……那可谓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

  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酒是一个人的智力测验,一个酒量大的人,决不会是傻瓜。”叔本华的这句话,不知说对了没有?

  所以,通过对酒的发展史以及酒的文化象征我们可以概括中国酒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了,那么。我们在说一下中国传统文化吧。看看这两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中国文化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宗法文化,农业文化和血缘文化.但其中文学创作诗词歌赋,民俗道义等占有重要比例。

  首先讲一下酒与文学创作吧,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作为一个爱好书法的学生,我知道酒与书法,那是密切相关的,古来就有王羲之酒后写就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这篇书法神品创作得背景是:

  永和元年夏历三月三日,王羲之邀请一些朋友,在浙江绍兴会稽山兰亭行修禊活动,名士们坐在溪水之旁,把盛酒的杯子放在曲水上,顺流而下,停在谁前谁就得赋诗一首,不能赋诗的,就饮酒一杯。聚会结束时,诗篇集成,请王羲之为它做序。王羲之酒酣之中灵感纷至,意到笔随,转瞬写成《兰亭序》。此序写成,众名士皆拍案叫绝。就连王羲之酒醒后也大吃一惊,疑为神助。事后他又多次书写《兰亭序》,可惜再也没有达到醉酒时飘逸俊朗、稀世罕匹的艺术境界。张旭、怀素与酒也有着不解之缘。张旭号草圣,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同为酒中八仙。他的草书线条厚实饱满,极尽提按顿挫之妙,张旭的草书、李白的诗歌、裴文的剑舞被当时人称为三绝。酒与书法在张旭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张旭喜欢喝酒,每次大醉后呼叫狂走,恍若神助。有时把头浸在墨汁里,用头发抒写,飘溢奇妙,异趣横生,被人称为张颠。张旭嗜酒,张旭嗜书,酒使张旭完全进入到书法艺术的玄妙境界中,使他能够把汉字书写艺术升华到用抽象的点线去表现

  书法家思想感情的高深境界,成为书法史上的一代天娇,也成为中国酒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灿明星。酒能刺激神经中枢,扩张血管,加快心率,促进血液循环,这种刺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作用于有某种才能的人,会产生总想不到的神奇作用,它成了才智和胆略的催化剂,造就了无数英雄豪杰和文学家、艺术家、使他们的功绩和作品名垂青史。“李白斗酒诗百篇”形象地说明了酒与诗的关系,唐代文学家中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贺知章、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杜牧、李商隐……没有一人不饮酒,也没有一人诗中不写酒。我国小说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儒林外史》、《水浒》,里面喝酒的情节无数啊。酒对促进中国文学创作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然后是酒与礼俗道德。

  中国素来就有礼仪之邦雅称。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就没有统治阶级和文人雅士那么多的酒礼,但是他们对于年长者和领导者的尊从,对某种仪式的默契,对饮酒对象的选择等等,都不难发现“礼”的影响。酒德,即酒行为的道德,它是与酒礼互为表里的。有酒的地方就有酒文化,地域风光,人文景观,民情风俗。

  中国人一年中的几个重大节日,都有相应的饮酒活动,如端午节饮“菖蒲酒”,重阳节饮“菊花酒”,除夕夜的“年酒”。酒与民俗也不可分。诸如农事节庆、婚丧嫁娶、生期满日、庆功祭奠、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成为中心物质。农事节庆时的祭拜庆典若无酒,缅情先祖、追求丰收富裕的情感就无以寄托;婚嫁之无酒,白头偕老、忠贞不二的爱情无以明誓;丧葬之无酒,后人忠孝之心无以表述;生宴之无酒,人生礼趣无以显示;饯行洗尘苦无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情怀无以倾述。总之,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

  综上所述。中国酒文化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它涉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学,礼德,民俗,政治等领域。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篇二: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吗

  

  品位·经典Wenhuazongheng文化纵横酒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刘娟(厦门南洋学院,福建厦门361102)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独特的地[摘

  要]

  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位。酿酒工艺的发展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酒在生活中的用途日益广泛,影响着文字的形成,并对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传统文化;社会生产力;汉语;文化艺术[关键词]

  酒文化;人类文明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酒文化便是其中一种极为特殊的形式。那么,什么是酒文化?一般来说,酒文化是指以酒为内容但又超越了有关酒的具象描写而上升到文化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也就是说,酒文化是指在酒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成果的总称。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独特的地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孕育了悠久深厚的酒文化,酒从诞生的那天起,便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发展,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在经济、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及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都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和中国人道德思想文化的综合载体。多姿多彩的酒文化又丰富、深化、完善着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从最初的物质酒,到后来的文化酒,酒在中国人民的重要节日、文化娱50[作者简介]

  刘娟,厦门南洋学院,研究方向:文化传播。乐、文学艺术创作、养生保健等各方面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既满足着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又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酒文化也由此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分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研究源远流长的酒文化,能让我们从一个独特的视角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一、酒文化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影响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酒的需求,劳动人民不断创新酿酒工艺,不断开发新的酿酒原料,不断制作新的盛酒工具,尤其是酒具,从最初的仅注重实用性,到后来的艺术性、观赏性、实用性兼具,不仅考验着当时劳动人民的生产智慧,也提升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最早的人工酒杯是用陶瓷、兽角、竹木和植物的硬壳等制作而成的,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酒具也越来越精美,到了商周时代就出现了用青铜制作的酒杯,接下来金、银、玉、瓷、玻璃等不断运用到酒具制作中,到了现代又开始流行以水晶、塑料等

篇三: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吗

  

  地理试题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酒文化

  【试题跟踪】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高粱属一年生草本作物,喜温,生长期适宜的温度为200C—30℃,温度偏低不利于生长:生长期充是的光照对高粱的生长发育具有主导作用。

  贵州茅台镇利用本地糯高粱酿酒的历史悠久,所酿茅台酒被誉为“中国国酒”。酿酒严格按照节气:端午踩曲,重阳投料;原料要九次蒸煮、八次加曲;发酵后取酒。从投料到出酒,至少需五年。酒发酵过程中,糟醅充分与空气接触,是其独特的生产工艺。实践证明,即使完全按照茅台酒的生产工艺,离开了茅台镇,也酿不出茅台酒品质的酒来。

  近年来上千酒厂在茅台镇集聚,每年产酒量高这几万吨。因此茅台镇又有“中国第一酒镇”的美誉。目前茅台镇及周边、赤水河上游的环境,让人堪忧。

  (l)简析茅台镇适宜高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6分)

  (2)长期实践证明“离开茅台镇,酿不出茅台酒品质的酒来”,试分析茅台镇适宜酿制优质白酒的条件。(6分)

  (3)说明近些年来,上千酿酒厂在茅台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原因。(8分)

  (4)随着酒厂数量的增加,茅台镇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对此怀仁市提出,把旅游业打造成以国酒为代表的酿酒业后的又一支柱产业。你赞同还是反对,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南。(4分)

  2.(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自然环境保持最好的流域,赤水河谷地盛产酿酒的好原料糯高粱。贵州茅台镇利用本地糯高粱酿酒的历史悠久,所酿茅台酒被誉为“中国国酒”。酿酒严格按照节气:端午制曲(需长时间高温发酵),重阳投料(需大量原料与清水);原料要九次蒸煮、八次加曲;发酵后取酒。从投料到出酒,至少需五年。酒发酵过程中,糟醅充分与空气接触,是其独特的生产工艺。实践证明,即使完全按照茅台酒的生产工艺,离开了茅台镇,也酿不出茅台酒品质的酒来。近年来上千酒厂在茅台镇集聚,每年产酒量高达几万吨。

  (1)分析茅台酿酒选择在端午节制曲、重阳节投料的原因。(6分)

  (2)结合茅台酿酒过程,分析“离开茅台镇,酿不出茅台酒品质的酒来”的原因。

  (3)简述近年来上千酒厂在茅台镇集聚的区位条件。(8分)

  8分)(3.(24分)下图阴影区为全球主要优质酿酒葡萄产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除中国外,优质酿酒葡萄种植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及主要的气候特点。(4分)

  (2)A地区是全球葡萄酒产量最高的地区,试分析其原因。(8分)

  (3)与A地区相比,B地区出产的葡萄糖分含量更高,试从气候方面解释说明。(4分)

  (4)有人建议在B地区进一步扩大葡萄及番茄、红辣椒的种植面积,扩大其生产规模,形成“红色产业”优势,对此,你持赞成还是反对态度,并说明理由。(8分)

  4.下列材料,读图回答有关问题。(18分)

  材料一:山西汾河流域图(图A)和A市的气候资料图(B)

  材料二:杏花村(图A中的B村)地形平坦,相传于公元五世纪就开始酿酒,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杏花村酿酒用晋中地区、吕梁地区的无污染优质高粱、大麦、豌豆做原料,加上杏花村取之不竭的优质水源,给杏花村酒以无穷的活力。马跑神泉和古井泉水都流传有美丽的民间传说,被人们称为“神泉”。

  (1)试分析图A所示地区地貌形成原因。(4分)

  (2)指出A市的气候类型,并分析A市气候大陆性强的主要原因。(6分)

  (3)分析杏花村发展酒业的有利的区位因素。(8分)

  【知识背景】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三大酒系的发源地之一。中国的饮酒已经摆脱了单纯的食用价值,凝结了人类物质生产与精神创作,上升为一种饮食文化。中国酒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蕴涵而在世界酒文化之林中独领风骚,中国酒文化蕴涵丰富、自成体系,具有很大的精神文化价值。中国酒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也是一种政治文化,更是一种艺术文化。酒文化对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深刻的意义,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

  1.中国酒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中华酒文化起源于酒的酿造,而民间对酒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例如仪狄酿酒,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战国策》中有这样的记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

  其

  国

  者

  ’”;杜康酿酒,《说文解字·巾部》中也有记载:“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这个说法在民间广为流行;酿酒始于黄帝时期,《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黄帝与岐伯讨论酿酒,《神农本草》载有酒的性味;酿酒与天地同时,带有神话色彩的说法,“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与天地并矣”。

  然而无论那种说法,都能说明我国的酿酒历史距今起码在四千年以上,当今的许多考古发现也都证明了这一点。不过现代观点认为酒是谷物自然发酵的产物,晋代江统《酒诰》:“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或云杜康。有饭不尽,委馀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果酒和乳酒是第一代饮料酒,旧石器时代人们以采集狩猎为生。水果中含有较多糖分,易自然发酵生成果酒;动物乳汁中含有蛋白质和乳糖,也易发酵成酒。商代出现了利用谷物糖化再酒化的酿酒技术;先秦时期,出现了活性微生物或其酶类的直接酿酒法;

  汉代发展了制曲技术并从西域引进了葡萄酒的生产;

  唐宋开始酿造果酒和药酒;

  元代出现了蒸馏法酿制的烧酒技术;

  明清时期,伴随着造酒业的进一步发展,酒度较高的蒸馏白酒迅速普及。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形成了具有中华特色的酒文化。中国酒文化博大精深,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结晶。

  2.中国酒文化的深刻内涵

  中国酒文化与礼仪

  酒礼,是酒行为的礼节,用以体现酒行为中的贵贱、尊卑、长幼乃至各种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有时这种礼节还非常繁琐。但如果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下不遵守,就有犯上作乱的嫌疑。又因为饮酒过量,便不能自制,容易生乱,制定饮酒礼节就很重要。明代的袁宏道,看到酒徒在饮酒时不遵守酒礼,深感长辈有责任,于是从古代的书籍中采集了大量的资料,专门写了一篇《觞政》。这虽然是为饮酒行令者写的,但对于一般的饮酒者也有一定的意义。古代饮酒的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尝尝酒味,并加以赞扬令主人高兴;最后仰杯而尽。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客人要回敬主人,敬酒时还有说上几句敬酒辞。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有时还要依次向人敬酒。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

  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的五十六个民族中,除了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一般不饮酒外,其它民族都是饮酒的。饮酒的习俗各民族都有独特的风格,如壮族敬客人酒的风俗是饮交杯酒;云南佤族有以泡酒待客的习俗;藏族待客的青稞酒;布依族人饶有风趣的“迎客酒”等,无不体现出我国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酒文化特点。

  中国酒文化与诗文

  中华古国是酒的故乡,也是诗的国度。诗从开始产生,就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酒成为文人经常吟咏的题材,借酒劝世、傲世、消愁、韬晦、放浪名教、表现名士风流成为永恒的5主题。数千年来,诗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古代帝王祭祀山川、祖宗和举行朝廷大典,都奉献酒诵颂诗;唐朝在乡试饮酒礼中要诵《鹿鸣》之诗,称之为“鹿鸣宴”。从宫廷到民间,酒与诗不仅是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也成为人们一种精神生活的需要。

  酒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学艺术发展的酵酶。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诗经》305篇中有40多篇与酒相关,酒与诗仙李白流传下来约1000首诗,说到其中饮酒的就有170首,诗圣杜甫现存诗1400首,与酒有关的约占300首之多,翻开我国的文学史,从《离骚》到《女神》的历代诗词中,有关酒的描写比比皆是。古往今来,在中国诗酒文化形成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传诵至今的佳话。多少文人骚客都与酒脱不了干系,因酒而兴致勃发,才思横溢,酒酣墨畅。魏晋时代,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成为广为传诵的名句。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诗有一半谈到酒,如“试酌百情远,垂觞忽忘天”。唐代,诗歌大盛,诗人们嗜酒成风。代表人物首推诗仙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的名句相信大家也都熟知。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是在他饮酒微醉中写成的。无独有偶,北宋时的诗人苏东坡,在山东密州,中秋节饮酒,喝到微醉时,诗兴大发,写下豪迈悲凉的千古绝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酒能使人脱离世俗的困扰,写出真情的诗篇。中国诗酒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文化体系。纵观诗酒文化发展史,酒醉诗情,诗美酒醉;诗借酒神采飞扬,酒借诗醇香飘溢。诗与酒,相映生辉,形成绚烂的文明景观。

  3.中国酒文化的现实意义

  古往今来,酒文化不论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社会生活中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酒在发挥其强大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危害,包括酒后滋事、酒后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等社会问题以及酒依赖、酒精肝、胰腺炎、胎儿酒精综合症等医学问题,而所有这些危害当中以酒依赖最为严重。因此,我们对待酒文化的态度应该是客观的,酒文化之所以能在中国乃至世界传承这么久,足以证明它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之物;

  但是当我们面对它时,也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它可以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好助手,但是如果你不能适度地控制,它的作用也可能会适得其反。凡事要有度,这是我们在接受酒文化并将其传承所应有的态度。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酒文化”一词,是由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于光远教授提出来的。酒文化是以酒为特质载体,以酒行为为中心的独特文化形态。中华酒文化在不断发展。物质文明的进步,心态观念的变迁,社会制度的更迭,成为它变化运行的内在动因;

  而现代文化的冲击和外来文化的切入,成为它变化运行的外部环境。在这种内应力和外应力的共同作用下,中华酒的物质内涵、精神观念、载体结构、功能价值不断调整变化。

  1.(1)①纬度较低,夏季高温;②地势较低,山脉阻挡受冬季风影响较小,冬季温暖;③地处云贵高原,高粱生长期光照充足;④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适中,适宜高粱生长。(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2)①酒厂位于赤水河上游,水质清纯,富含矿物质;②特殊的河谷地形和局地小气候(湿热气候)利于微生物发酵;⑧特珠的水土条件生长的糯高粱品质优良。(每点2分,共6分)

  (3)①接近优质酿酒原料(糯高粱)地、水源量大且质优;②当地酿酒历史悠久,多质优熟练的酿酒工人;

  ③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④公路运输便利,基础设施完善;⑤茅台酒的品牌影响大。(每点2分,任答4点得8分)

  (4)赞同:①有利于优化茅台镇的产业结构;②提供更多的就业就会;③增加地方财政收入;④改善茅台镇的生态环境。

  反对:①茅台镇旅游基础设施落后;②地处偏远地区乡镇,远离市场、交通不便;③酿酒的独特行业特征使有些环节可欣赏性不强。(赞同或者不赞同,任答2点可得4分,其他答案合理即可得分。只答赞同或者不赞同不得分。)

  2.(1)端午节时气温高,利于制曲发酵;重阳节时高粱已收获,原料丰富;投料酿制需要清水,重阳节已经

  进入秋季,降水少,河流清澈,水质好。(6分)

  (2)茅台镇位于赤水河上游,水质清纯,富含矿物质;当地特珠的水土条件生长的糯高粱品质优良;特殊

  的河谷地形和局地湿热小气候利于微生物发酵;酒发酵过程中,糟醅需充分与空气接触,茅台镇大气质量

  优良;(每点2分,共8分)

  (3)接近优质酿酒原料糯高粱产地、赤水河水源质优量大;当地酿酒历史悠久,具备大量熟练的酿酒工人;

  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公路运输便利,基础设施较完善;茅台酒的品牌影响大。(8分)

  3.

篇四: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吗

  

  中国传统酒文化

  中国传统酒文化

  中国酿酒、饮酒的历史十分久远。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浪漫豪放气质的流露、体现出道家不拘于物、心随意造的浪漫气息。一些儒者将酒与茶比,认为茶是“始于礼”、“终于礼”的理想修养方法,而酒则是“始于礼”而“终于乱”的祸根所在。

  传说酒的发明者是杜康(一说仪狄),时间大约在四、五千年前。最早的酒是果酒,由野生水果自然发酵而成。春秋战国时期,多种祭祀、会盟、庆典、外交活动盛行,大量的酒类需求更刺激了造酒业的发展。西汉时期酒类主要是谷物压榨或酿造酒。晋代出现了药酒,不仅风味独特,且具有医疗保健效果。唐代出现了烈性烧酒,即蒸馏酒,酒精含量可高达65°,而同期他国无一超过11°,到元时,中国现存的酒类大都已经出现。

  酒之分类向无定规。习惯上分为黄酒、白酒、葡萄酒、果露酒、啤酒,再加疗疾健身的药酒:

  黄酒——世界上最古老的饮料酒。色泽黄亮,香气浓郁、富含氨基酸、舒筋活血、促脾补胃。名品如绍兴酒,即墨老酒,沉缸酒等。

  白酒——高度酒,大多在40°--65°,最高可达67°,一般以香型分类:酱香型以茅台为代表,浓香型以五粮液、泸州老窖为代表,清香型以汾酒为代表,米香型以桂林三花酒代表。董酒、西凤酒属特殊香型。

  葡萄酒——果酒类。按酿造方法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按口味分甜型、半甜型、干型、半干型四类。现以法国产最为著名,我国的长城、张裕葡萄酒也颇有影响。将葡萄酒蒸馏后的酒液放入橡木桶中存放一定时间就是白兰地,我国在唐代已开始酿制,它酒精度适中(40°左右),有独特的脂香、清香,后味绵长。烟台生产的金奖白兰地为我国名品。

  果酒、露酒——前者以各种水果酿造,后者以植物的花、茎、叶入酒酿造。四川红桔酒、广柑酒,辽宁苹果酒,黑龙江“三梅酒”都是果酒中的杰出者,长白山五味子酒,山西杏花村竹叶青酒,广州五加皮酒都是露酒中的精品。

  啤酒-----舶来的低度酒,近年来在我国发展非常迅速,其特点是营养丰富、口味醇和、清爽。

  药酒更是五花八门。

  最初因酒稀少珍贵,往往做祭品之用,祭祀完毕方可分享。酒在民间婚丧嫁娶中也占有一席之地。所谓“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席,无酒不言欢”。如谢媒酒、定亲酒、喜酒、交杯酒、满月酒、周岁酒等。大观园里每每用酒,金瓶梅中女眷们常常请吃酒或被请。黄元英《商洛民俗文化述论》P63:在古代典籍《四库全书》电子版中,能搜索到“酒”字52008次和364062个匹配。经、史、子、集中,记录“酒”字的次数分别是134、3644、3434、2319,共计9531次。《诗经》运用“酒”字57次。《全唐诗》出现“酒”字5113次,“醉”字4184次。

  “酒逢知己千杯少”,不论朋友聚会,还是宴前欢洽,或是洒泪告别,酒都是助兴添情的媒介。“酒杯一端,政策放宽”。欧阳修“十载相逢酒一卮”谓朋友久别相逢;白居易“添酒回灯重开宴”谓款待宾客,摆酒细谈;王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谓饯行劝饮之悲壮;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又刻画出曲终人散,独自漂

  泊异乡的凄凉。曹操煮酒论英雄,李白斗酒诗百篇。宋代诗人杨万里《留箫伯和仲和小饮》:“要入诗家须有骨,若除酒外更无仙。三杯未必通大道,一醉真能出百篇。”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高兴了借酒庆贺,痛苦了借酒浇愁。

  文人以酒明性情,武人以酒壮豪气。或者大敌当前,畅饮至半酣,胆量倍增,杀敌如入无人之境;或者微醉之间,指点江山,挥斥方遒,“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或者连饮十八碗,迷迷朦朦走上景阳冈,借酒猛拳打死猛虎,或者畅饮数斗,高唱“力拔山兮气盖世”,概然自刎乌江。。。。。。

  历史上,有许多重大事件以酒为媒。鸿门宴上,项羽欲借酒杀人,大宋初年,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欢宴之中,杀机四起。若无酒,恐历史难以如此酣畅淋漓。

  与酒相关的著作很多,《齐民要术》有“酒”之专题,朱翼中《北山酒经》有极为详尽的酿造、饮用之法,苏轼《酒经》一文廖廖数百字,从制曲到酿造,无不备述。陶渊明也有类似作品传世。

  是功?是过?是饮?是酗?《中国青年》1989年4期:1988年我国白酒产量600万吨,成人人均年消费量10公斤;白酒生产厂家3万多家,每天酒精中毒1470万人,均居世界第一。酿酒每年耗粮120亿公斤。

  饮酒的礼俗:

  四、一是未饮先酹酒。酹指洒酒于地。在拜神祭祖祭山川江河时,必须仪态恭肃,手擎酒杯,默念祷词,先将杯中酒分倾三点,后将余酒洒一半园形;这样用酒在地上酹成三点一长勾的“心”字,表示心献之礼。

  五、二是饮中应干杯。即端杯敬酒,讲究“先干为敬”,受敬者也要以同样方式回报,否则罚酒。

  六、三是酒令以助兴。酒令是我国特有的宴饮的艺术,是我国酒文化的独创。它用来活跃气氛,调节感情,促进交流,斗智斗巧,提高宴饮的文化品位。

  酒令

  五、分游戏令、赌赛令、文字令三大类。游戏令包括传花、猜谜、说笑话、对酒筹等(即据酒筹上所刻文字限定罚酒人)等;

  六、赌赛今包括投壶、射箭、掷骰、豁拳等;

  七、文字令包括诗令、嵌字联句、字体变化、辞格趣引等。

  酒德,指饮酒的道德规范和酒后应有的风度。合度者有德,失态者无德,恶趣者更无德。中国传统主张让酒回归到文化的本位,讲求以下的酒德:一是量力而饮。即饮酒不在多少,贵在适量。二是节制有度。即饮酒要注意自我克制,十分酒量最好只喝到六七分,至多不得超过八分,这样才饮酒而不乱。三是饮酒不能强劝。

篇五: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吗篇六: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吗

  

  中国的酒文化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首先,中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反过来,酒业的兴衰也反映了农业生产的状况,也是了解历史上天灾人祸的线索之一。在一些局部地区,酒业的繁荣对当地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酒与社会经济活动是密切相关的。汉武帝时期实行国家对酒的专卖政策以来,从酿酒业收取的专卖费或酒的专税就成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酒税收入在历史上还与军费,战争有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在有的朝代,酒税(或酒的专卖收入)还与徭役及其它税赋形式有关。酒的厚利往往又成为国家、商贾富豪及民众争夺的肥肉。不同酒政的更换交替,反映了各阶层力量的对比变化。酒的赐晡令的发布,往往又与朝代变化,帝王更替,及一些重大的皇室活动有关。酒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给人民的生活中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中国古人将酒的作用归纳为三类:酒以治病,酒以养老,酒以成礼。几千年来,酒的作用关不限于此三条,起码还包括:酒以成欢,酒以忘忧,酒以壮胆。酒也使人沉湎,坠落,伤身败体。历史上还有不少国君因沉湎于酒,引来亡国之祸。

  酒是社会文明的标志。研究社会的文明史,不可不研究酒文化史。中华酒文化中的丰富内涵,会给人们带来乐趣和启示。

  酿酒的起源

  在我国,由谷物粮食酿造的酒一直处于优势地位,而果酒所占的份额很小,因此,酿酒的起源问题主要是探讨谷物酿酒的起源。

  一

  酿酒起源的传说

  在古代,往往将酿酒的起源归于某某人的发明,把这些人说成是酿酒的祖宗,由于影响非常大,以致成了正统的观点。对于这些观点,宋代<<酒谱>>曾提出过质

  疑,认为“皆不足以考据,而多其赘说也”。这虽然不足于考据,但作为一种文化认同现象,不妨罗列于下。主要有以下几种传说。

  仪狄酿酒

  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公元前二世纪史书<<吕氏春秋>>云:"仪狄

  作酒"。汉代刘向编辑的<<战国策>>则进一步说明:"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日:`后世必有饮酒而之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禹乃夏

  朝帝王)"。

  杜康酿酒

  另一则传说认为酿酒始于杜康(亦为夏朝时代的人)。东汉<<说文解字>>中解

  释"酒"字的条目中有:"杜康作秫酒。"<<世本>>也有同样的说法。

  酿酒始于黄帝时期

  另一种传说则表明在黄帝时代人们就已开始酿酒。汉代成书的<<黄帝内经·

  素问>>中记载了黄帝与歧伯讨论酿酒的情景,<<黄帝内经>>中还提到一种古老的酒

  ---醴酪,即用动物的乳汁酿成的甜酒。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很多发明创

  造都出现在黄帝时期。<<黄帝内经>>一书实乃后人托名黄帝之作,其可信度尚待考

  证。

  酒与天地同时

  更带有神话色彩的说法是“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与天地并矣”。

  这些传说尽管各不相同,大致说明酿酒早在夏朝或者夏朝以前就存在了,这是

  可信的,而这一点已被考古学家所证实。夏朝距今约四干多年,而目前已经出土距

  今五干多年的酿酒器具。(<<新民晚报>>1987年8月23日"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在山东

  莒县发现,"副标题为"同时发现五干年前的酿酒器具")。这一发现表明:我国酿酒

  起码在五干年前已经开始,而酿酒之起源当然还在此之前。在远古时代,人们可能

  先接触到某些天然发酵的酒,然后加以仿制。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二、现代学者对酿酒起源的看法

  酒是天然产物

  最近科学家发现,在漫漫宇宙中,存在着一些天体,就是由酒精所组成的。

  所蕴藏着的酒精,如制成啤酒,可供人类饮几亿年。这说明什么问题?正好可用来

  说明酒是自然界的一种天然产物。人类不是发明了酒,仅仅是发现了酒。酒里的最

  主要的成分是酒精,(学名是乙醇,分子式为C2H5OH),许多物质可以通过多

  种方式转变成酒精。如葡萄糖可在微生物所分泌的酶的作用下,转变成酒精;

  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就可以将某些物质转变成酒精。大自然完全具备产生这些条

  件的基础。

  我国晋代的江统在<<酒诰>>中写道:"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又云杜

  康。有饭不尽,委馀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在这里,古人提出剩饭自然发酵成酒的观点,是符合科学道理及实际情况的。江统是我国历

  史上第一个提出谷物自然发酵酿酒学说的人。总之,人类开始酿造谷物酒,并非发

  明创造,而是发现。方心芳先生则对此作了具体的描述:"在农业出现前后,贮藏谷

  物的方法粗放。天然谷物受潮后会发霉和发芽,吃剩的熟谷物也会发霉,这些发霉

  发芽的谷粒,就是上古时期的天然曲蘖,将之浸入水中,便发酵成酒,即天然酒。

  人们不断接触天然曲蘖和天然酒,并逐渐接受了天然酒这种饮料,于是就发明了人

  工曲蘖和人工酒,久而久之,就发明了人工曲蘖和人工酒"。

  现代科学对这一问题

  的解释是:剩饭中的淀粉在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所分泌的酶的作用下,逐步分解成

  糖分,酒精,自然转变成了酒香浓郁的酒。在远古时代人们的食物中,采集的野果

  含糖分高,无须经过液化和糖化,最易发酵成酒。

  果酒和乳酒--第一代饮料酒

  人类有意识地酿酒,是从模仿大自然的杰作开始的.我国古代书籍中就有不少关于水果自然发酵成酒的记载。如宋代周密在<<癸辛杂识>>中曾记载山梨被人们贮藏在陶缸中后竟变成了清香扑鼻的梨酒。元代的元好问在<<蒲桃酒赋>>的序言中也记载道某山民因避难山中,堆积在缸中的蒲桃也变成了芳香醇美的葡萄酒。古代史籍中还有所谓"猿酒"的记载,当然这种猿酒并不是猿猴有意识酿造的酒,而是猿猴采集的水果自然发酵所生成的果酒。

  远在旧石器时代,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水果自然是主食之一。

  水果中含有较多的糖分(如葡萄糖,果糖)及其它成分,在自然界中微生物的作用下,很容易自然发酵生成香气扑鼻,美味可口的果酒,另外,动物的乳汁中含有蛋白质,乳糖,极易发酵成酒,以狩猎为生的先民们也有可能意外地从留存的乳汁中得到乳酒。在<<黄帝内经>>中,记载有一种"醴酪",即是我国乳酒的最早记载。根据古代的传说及酿酒原理的推测,人类有意识酿造的最原始的酒类品种应是果酒和乳酒。因为果物和动物的乳汁极易发酵成酒,所需的酿造技术较为简单。

  谷物酿酒始于农耕时代还是先于农耕时代?

  探讨谷物酿酒的起源,有两个问题值得考虑:谷物酿酒起源于何时?我国最古老的谷物酒是属于哪类?对于后一个问题,在第五章啤酒部分介绍。

  谷物酿酒始于何时,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传统的酿酒起源观认为:酿酒是在农耕之后才发展起来的,这种观点早在汉代

  就有人提出了,汉代刘安在<<淮南子>>中说:"清盎之美,始于耒耜"。现代的许多学者也持有相同的看法,有人甚至认为是当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了剩余粮食后,才开始酿酒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谷物酿酒先于农耕时代,如在1937年,我国考古学家吴其昌先生曾提出一个很有趣的观点:"我们祖先最早种稻种黍的目的,是为酿酒而非做饭

  ??。吃饭实在是从饮酒中带出来。"这种观点在国外是较为流行的,但一直没有

  证据。时隔半个世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人类学家索罗门·卡茨博士发表论文,又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认为人们最初种粮食的目的是为了酿制啤酒,人们先是发现

  采集而来的谷物可以酿造成酒,而后开始有意识地种植谷物,以便保证酿酒原料的供应。该观点的依据是:远古时代,人类的主食是肉类不是谷物,即然人类赖以生

  存的主食不是谷物,那么对人类种植谷物的解释可能也可另辟溪径。国外发现在一万多年前,远古时代的人们已经开始酿造谷物酒,而那时,人们仍然过着游牧生活。

  综上所述,关于谷物酿酒的起源有二种主要观点,即:先于农耕时代、后于农耕时代。新的观点的提出,对传统观点进行再探讨,对酒的起源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极有意义的。

  酒的礼俗

  重大节日的饮酒习俗

  中国人一年中的几个重大节日,都有相应的饮酒活动,如端午节饮“菖蒲酒”,重阳节饮“菊花酒”,除夕夜的“年酒”。在一些地方,如江西民间,春季插完禾苗后,要欢聚饮酒,庆贺丰收时更要饮酒,酒席散尽之时,往往是“家家扶得醉人归”。节日的全新解释是:必须选举一些日子让人们欢聚畅饮,于是便有了节日,而且节日很多,几乎月月都有。代代相传的举国共饮的节日有:

  1、春节

  俗称过年。汉武帝时规定正月初一为元旦;辛亥革命后,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春节期间要饮用屠苏酒、椒花酒(椒柏酒);寓意吉祥、康宁、长寿。

  “屠苏”原是草庵之名。相传古时有一人住在屠苏庵中,每年除夕夜里,他给邻里一包药,让人们将药放在水中浸泡,到元旦时,再用这井水对酒,合家欢饮,使全家人一年中都不会染上瘟疫。后人便将这草庵之名作为酒名。饮屠苏酒始于东汉。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这样的记载:“屠苏酒,陈延之《小品方》云,‘此华佗方也’。

  元旦饮之,辟疫疠一切不正之气。”饮用方法也颇讲究,由“幼及长”。“椒花酒”是用椒花浸泡制成的酒,它的饮用方法与屠苏酒一样。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俗有岁首用椒酒,椒花芬香,故采花以贡樽。正月饮酒,先小者,以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酒。”宋代王安石在《元旦》一诗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北周庚信在诗中写道:“正朝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吐随铭主,椒花逐颂来”。

  2、灯节

  又称元宵节、上元节。这个节日始于唐代,因为时间在农历正月十五,是三官大帝的生日,所以过去人们都向天宫祈福,必用五牲、果品、酒供祭。祭礼后,撤供,家人团聚畅饮一番,以祝贺新春佳节结束。晚上观灯、看烟火、食元宵(汤元)。

  3、中和节

  又称春社日,时在农历二月一日,祭祀土神,祈求丰收,有饮中和酒、宜春酒的习俗,说是可以医治耳疾,因而人们又称之为“治聋酒”。宋代李在诗中写道:“社翁今日没心情,为乏治聋酒一瓶。恼乱玉堂将欲通,依稀巡到等三厅”。据《广记》记载:“村舍作中和酒,祭勾芒种,以祈年谷”。据清代陈梦雷纂的《古今图书集成·酒部》记载:“中和节,民间里闾酿酒,谓宜春酒”。

  4、清明节

  时间约在阳历4月5日前后。人们一般将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为一个节日,有扫墓、踏青的习俗。始于春秋时期的晋国。这个节日饮酒不受限制。据唐代段成式著的《酉阳杂俎》记载:在唐朝时,于清明节宫中设宴饮酒之后,宪宗李纯又赐给宰相李绛酴酒。清明节饮酒有两种原因:一是寒食节期间,不能生火吃热食,只能吃凉食,饮酒可以增加热量;二是借酒来平缓或暂时麻醉人们哀悼亲人的心情。古人对清明饮酒赋诗较多,唐代白居易在诗中写道:“何处难忘酒,朱门美少年,春分花发后,寒食月明前”。杜牧在《清明》一诗中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端午节

  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端五节、重五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节。时在农历五月五日,大约形成于春秋战国之际。人们为了辟邪、除恶、解毒,有饮菖蒲酒、雄黄酒的习俗。同时还有为了壮阳增寿而饮蟾蜍酒和镇静安眠而饮夜合欢花酒的习俗。最为普遍及流传最广的是饮菖蒲酒。据文献记载:唐代光启年间(885-888年),即有饮“菖蒲酒”事例。唐代殷尧藩在诗中写道:“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后逐渐在民间广泛流传。历代文献都有所记载,如唐代《外台秘要》、《千金方》、宋代《太平圣惠方》,元代《元稗类钞》,明代《本草纲目》、《普济方》及清代《清稗类钞》等古籍书中,均载有此酒的配方及服法。菖蒲酒是我国传统的时令饮料,而且历代帝王也将它列为御膳时令香醪。明代刘若愚在《明宫史》中记载:“初五日午时,饮朱砂、雄黄、菖蒲酒、吃粽子。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也有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以饮,谓之雄黄酒”。由于雄黄有毒,现在人们不再用雄黄兑制酒饮用了。对饮蟾蜍酒、夜合欢花酒,在《女红余志》、清代南沙三余氏撰的《南明野史》中有所记载。

  中秋节

  又称仲秋节、团圆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在这个节日里,无论家人团聚,还是挚友相会,人们

  都离不开赏月饮酒。文献诗词中对中秋节饮酒的反映比较多,《说林》记载:“八月黍成,可为酎酒”。五代王仁裕著的《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在宫中举行中秋夜文酒宴,并熄灭灯烛,月下进行“月饮”。韩愈在诗中写道:“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到了清代,中秋节以饮桂花酒为习俗。据清代潘荣陛著的《帝京岁时记胜》记载,八月中秋,“时品”饮“桂花东酒”。

  我国用桂花酿制露酒已有悠久历史,二千三百年前的战国时期,已酿有“桂酒”,在《楚辞》中有“奠桂酒兮椒浆”的记载。

  汉代郭宪的《别国洞冥记》也有“桂醪”及“黄桂之酒”的记载。

  唐代酿桂酒较为流行,有些文人也善酿此酒,宋代叶梦得在《避暑录话》有“刘禹锡传信方有桂浆法,善造者暑月极美、凡酒用药,未有不夺其味、沉桂之烈,楚人所谓桂酒椒浆者,要知其为美酒”的记载。

  金代,北京在酿制“百花露名酒”中就酿制有桂花酒。

  清代酿有“桂花东酒”,为京师传统节令酒,也是宫廷御酒。对此在文献中有“于八月桂花飘香时节,精选待放之花朵,酿成酒,入坛密封三年,始成佳酿,酒香甜醇厚,有开胃,怡神之功??”的记载。直至今日也还有在中秋节饮桂花陈酒的习俗。

  7、重阳节

  又称重九节、茱萸节,时在农历九月初九日,有登高饮酒的习俗。始于汉朝。宋代高承著的《事物纪原》记载:“菊酒,《西京杂记》曰:‘戚夫人待儿贾佩兰,后出为段儒妻,说在宫内时,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登高,《续齐谐记》曰:‘汉桓景随费长房游学’。谓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急令家人作绢囊,盛茱萸,悬臂登高山,饮菊花酒,祸乃可消’。景率家人登,夕还,鸡犬皆死。房曰,‘此可以代人’。”自此以后,历代人们逢重九就要登高、赏菊、饮酒,延续至今不衰。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对常饮菊花酒可“治头风,明耳目,去痿,消百病”,“令人好颜色不老”,“令头不白”,“轻身耐老延年”等。因而古人在食其根、茎、叶、花的同时,还用来酿制菊花酒。除饮菊花酒外,有的还饮用茱萸酒、茱菊酒、黄花酒、薏苡酒、桑落酒、桂酒等酒品。

  历史上酿制菊花酒的方法不尽相同。晋代是“采菊花茎叶,杂秫米酿酒,至次年九月始熟,用之”,明代是用“甘菊花煎汁,同曲、米酿酒。或加地黄、当归、枸杞诸药亦佳”。清代则是用白酒浸渍药材,而后采用蒸馏提取的方法酿制。因此,从清代开始,所酿制的菊花酒,就称之为“菊花白酒”。

  8、除夕

  俗称大年三十夜。时在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人们有别岁、守岁的习俗。即除夕夜通宵不寝,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始于南北朝时期。梁代徐君倩在《共内人夜坐守岁》一诗中写道:“欢多情未及,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除夕守岁都是要饮酒的,唐代白居易在《客中守岁》一诗中写道:“守岁樽无酒,思乡泪满巾”。孟浩然写有这样的诗句:“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宴”。宋代苏轼在《岁晚三首序》中写道:“岁晚相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夕夜达旦不眠为‘守岁’”。

  除夕饮用的酒品有“屠苏酒”、“椒柏酒”。这原是正月初一的饮用酒品,后来改为在除夕饮用。宋代苏轼在《除日》一诗中写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来年七十岁”。明代袁凯在《客中除夕》一诗中写道:“一杯柏叶酒,未敌泪千行”。唐代杜甫在《杜位宅守岁》一诗中写道:“守岁阿成家,椒盘已颂花”。

  除夕午夜,全家聚餐又名为团圆酒,向长辈敬辞岁酒,这一习俗延续到今。

  酒与民俗

  在我国古代,酒被视为神圣的物质,酒的使用,更是庄严之事,非祀天地、祭宗庙、奉佳宾而不用。形成远古酒事活动的俗尚和风格。随酿酒业的普遍兴起,酒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用物,酒事活动也随之广泛,并经人们思想文化意识的观照,使之程式化,形成较为系统的酒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内容涉及人们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其形式生动活泼、姿态万千。

  酒与民俗不可分。诸如农事节庆、婚丧嫁娶、生期满日、庆功祭奠、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成为中心物质。农事节庆时的祭拜庆典若无酒,缅情先祖、追求丰收富裕的情感就无以寄托;婚嫁之无酒,白头偕老、忠贞不二的爱情无以明誓;丧葬之无酒,后人忠孝之心无以表述;生宴之无酒,人生礼趣无

  以显示;饯行洗尘苦无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情怀无以倾述。总之,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

  早在夏、商、周三代,酒与人们的生活习俗、礼仪风尚就已紧密相连,并且公式化、系统化。当时,曲蘖的使用,使酿酒业空前发展,社会重酒现象日甚。反映在风俗民情、农事生产中的用酒活动非常广泛。

  夏代,乡人于十月在地方学堂行饮酒礼:"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友斯飨,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诗经·七月(豳风)》)此诗描绘的是一幅先秦时期农村中乡饮的风俗画。在开镰收割、清理禾场、农事既毕以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屠宰羔羊,来到乡间学堂,每人设酒两樽,请朋友共饮,并把牛角杯高高举起,相互祝愿大寿无穷,当然也预祝来年丰收大吉,生活富裕。

  周代风俗礼仪中,就有冠、昏(婚)、丧、祭、乡、射、聘、朝八种,大多又酒冠其中,有声有色。例如:男子年满二十要行冠礼,表示已成为成年人,在冠礼活动中,“嫡子醮用醴,庶子则用酒”(《中国文化史》),庆贺自己走向成熟。此间无论是味菁的醴,还是味浓的酒,都成为祝福生命的圣水。

  周代的婚姻习俗,已经走向规范化、程式化,由提亲到完婚,已形成系统,各个环节都有专门的讲究,男子若相中某一女子,必请媒提亲,女应允后,仍有纳采、问名、纳吉等过程。婚期至,“父醮而命之迎,子承命以往,执雁而入,奠雁稽首,出门乘车,以俟妇于门外,导妇而归,与妇同牢而食,合卺而饮。”新婚夫妇共同食用祭祀后的肉食,共饮新婚水酒,以酒寄托白发到老的愿望。周代时兴射礼,虽等级有三,但“凡射,皆三次,初射三耦射;再射三耦与众耦皆射;三射,则以乐节射,不胜者饮。”酒在射礼中成为败者的惩罚之物,情趣无穷。

  周代乡饮习俗,以乡大夫为主人,处士贤者为宾。活动过程中,“凡宾,六十者坐,五十者立”。饮酒,尤以年长者为优厚。“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其尊老敬老的民风在以酒为主体的民俗活动中有生动显现。

  三代风俗礼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它“集前古之大成,开后来之改政”(《中国文化史》,传承沿袭,不少风俗现象仍保留至今,近现代民间习尚的婚礼酒、丧葬酒、月米酒、生期酒、节日酒、祭祀酒等等,都在周代风俗文化的“八礼”中寻到源。

  时推风移,民谷活动因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其内容、形式乃至活动情节均有变化,然而,唯有民俗活动中使用酒这一现象则历经数代仍沿用不衰。

  生期酒:老人生日,子女必为其操办生期酒。届时,大摆酒宴,至爱亲朋,乡邻好友不请自来,携赠礼品以贺等。酒席间,要请民间艺人(花灯手)说唱表演。在贵州黔北地区,花灯手要分别装扮成铁拐李、吕洞宾、张果老、何仙姑等八个仙人,依次演唱,边唱边向寿星老献上自制的长生拐、长生扇、长生经、长生酒、长生草等物,献物既毕,要恭敬献酒一杯,“仙人”与寿星同饮。

  婚礼酒:提亲至定亲间的每一个环节中,酒是常备之物。打到话(提媒)、取同意、索取生辰八字,媒人每去姑娘家议事,都必须捎带礼品,其中,酒又必不可少。婚期定下,男家又酒肉面蛋糖果点心一应俱全,躬请姑娘的舅、姑、婆、姨,三亲四戚。成亲时,当花轿抬进男家大院,第一件事就要祭拜男家列祖列宗,烧酒、猪头、香烛摆上几案,新人双脆于下,主持先生口中念念有辞,最后把猪头砍翻而将酒缓缓洒于新郎新娘面前。之后,过堂屋拜天地,拜毕,新人入洞房,共饮交杯酒,寄托白头相守、忠贞不二的爱情。洞房仪式完毕,新人要双双向参加婚礼酒宴者敬酒表示致谢,此时,小伙们少不了向新婚夫妇劝酒,高兴起来,略有放肆,逗趣、玩笑自在其间,婚礼酒宴充满民间特有的欢乐情趣。

  月米酒:妇女分娩前几天,要煮米酒1坛,一是为分娩女子催奶,一是款待客人。孩子满月,要办月米酒,少则3、5桌,多则2、30,酒宴上烧酒管够,每人另有礼包1个,内装红蛋、泡粑等物。

  祭拜酒:涉及范围较宽,一般有两类,一是立房造屋、修桥铺路要行祭拜酒。凡破土动工,有犯山神地神,就要置办酒菜,在即将动工的地方祭拜山神和地神。鲁班是工匠的先师,为确保工程顺利,要祭拜鲁班。仪式要请有声望的工匠主持,备上酒菜纸钱,祭拜以求保佑。工程中,凡上梁、立门均有隆重仪式,其中酒为主体。二是逢年过节、遇灾有难时,要设祭拜酒。除夕夜,各家各户要准备丰盛酒菜,燃香点烛化纸钱,请祖宗亡灵回来饮酒过除夕,此间,家有以长幼次序磕头,随及肃穆立候于桌边,三五分仲后,家长将所敬之酒并于一杯,洒于餐申述四周,祭拜才算结束,全家方得起勺用餐。在民间,心有灾难病痛,认为是得罪了神灵祖先,于是,就要举行一系列的娱神活动,乞求宽免。其形式仍是置办水酒菜肴,请先生(也有请花灯头目)到家里唱念一番,以酒菜敬献。祭拜酒因袭于远古对祖先诸神

  的崇拜祭奠。在传统意识中,认为万物皆有神,若有扰神之事不祭拜,就不会清静。(祭拜酒中的一些现象,因属糟粕一类,在民众中已逐渐消失。)

  酒德和酒礼

  历史上,儒家的学说被奉为治国安邦的正统观点,酒的习俗同样也受儒家酒文化观点的影响。儒家讲究"酒德"两字。

  酒德两字,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其含义是说饮酒者要有德行,不能象夏纣王那样,“颠覆厥德,荒湛于酒”,<<尚书·酒诰>>中集中体现了儒家的酒德,这就是:“饮惟祀”(只有在祭祀时才能饮酒);“无彝酒”(不要经常饮酒,平常少饮酒,以节约粮食,只有在有病时才宜饮酒);“执群饮”(禁止民从聚众饮酒);“禁沉湎”(禁止饮酒过度)。儒家并不反对饮酒,用酒祭祀敬神,养老奉宾,都是德行。

  饮酒作为一种饮食的文化,在远古时代就形成了一种大家必须遵守的礼节。有时这种礼节还非常繁琐。但如果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不遵守,就有犯上作乱的嫌疑。又因为饮酒过量,便不能自制,容易生乱,制定饮酒礼节就很重要。明代的袁宏道,看到酒徒在饮酒时不遵守酒礼,深感长辈有责任,于是从古代的书籍中采集了大量的资料,专门写了一篇<<觞政>>。这虽然是为饮酒行令者写的,但对于一般的饮酒者也有一定的意义。我国古代饮酒有以下一些礼节:

  主人和宾客一起饮酒时,要相互跪拜。晚辈在长辈面前饮酒,叫侍饮,通常要先行跪拜礼,然后坐入次席。长辈命晚辈饮酒,晚辈才可举杯;长辈酒杯中的酒尚未饮完,晚辈也不能先饮尽。

  古代饮酒的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尝尝酒味,并加以赞扬令主人高兴;最后仰杯而尽。

  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酢),敬酒时还有说上几句敬酒辞。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叫旅酬)。有时还要依次向人敬酒(叫行酒)。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

  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的五十六个民族中,除了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一般不饮酒外,其它民族都是饮酒的。饮酒的习俗各民族都有独特的风格。

  劝

  酒

  中国人的好客,在酒席上发挥得淋沥尽致。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往往在敬酒时得到升华。中国人敬酒时,往往都想对方多喝点酒,以表示自己尽到了主人之谊,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兴,说明客人看得起自己,如果客人不喝酒,主人就会觉和有失面子。有人总结到,劝人饮酒有如下几种方式:“文敬”、“武敬”、“罚敬”。这些做法有其淳朴民风遗存的一面,也有一定的负作用。

  “文敬”是传统酒德的一种体现,也即有礼有节地劝客人饮酒。

  酒席开始,主人往往在讲上几句话后,便开始了第一次敬酒。这时,宾主都要起立,主人先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并将空酒杯口朝下,说明自己已经喝完,以示对客人的尊重。客人一般也要喝完。在席间,主人往往还分别到各桌去敬酒。

  “回敬”这是客人向主人敬酒。

  “互敬”:这是客人与客人之间的“敬酒”,为了使对方多饮酒,敬酒者会找出种种必须喝酒理由,若被敬酒者无法找出反驳的理由,就得喝酒。在这种双方寻找论据的同时,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得到升华。

  “代饮”即不失风度,又不使宾主扫兴的躲避敬酒的方式。本人不会饮酒,或饮酒太多,但是主人或客人又非得敬上以表达敬意,这时,就可请人代酒。代饮酒的人一般与他有特殊的关系。在婚礼上,男方和女方的伴郎和伴娘往往是代饮的首选人物,故酒量必须大。

  为了劝酒,酒席上有许多趣话,如“感情深,一口闷、感情厚,喝个够”,“感情浅,舔一舔。”

  “罚酒”这是中国人“敬酒”的一种独特方式。“罚酒”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最为常见的可能是对酒席迟到者的“罚酒三杯”。有时也不免带点开玩笑的性质。

  藏族人好客,用青稞酒招待客人时,先在酒杯中倒满酒,端到客人面前,这时,客人要用双手接过酒杯,然后一手拿杯,另一手的中指和拇指伸进杯子,轻蘸一下,朝天一弹,意思是敬天神,接下来,再来第二下、第三下,分别敬地、敬佛。这种传统习惯是提醒人们青稞酒的来历与天、地、佛的慷慨恩

  赐分不开,故在享用酒之前,要先敬神灵。在喝酒时,藏族人民的约定风俗是:先喝一口,主人马上倒酒斟满杯子,再喝第二口,再斟满,接着喝第三口,然后再斟满。往后,就得把满杯酒一口喝干了。这样做,主人才觉得客人看得起他,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兴。说明主人的酒酿得好。藏民族敬酒时,对男客用大杯或大碗,敬女客则用小杯或小碗。

  壮族人敬客人的交杯酒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两人从酒碗中各舀一匙,相互交饮。主人这时还会唱起敬酒歌:“锡壶装酒白连连,酒到面前你莫嫌,我有真心敬贵客,敬你好比敬神仙。锡壶装酒白瓷杯,酒到成前你莫推,酒虽不好人情酿,你是神仙饮半杯。

  西北裕固族待客敬酒时,都是敬双杯。主人不论客人多少,只拿出两只酒杯,在场的主人轮番给客人敬双杯。

  酒

  令

  酒令是筵宴上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最早诞生于西周,完备于隋唐。饮酒行令在士大夫中特别风行,他们还常常赋诗撰文予以赞颂。白居易诗曰:“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后汉贾逵并撰写《酒令》一书。清代俞效培辑成《酒令丛钞》四卷。

  酒令分雅令和通令。雅令的行令方法是:先推一人为令官,或出诗句,或出对子,其他人按首令之意续令,所续必在内容与形式上相符,不然则被罚饮酒。行雅令时,必须引经据典,分韵联吟,当席构思,即席应对,这就要求行酒令者既有文采和才华,又要敏捷和机智,所以它是酒令中最能展示饮者才思的项目。例如,唐朝使节出使高丽,宴饮中,高丽一人行酒令即应对曰:“许由与晃错争一瓢,由曰:‘油葫芦’,错曰:‘错葫芦’”。名对名,物对物,唐使臣应对得体,同时也可以看出高丽人熟识中国文化。《红楼梦》第四十回写到鸳鸯作令官,喝酒行令的情景,描写的是清代上层社会喝酒行雅令的风貌。

  通令的行令方法主要掷骰、抽签、划拳、猜数等。通令很容易造成酒宴中热闹的气氛,因此较流行。但通令掳拳奋臂,叫号喧争,有失风度,显得粗俗、单调、嘈杂。

  饮酒行令,不光要以酒助兴,有下酒物,而且往往伴之以赋诗填词、猜迷行拳之举,它需要行酒令者敏捷机智,有文彩和才华。因此,饮酒行令既是古人好客传统的表现,又是他们饮酒艺术与聪明才智的结晶。

  饮酒行令,是中国人在饮酒时助兴的一种特有方式。酒令由来己久,开始时可能是为了维持酒席上的秩序而设立“监”。汉代有了“觞政”,就是在酒宴上执行觞令,对不饮尽杯中酒的人实行某种处罚。在远古时代就有了射礼,为宴饮而设的称为"燕射"。即通过射箭,决定胜负。负者饮酒。古人还有一种被称为投壶的饮酒习俗,源于西周时期的射礼。酒宴上设一壶,宾客依次将箭向壶内投去,以投入壶内多者为胜,负者受罚饮酒。《红楼梦》第四十回中鸳鸯吃了一钟酒,笑着说:“酒令大如军令,不论尊卑,唯我是主,违了我的话,是要受罚的”。总的说来,酒令是用来罚酒。但实行酒令最主要的目的是活跃饮酒时的气氛。何况酒席上有时坐的都是客人,互不认识是很常见的,行令就象催化剂,顿使酒席上的气氛就活跃起来。

  行酒令的方式可谓是五花八门。文人雅士与平民百姓行酒令的方式自然大不相同。文人雅士常用对诗或对对联、猜字或猜谜等,一般百姓则用一些既简单,又不需作任何准备的行令方式。

  最常见,也最简单的是“同数”,现在一般叫“猜拳”,即用手指中的若干个手指的手姿代表某个数,两人出手后,相加后必等于某数,出手的同时,每人报一个数字,如果甲所说的数正好与加数之和相同,则算赢家,输者就得喝酒。如果两人说的数相同,则不计胜负,重新再来一次。

  击鼓传花:这是一种既热闹,又紧张的罚酒方式。在酒宴上宾客依次坐定位置。由一人击鼓,击鼓的地方与传花的地方是分开的,以示公正。开始击鼓时,花束就开始依次传递,鼓声一落,如果花束在某人手中,则该人就得罚酒。因此花束的传递很快,每个人都唯恐花束留在自己的手中。击鼓的人也得有些技巧,有时紧,有时慢,造成一种捉摸不定的气氛,更加剧了场上的紧张程度,一旦鼓声停止,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接花者,此时大家一哄而笑,紧张的气氛一消而散。接花者只好饮酒。如果花束正好在两人手中,则两人可通过猜拳或其它方式决定负者。击鼓传花是一种老少皆宜的方式,但多用于女客。如《红楼梦》中就曾生动描述这一场景。

  老八大名酒

  一、贵州茅台

  茅台酒是世界三大名酒之一,是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当地优质高粱、小麦,辅以科学工艺精心酿制而成。它以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的完美风格而冠溉群芳。被荣为国酒、外交酒、礼品酒,在我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茅台酒渊源流长。公元前135年,茅台镇就酿出了使汉武帝“甘美之”的枸酱酒,盛名于世。1915年,茅台酒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享誉全球;先后十四次荣获国际金奖,蝉联国家名酒评比之冠,畅销世界各地。

  2001年,茅台酒年产量已发展6000吨,正在为实现周恩来总理年产万吨的心愿而挺进。茅台集团已开发了80年、50年、30年和15陈年茅台,以及53度、43度、38度、33度茅台等系列,形成了多品种、全方位的发展格局......二、陕西西凤酒

  西凤酒是我国最古老的历史名酒之一,它始于殷商,盛于唐宋,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

  凤翔古称雍,为周秦发祥之地,有历代酒乡之称。这里文化积淀十分丰厚。仰韶文化遗址有二十余处,龙山文化遗址更多,秦公大墓轰动世界,雍城遗址和苏东坡任职时兴建的东湖园林等名胜古迹驰名全国。

  《史记.秦本纪》上记述的秦穆公,赐酒为盗马“野人”解毒;《酒谱》记载的秦晋韩原大战秦穆公获胜后投酒於河以劳师的典故发生在这里。可见,当时的雍地不但有酿酒业,而且出现了古老的佳酿。这里自古以来盛产美酒,唯以柳林镇所酿造的酒为上乘。至今,民间仍流传着“东湖柳、西凤酒”的佳话,唐贞观年间,西凤酒就有“开坛香十里,隔壁醉三家”的荣誉。到明代,凤翔境内“烧坊遍地,满城飘香”,酿酒业大振,地境路人常“知味停车,闻香下马”以品尝西凤酒为乐事。

  清末,西凤酒打向海外,屡获大奖,盛名大振.......三、山西汾酒

  杏花村的酿酒史最少可以追溯到1500年以前。《北齐书》卷十一就有:帝在晋阳,手敕之曰:“吾饮汾清二杯,劝汝于邺酌两杯”,的记载;北周诗人庚信曾写过:“三春竹叶酒,一曲鵾鸡弦”的诗句,记载最早的竹叶青酒;唐诗人杜牧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宋朱翼中《北山酒经》云:“唐时汾州有乾酿酒”;宋窦革《酒谱》、宋张能臣《酒名记》、元宋伯仁《酒小史》等均有关于汾酒的记述。唐时,杏花村有72家酒作坊,清代中叶增至二百二十余家。

  1875年汾阳王姓乡绅,在杏花村创立了“宝泉益”酒作坊,以产“老白汾”酒而闻名于世。1915年其兼并“德厚成”和“崇盛永”而易名为“义泉泳”。是年,“老白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甲等金质大奖章......四、安徽古井贡酒

  古井贡酒,之所以被世人誉为“中华白酒第一贡品”,其渊源可上溯到三国时期,一代枭雄曹操独创了中华白酒第一贡品--古井贡酒。该酒的酿制工艺是承袭了1800多年前“九酝春酒”的工艺。

  公元196年,曹操将家乡亳州产的“九酝春酒”和酿造方法晋献给汉献帝刘协,并上表说明九酝春酒的制法。曹操在请奏书中写道:“臣县故令南阳郭芝,有九酝春酒。用曲三十斤,流水五石(dan)。腊月制曲,正月冻解。用好高粱,三日一酝酿,九日一循环,如此反复。??.臣得此法,酿之,常善。今谨上献。”上述九酝酒法既是对当时亳州造酒技术的总结,也是亳州的九酝春酒曾作为贡品的最早的文字记载。

  这,便是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的古井贡酒的源头。因而,从东汉建安年间起,该酒便自然而然地有了“中华白酒第一贡品”的美誉了。而且,酒以人传,皇室贡品的名声就越传越盛。从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起,一直到明清两个朝代三、四百年来,均被正式列为皇室的贡品,且年年进贡,年年受宠。所以,“古井贡酒--中华白酒第一贡品”的得名就从此叫开了,并因酒质的优美而名闻天下.......五、泸州老窖

  “泸州牌”老窖大曲(特曲)享有古今,驰名中外,具有“醇香浓郁、清冽甘爽、饮后犹香、回味悠长”

  的独特风格,是浓香型白酒中牌名最老、产量最大、出口最多最早、出酒率最高、声誉最好、市场最广的名牌产品,1952年就被国家确认为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故浓香型白酒又称为泸型酒。馨香四溢的泸州老窖,正是凭借这样的优势,一代一代兴盛不衰,源远流长。

  自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荣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以来,泸州老窖蝉联历届国家质量金奖和中国名酒称号,先后获重大国际金牌达18项之多。特别是1994年10月再获美国巴拿马万国名酒与饮料食品品评会特别金奖,充分显示出“四百年老窖飘香、八十年金牌不倒”的风采和实力......六、江苏洋河大曲

  据史料记载,洋河大曲在清朝雍正年间被选为皇室贡品。乾隆皇帝第二次下江南路过宿迁,住皂河行宫,得知“福泉酒海清香美,味占江淮第一家”的洋河大曲就产于附近的洋河镇,龙心大悦,遂下旨大宴群臣,饮后果然香浓清冽,回味无穷,名不虚传。乾隆为此在皂河留住七日,走时留下“酒味香醇,真佳酿也”的御笔题辞。

  明末清初,洋河酒业已具盛名。山西、陕西、河南、安徽、山东等九省客商聚建会馆,十五家槽坊竞献佳醪,一时云蒸霞蔚、酒气氤氲。据载,《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也是个品酒高手。一次,他路过洋河,喝了三天洋河酒。三天没喝足,临走还买了一船。洋河美酒令这位大文学家诗兴大发,他挥笔写下了一首诗,其中"清风明月酒一船"一句成为千古名句,广为流传.....七、四川剑南春

  二十世纪初,绵竹大曲在多次四川国货展览会上,获得奖章、奖状。

  1932年首获准使用注册商标而名扬天下。自1913年开始,绵竹相继有50余家酒店、酒行、酒庄在成都西市,绵竹大曲成为成都“酒坛一霸”。

  四十年代初,绵竹酒业入了一个历史高峰,大曲酒作坊增至38家,老窖200多个,年产350多吨,并远销重庆、南京、上海等地。

  绵竹大曲获奖

  1922年获四川省劝业会一等奖。

  1928年获四川省国货展览会奖章、奖状。

  1929年“乾元泰”、“大道生”、“瑞昌新”、“义全和”等十二家大曲酒,获四川省优秀酒类奖凭。

  1932年四川省举办第一次名产展览会,绵竹县提供多种产品参展,其中“垣丰泰”大曲坊酿造的大曲酒,首次被批准使用注册商标,以崭新的时代风貌引起了一

  番轰动......

  八、四川五粮液

  万里长江第一城-酒都宜宾,地处中国西南腹地,川滇黔三省结合部,东经104°北纬28°,金沙江与岷江在此合而为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宜宾,酒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国之瑰宝”五粮液,正是在这片神奇的沃土上孕育了她的芬芳和甘醇。从两千多年前僰人酿造的“蒟酱”,唐代杜甫赞美的“重碧酒”,到宋朝黄庭坚吟诵的“荔枝绿”,“姚子雪曲”,其间凝结了无数酿酒人艰苦卓绝的追求,终于成就了“五粮液”这朵中国酒文化的奇葩.......

  中国酒的分类

  自古以来,酒就是国人所喜爱的饮品之一。佳节庆贺、亲朋聚会、宴飨宾客、喜庆丰收、婚丧嫁娶皆少不了它。从仪狄、杜康造酒的传说、刘伶酒醉成仙的传奇到李白“斗酒诗百篇”、“醉草吓蛮书”的佳话;再从苏轼“把酒问青天”的豪放到周宪王“醉里乐天真”的无奈??直到曲艺大师侯宝林先生的《醉酒》相声段子中的调侃,无不浸润着酒的文化底蕴。

  据考证,中国酿酒史远远早于文字的发明,大约有八千年之久。经过了这漫长的发展历程,我国的酒已发展成为具有五大类别、百十个品种的中华酒系。下面就对中国酒的类别划分做个简要的介绍:中国白酒中国白酒的起源历来就有东汉、唐代、宋代和元代四种说法,其中以宋代的说法较据代表性,也就是说从宋代计,我国的白酒酿造大约有近千年的历史了。作为世界六大蒸馏酒之一的中国白酒(其他五种是白兰地、威士忌、朗姆酒、伏特加和金酒),其制造工艺远比世界各国的蒸馏酒复杂,原料也是各种各样,特点各有风格,特殊的风味则更是不可比拟的。中国白酒的酿造发展至今,生产出的白酒酒色

  洁白晶莹,无色透明;香气宜人,五种香型的酒各有特色,香气馥郁、纯净,溢香好,余香不尽;口味醇厚柔绵,甘润清冽,酒体谐调,回味悠久,其爽口尾净、变化无穷的优美味道,能给人以极大的欢愉和幸福之感。

  黄酒

  黄酒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酒,其起源与我国谷物酿酒的起源相始终,至今约有八千年的历史。它是以大米等谷物为原料,经过蒸煮、糖化和发酵、压滤而成的酿造酒。黄酒中的主要成分除乙醇和水外,还有麦芽糖、葡萄糖、糊精、甘油、含氮物、醋酸、琥珀酸、无机盐及少量醛、酯与蛋白质分解的氨基酸等,其特点是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对人体有益无害。因此无论是从振奋民族精神、继承民族珍贵遗产,还是从药用价值、烹调价值和营养价值来讲,黄酒都应该成为我国上下普遍饮用的第一饮料酒,也是我国最有发展前途的酒种之一。

  现在市场上黄酒的种类很多,但按原料、酿造方法的不同主要可归纳为三大类:即绍兴酒、黍米黄酒(以山东即墨老酒为代表)和红曲黄酒(以浙南、福建、台湾为代表)。

  果酒

  果酒是以各种果品和野生果实,如葡萄、梨、桔、荔枝、甘蔗、山楂、杨梅等为原料,采用发酵酿制法制成的各种低度饮料酒,可分为发酵果酒和蒸馏果酒两大类。果酒的历史在人类酿酒史中最为悠久,史籍中就记录着“猿猴酿酒”的传说,但那只是依靠自然发酵形成的果酒;而我国人工发酵酿制果酒的历史则要晚得多,一般认为是在汉代葡萄从西域传入后才出现的。

  唐宋时期葡萄酿酒在我国已比较通行,此外还出现了椰子酒、黄柑酒、桔酒、枣酒、梨酒、石榴酒和蜜酒等品种,但其发展都未能像黄酒、白酒和配制酒那样在世界酿酒史上独树一帜、形成传统的风格。直到清末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果酒类规模化生产的开始;建国后我国果酒酿造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以最有代表性的葡萄酒为例:凡世界上较有名气的葡萄酒品种,我国均已能大量生产;生产企业则以张裕、长城和王朝最为著名。

  配制酒

  据考证:中国配制酒滥觞的时代当于春秋战国之前。它是以发酵原酒、蒸馏酒或优质酒精为酒基,加入花果成分、或动植物的芳香物料、或药材、或其他呈色、呈香及呈味物质,采用浸泡、蒸馏等不同工艺调配而成的,在酿酒科学史上属世界极珍贵的酒类之一。

  当今我国市场上配制酒的种类繁多,但总的说可分为保健酒和鸡尾酒两大类。其中保健酒是利用酒的药理性质,遵循“医食同源”的原理,配以中草药及有食疗功用的各色食品调制而成的,其花色品种蔚为大观,令人叹为观止。产品以味美思、竹叶青和金波酒等为代表;鸡尾酒则要复杂得多:它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酒,掺入果汁、香料等调制而成的混合酒,在调制过程中还要考虑到颜色、酒度、糖度、香气、口味等诸多因素。以往我国多数鸡尾酒从配方、制作方法到原料都是由国外引进的,不但价格昂贵且难以普及消费。后经实验发现我国的名酒,包括白酒、黄酒、啤酒和果露酒以及果汁、汽水等都可用以调配鸡尾酒,调好的酒一样有情调,同样风味卓绝。目前我国成功的鸡尾酒配方已达数十个。

  啤酒

  啤酒是以大麦和啤酒花为原料制成的一种有泡沫和特殊香味、味道微苦、含酒精量较低的酒。虽然我国在20世纪初才开始出现啤酒厂,但史书记载我国早在3200年前就有一种用麦芽和谷芽作谷物酿酒的糖化剂酿成的称为“醴”的酒,这种滋味甜淡的酒虽然那时不叫啤酒,但我们可以肯定它类似现在的啤酒,只是由于后人偏爱用曲酿的酒,嫌“醴”味薄,以至于这种酿酒法逐步失传,这种酒也就消亡了。近代中国人自己建立和经营了啤酒厂,如开始于1915年的北京双合盛啤酒厂和1920年的烟台醴泉啤酒厂等,但由于当时人们对啤酒的生疏与不习惯,产、销数量都寥寥无几。

  建国后,啤酒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仅以1990年的统计数字:当时全国啤酒生产厂总数已达800多家、产量800多万吨,其中不少品牌的优质啤酒已远销港澳地区和欧洲、北美国家。近年来由于人们日益重

  视饮品的保健作用,啤酒的发展也有着品种味形多样化、口味清淡、低糖、少酒精或无酒精的趋势。我国的新型啤酒包括:黑啤酒、小麦啤酒、果味啤酒、奶酿啤酒、营养啤酒、保健啤酒、葡萄啤酒、猴头啤酒、木薯啤酒、矿泉啤酒、甜啤酒、三鞭啤酒、高粱啤酒、荞麦啤酒、蜂蜜啤酒、人参啤酒、“增维”啤酒、玉米啤酒、强力啤酒、灵芝啤酒、芦笋啤酒等多个品种。

  饮酒小知识

  一

  酒的化学知识

  酒是多种化学成份的混合物,酒精是其主要成份,除此之外,还有水和众多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可分为酸、酯、醛、醇等类型。决定酒的质量的成份往往含量很低,但种类却非常多。这些成份含量的配比非常重要。

  饮料酒中都含有酒精,酒精的学名是乙醇,分子式:CH3─CH2─OH,分子量为46.

  糖转化成乙醇的化学反应式:

  C6H12O6→

  2CH3CH2OH+2CO2二

  酒在人体内的吸收

  酒精无需经过消化系统而可被肠胃直接吸收。酒进入肠胃后,进入血管,饮酒后几分钟,迅速扩散到人体的全身。酒首先被血液带到肝脏,在肝脏过滤后,到达心脏,再到肺,从肺又返回到心脏,然后通过主动脉到静脉,再到达大脑和高级神经中枢。酒精对大脑和神经中枢的影响最大。

  人体本身也能合成少量的酒精,正常人的血液中含有0.003%的酒精。

  血液中酒精浓度的致死剂量是0.7%。

  三

  酒的度数

  酒的度数表示酒中含乙醇的体积百分比,通常是以20℃时的体积比表示的,如

  50度的酒,表示在100毫升的酒中,含有乙醇50毫升(20℃).

  表示酒精含量也可以用重量比,重量比和体积比可以互相换算.

  西方国家常用proof表示酒精含量,规定200proof为酒精含量为100%的酒.如100proof的酒则是含酒精50%.

  四

  啤酒的度数:

  啤酒的度数则不表示乙醇的含量,而是表示啤酒生产原料,也就是麦芽汁的浓度,以12度的啤酒为例,是麦芽汁发酵前浸出物的浓度为12%(重量比).麦芽汁中的浸出物是多种成分的混合物,以麦芽糖为主.

  啤酒的酒精是由麦芽糖转化而来的,由此可知,酒精度低于12度.如常见的浅色啤酒,酒精含量为3.3-3.8%;浓色啤酒酒精含量为4-5%.

  五

  干酒和甜酒

  葡萄酒和黄酒,常常分为干型酒和甜型酒,在酿酒业中,用"干"(dry)表示酒中含糖量低,糖份大部分都转化成了酒精.还有一种"半干酒",所含的糖份比"干"酒较高些.甜,说明酒中含糖份高,酒中的糖份没有全部转化成酒精.还有半甜酒,浓甜酒.

  六

  酒瓶上的英文标记:

  酒瓶上往往有一些英文标记,表明酒的品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表示方法.

  法国酒法规定:只有在夏郎德省(Charentes)及滨海夏郎德地区的少数地点,栽培几个特定的葡萄品种,利用壶式蒸馏锅,直火蒸馏所得的蒸馏液,贮存在橡木桶内,经过若干年陈酿老熟的蒸馏酒,才批准使用"可涅克"(Cognac)的商标.其它地区,既使用同样方法酿制成的蒸馏酒,不能用"可涅克"名称.

  如法国可涅克酒(白兰地酒)的酒瓶上,常常可看到以下标记:

  ─────────────────────────────────────

  标

  记

  英文全称

  备

  注

  ─────────────────────────────────────

  ThreeStars

  三星,贮藏4.5年以下.

  V.S.O.P.

  VerySuperiorOldPale

  非常优质的陈年浅色白兰地

  至少贮藏4.5年的白兰地,色较浅,

  V.S.O.

  VerySpecialOld

  V.V.S.O.

  VeryVerySpecialOldPale

  V.S.O.D.

  VerySuperiorOldDark

  (酒盛在木桶中,吸收木桶溶解出

  来的丹宁成份,使酒从无色变为

  褐色,时间愈久,酒色愈深,故名.

  Reserve

  保留

  Extra

  特级

  X.O

  ExtraOld

  陈年特级

  CordonBlue

  蓝饰带

  V.S.E.P.

  VerySuperiorExtraPale

  说明这是"极高档的蒸馏酒",

  常见于美国市场

  ─────────────────────────────────────

  七

  法国香槟酒含糖量的表示方法:

  EXTRA-SEC

  含糖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

  SEC

  含糖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五

  DEMI-SEC

  含糖百分之四到百分之六

  DOUX

  含糖进分之八到百分之十

  八

  黄酒的饮法

  黄酒的饮法,可带糟食用,也可仅饮酒汁。后者较为普遍。

  传统的饮法,是温饮,将盛酒器放入热水中烫热,或隔火加温。温饮的显著特点是酒香浓郁,酒味柔和。但加热时间不宜过久,否则酒精都挥发掉了,反而淡而无味。一般在冬天,盛行温饮。

  还有一种方法是在常温下饮用。在香港和日本,流行加冰后饮用。即在玻璃杯中加入一些冰块,注入少量的黄酒,最后加水稀释饮用。有的也可放一片柠檬入杯内。

  饮酒时,配以不同的菜,则更可领略黄酒的特有风味,以绍兴酒为例:

  干型的元红酒,宜配蔬菜类、海蜇皮等冷盘;

  半干型的加饭酒,宜配肉类、大闸蟹;

  半甜型的善酿酒,宜配鸡鸭类;

  甜型的香雪酒,宜配甜菜类。

  九

  饮葡萄酒的规则

  葡萄酒,一般是在餐桌上饮用的,故常称为佐餐酒(Tablewines).在上葡萄酒时,如有多种葡萄酒,哪种酒先上,哪种酒后上,有几条国际通用规则:

  先上白葡萄酒,后上红葡萄酒;

  先上新酒,后上陈酒;

  先上淡酒,后上醇酒;

  先上干酒,后上甜酒.

  十

  饮酒的最佳温度

  黄酒,适当加温后饮用,口味倍佳,但是究竟多为温度为宜,还没有人做过系统研究.古代用注子和注碗,注碗中注入热水,注子中盛酒后,放在注碗中.近代以来,用锡制酒壶盛酒,放在锅内温酒.一般以不烫口为宜.

  这个温度约为45-50℃左右.

  白酒,一般是在室温下饮用,但是,稍稍加温后再饮,口味较为柔和,香气也浓郁.邪杂味消失.其主要原因是,在较高的温度下,酒中的一些低沸点的成分,如乙醛,甲醇等较易挥发,这些成分通常都含有较辛辣的口味.

  葡萄酒:不同的葡萄酒适宜的饮酒温度有所不同.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

  8-12

  ℃

  香槟酒、汽酒和甜型白葡萄酒

  6-8

  ℃

  新鲜红葡萄酒

  12-14

  ℃

  陈年红葡萄酒

  15-18

  ℃

  啤酒:啤酒是一种低酒度的饮料酒,较适宜的饮用温度在7-10℃之间,有的甚至在5℃左右.如果喝黑啤酒,温度更低些,较为流行的做法是将酒置于冰箱内冻至表面有一层薄霜时才拿出来喝.

  十一

  开胃酒、佐餐酒和饭后酒(ApertifWine,TableWine,Liqueur)

  中国人喝酒,往往在饭前喝,先上一些冷盘,一边饮酒,一边吃菜,最后干杯,干杯后,有时再来一些米饭或点心,吃饭时和饭后一般是不再饮酒.

  开胃酒,这是饭前饮的酒,能增加食欲。适合于开胃酒的酒类品种很多,传统的开胃酒品种大多是味美思(Vermouth)、雪利酒(Sherry),这些酒大多加过香料或一些植物性原料,用于增加酒的风味。现代的开胃酒大多是调配酒,用葡萄酒或烈性酒作酒基,加入植物性原料的浸泡物或在蒸馏时加入这些原料。

  佐餐酒,是在进餐时饮的酒,常用葡萄酒。

  在西方,有喝饭后酒的习俗,饭后酒的种类主要是:白兰地和利口酒(liqueur)。利口酒也是一种烈性酒,但其风味是由加入的香料决定的。制作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风味料浸泡在烈性酒中,另一种方法是加入香料后进行蒸馏。都要加入糖浆作为甜味剂。故利口酒都是甜酒。

  十二

  鸡尾酒和长饮(CocktailsandongDrinks)

  鸡尾酒和长饮都是混合酒。以烈性酒为基酒,加入香料酒、鸡蛋、果汁、冰块和糖水等混合而成。烈性酒可采用威士忌、白兰地、兰姆酒、俄得克等。我国也常用中国名酒如茅台酒、剑南春、五粮液等白酒作基酒。鸡尾酒又可分为餐前、餐后鸡尾酒或香槟鸡尾酒,用于不同的场合。

  鸡尾酒和长饮的配制方法相似。区别在于各种用料的配比不同。

  鸡尾酒,也称为短饮。一般以蒸馏酒为基酒,其特点是酒度较高,约占总容量的50-70%,香料味浓重,随调随喝,这宜放置过长的时间。

  长饮是用烈性酒、果汁、汽水等混合而成的低酒精饮料。配料中酒较少,饮料较多,比鸡尾酒淡。可放置较长时间。

  十三

  金酒(Gin)

  金酒是一种再制酒,它是用高酒度的中性酒为酒基,加入桧属植物的浆果或其它风味料,再次蒸馏后得到的产品。配制的金酒无须再次蒸馏,是用桧属植物的香油或其它风味料调配而成的。

  十四

  俄得克(Vodka)和兰姆酒

  俄得克是一种中性烈性酒,无色、无味,无香气及无任何特征。在制造时,经过多次蒸馏,或蒸馏后用活性碳处理。在俄得克中加入某种风味料,该酒就具有这种风味料的特征,因而也用这种风味料的名称命名。

  兰姆酒是用甘蔗汁或糖蜜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而得到的烈性酒。在靠近赤道的一些国家产量较大。

  酒的历史故事

  一

  酒池肉林

  商代晚期的帝王,多是淫暴之主,一味追求享受安乐。商代的贵族也多酗酒,据现代人分析推测,由于当时的盛酒器具和饮酒器具多为青铜器,其中含有锡,溶于酒中,使商朝的人饮后中毒,身体状况日益下降。商末帝纣,却是一个好色好酒的人,<<史记·殷本纪>>称:"(纣)以酒为池,县(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后人常用"酒池肉林"形容生活奢侈,纵欲无度。商纣的暴政,加上酗酒,最终导致商代的灭亡。周代在商人的聚集地曾发布严历的禁酒令。

  以酒误事误国的例子在古代不可胜数,楚恭王与晋国的军队战于鄢陵,楚国打了败战,楚恭王的眼睛也中了一箭,为准备下一次战斗,召大司马子反前来商量,子反却喝醉了酒,无法前来。楚恭王只得对天长叹,说"天败我也"。将因酒误了战事的子反杀了。只得班师回朝。

  帝王因酒误事有时也是好事,如齐桓公因为醉酒,将帽子丢了,齐桓公为此事感到羞耻,于是三天都不上朝,恰逢粮荒,管仲只好自作主张,打开公家的粮仓,救济灾民。灾民欣喜若狂,当时流传的民谣说:(齐桓公)为什么不再丢一次帽子啊!。

  二

  箪醪劳师

  东周春秋时代,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战败后,为了实现"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的复国大略,下令鼓励人民生育,并用酒作为生育的奖品: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越王勾践率兵伐吴,出师前,越中父老献美酒于勾践,勾践将酒倒在河的上流,与将士一起迎流共饮,士卒士气大振,绍兴现在还有"投醪河"。

  类似的历史故事如<<酒谱>>所载,战国时,秦穆公讨伐晋国,来到河边,秦穆公打算犒劳将士,以鼓舞将士,但酒醪却仅有一钟,有人说,即使只有一粒米,投入河中酿酒,(也可使大家分享),于是秦穆公将这一钟酒倒入河中,三军饮后都醉了。

  三

  鲁酒薄而邯郸围

  "鲁酒薄而邯郸围"的故事,说的是楚宣王会见诸候,鲁国恭公后到并且酒很淡薄,楚宣王甚怒。恭公说,我是周公之后,勋在王室,给你送酒已经是有失礼节和身份的事了,你还指责酒薄,不要太过份了。于是不辞而归。宣王于是发兵与齐国攻鲁国。齐国的梁惠王一直想进攻赵国,但却畏惧楚国会帮助赵国,这次楚国有求,便不必再担心楚国来找麻烦了,于是赵国的邯郸因为鲁国的酒薄不明不白地做了牺牲品。

  四

  鸿门宴

  秦末,刘邦与项羽各自攻打秦王朝的部队,刘邦先破咸阳(秦始皇的都城),但刘邦兵力不及项羽,项羽大怒,派当阳君击关,项羽入咸阳后,到达戏西,而刘邦则在霸上驻军。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在项羽面前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更加愤怒,下令次日一早让兵士饱餐一顿,击败刘邦的军队。一场恶战在即。刘邦从项羽的季父项伯口中得知此事后,大吃一惊,刘邦两手恭恭敬敬地给项伯捧上一杯酒,祝项伯身体健康长寿,并约为亲家,刘邦的感情拉拢,说服了项伯,项伯答应为之在项羽面前说情,并让刘邦次日前来谢项羽。鸿门宴上,虽不乏美酒佳肴,但却暗藏杀机,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默然不应。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趁机杀掉刘邦,项伯为保护刘邦,也拨剑起舞,掩护了刘邦,在危急关头,刘邦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怒目直视项羽,项羽见此人气度不凡,只好问来者为何人,当得知为刘邦的参乘时,即命赐酒,樊哙立而饮之,项羽命赐猪腿后,又问能再饮酒吗,樊哙说,臣死且不避,一杯酒还有什么值得推辞的。樊哙还乘机说了一通刘邦的好话,项羽无言以对,刘邦乘机一走了之。刘邦部下张良入门为刘邦推脱,说刘邦不胜饮酒,无法前来道别,现向大王献上白壁一双,并向大将军(亚父范增)献上玉斗一双,请收下。不知深浅的项羽收下了白壁,气得范增却拨剑将玉斗撞碎。后人将鸿门宴喻指暗藏杀机。

  五

  汉高祖醉斩白蛇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秦始皇末期,刘邦(汉高祖)做亭长时,往郦山押送劳工,但在路上,劳工大多在路上死亡,到了丰西泽中,将劳工放走,结果只有十来个壮士愿意跟随刘邦。夜中,刘邦喝醉

  了酒,令一人前行,前行者回报道,前面有一条大蛇阻挡在路上。请求让我们回来。刘邦正在酒意朦胧之中,似乎什么也不怕,说:是壮师的跟我来,怕什么!由是勇往直前,刘邦挥剑将挡路的大白蛇斩为两段,路开通了,走了数里路,刘邦困了,倒头就睡着了。有一老妇人在蛇被杀死的地方哭,有人问哭的原因,老妇人说,有人将我儿子杀死了,有人又问,何以见得你儿子被杀?老妇人说,我的儿子,就是化成为蛇的白帝子,因挡在路上被赤帝子所斩。后来有人将此事告诉刘邦,刘邦听后暗自高兴,颇为自负。

  六

  文君当垆

  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临邛有一富家卓王孙之女文君新寡,因爱慕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和文君私奔到四川成都,因家徒四壁立,文君家开始又不予资助,两人到临邛,尽卖其车骑后,买了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炉。司马相如也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这个故事后来成为夫妇爱情坚贞不逾的佳话。历史上临邛也成为酿酒之乡,名酒辈出。文君酒成为历史名酒,唐代罗隐的<<桃花>>诗曰:"数枝艳拂文君酒,"传说中还有"文君井",陆游<<文君井>>诗曰:"落魄西州泥酒杯,酒酣几度上琴台,青鞋自笑无羁束,又向文君井畔来。"

  七

  煮酒论英雄

  这是我国著名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中所讲述的一则故事。东汉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候,势力大;刘备虽为皇叔,却势单力薄,为防曹操谋害,不得不在住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云长和张飞蒙在鼓中,说刘备不留心天下大事,却学小人之事。一天,刘备正在浇菜,曹操派人请刘备,刘备只得胆战心惊地一同前往入府见曹操。曹操不动声色对刘备说,"在家做得大好事

  !"说者有意,听者更有心,这句话将刘备吓得面如土色,曹操又转口说,你学种菜,不容易,这才使刘备稍稍放心下来。曹操说,则才看见园内枝头上的梅子青青的,想起以前一件往事(即"望梅止渴"),今天见此梅,不可不赏,恰逢煮酒正熟,故邀你到小亭一会。刘备听后心神方定。随曹操来到小亭,只见已经摆好了各种酒器,盘内放置了青梅,于是就将青梅放在酒樽中煮起酒来了,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突然阴云密布,大雨将至,曹操大谈龙的品行,又将龙比作当世英雄,问刘备,请你说说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装作胸无大志的样子,说了几个人,都被曹操否定。曹操此时正想打听刘备的心里活动,看他是否想称雄于世,与是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下之志者也"。刘备问,谁能当英雄呢?曹操单刀直入地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两个!刘备一听,吃了一惊,手中拿的筷子,也不知不觉地掉下地下。正巧突然下大雨,雷声大作,刘备灵机一动,从容地低下身拾起筷子,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曹操此时才放心地说,大丈夫也怕雷吗?刘备说,连圣人对迅雷烈风也会失态,我还能不怕吗?刘备经过这样的掩饰,使曹操认为自己是个胸无大志,胆小如鼠的庸人,曹操从此再也不疑刘备了。

  八

  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指的是晋代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他们放旷不羁,常于竹林下,酣歌纵酒。其中最为著名的酒徒是刘伶。刘伶自谓:“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酒谱>>讲述刘伶经常随身带着一个酒壶,乘着鹿车,一边走,一边饮酒,一人带着掘挖工具紧随车后,什么时候死了,就地埋之。阮咸饮酒更是不顾廉耻,他每次与宗人共饮,总是以大盆盛酒,不用酒杯,也不用勺酒具,大家围坐在酒盆四周用手捧酒喝。猪群来饮酒,不但不赶,阮咸还凑上去猪一齐饮酒。刘伶曾写下<<酒德颂>>一首,大意是:自己行无踪,居无室,幕天席地,纵意所如,不管是停下来还是行走,随时都提着酒杯饮酒,惟酒是务,焉知其余。其它人怎么说,自己一点都不在意。别人越要评说,自己反而更加要饮酒,喝醇了就睡,酲过来也是恍恍惚惚的,于无声处,就是一个惊雷打下来,也听不见,面对泰山视而不见,不知天气冷热,也不知世间利欲感情。刘伶的这首诗,充分反映了晋代时期文人的心态,即由于社会动荡不安,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统治者对一些文人的政治迫害,使文人不得不借酒浇愁,或以酒避祸,以酒后狂言发泄对时政的不满。另据史料记载,魏文帝司马昭欲为其子求婚于阮籍之女,阮籍借醉60天,使司马昭没有机会开口,逐作罢。这些事在当时颇具有代表性,对后世影响也非常大。

  九

  清圣浊贤

  三国魏初建时,曹操严厉禁酒,人们只好私下偷着饮酒,但讳言酒字,故用"贤人"作为"白酒"(或"浊酒")的隐语,用"圣人"作为"清酒"的隐语。清贤浊圣演变成一个典故。还有一个"青州从事,平原督邮"的成语,也是美酒和恶酒的隐语。南朝人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记载,桓温手下的一个助手善于辩别酒的好坏,他则把好酒叫做"青州从事",青州是一个地名,青州的辖境内有个地方叫齐郡,"齐"喻

  "肚脐",好酒叫做"青州从事",是因为好酒喝下去后,酒气可以通到脐部;他把坏酒称做"平原督邮",是因为平原的辖境内有个地方叫鬲县,"鬲"喻"膈",意思是说坏酒喝下去,酒气只能通到膈部。

  十

  饮中八仙

  唐朝著名诗人杜甫作了一首著名的诗<<饮中八仙歌>>,对唐朝八位嗜酒如命的名人作了生动的描述。诗人写道: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中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阔论惊四筵。

  十一

  杯酒释兵权

  这则故事说的是宋代第一个皇帝赵匡胤自从陈桥兵变,一举夺得政权之后,却耽心从此之后他的部下也效仿之,想解除手下一些大将的兵权。于是在961年,安排酒宴,召集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饮酒,叫他们多积金帛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从此解除了他们的兵权。在969年,又召集节度使王彦超待宴饮,解除了他们的藩镇兵权。宋太祖的做法后来一直为其后辈沿用,主要是为了防止兵变,但这样一来,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能调动军队的不能直接带兵,能直接带兵的又不能调动军队,虽然成功地防止了军队的政变,但却削弱了部队的作战能力。以至宋朝在与辽、金、西夏的战争中,连连败北。

  除了以上历史故事外,在历代文学作品中,还有大量脍炙人口的与酒有关的描述,如荆柯饮燕市,<<三国演义>>中的张飞醉服严颜,关羽温酒斩华雄,<<水浒传>>中的景阳岗武松醉打老虎,鲁智深大闹五台山,<<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偷饮长生不老酒,<<红楼梦>>中的万艳同杯(悲)。

  解酒的方法

  既喝酒就要会解酒,否则不仅醉醺醺有失礼仪,接踵而至的头痛、头晕、反胃、发热??也不会让你好受。“有备而喝”才是上策,以下9种解酒食品正是坊间最新研究心得,帮你专门应对各种酒后不适。

  ★☆蜂蜜水——>酒后头痛

  喝点蜂蜜水能有效减轻酒后头痛症状。美国国家头痛研究基金会的研究人员指出,这是因为蜂蜜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果糖,可以促进酒精的分解吸收,减轻头痛症状,尤其是红酒引起的头痛。另外蜂蜜还有催

  眠作用,能使人很快入睡,并且第二天起床后也不头痛。

  ★☆西红柿汁——>酒后头晕

  西红柿汁也是富含特殊果糖,能帮助促进酒精

  分解吸收的有效饮品,一次饮用300ml以上,能使酒后头晕感逐渐消失。实验证实,喝西红柿汁比生吃西红柿的解酒效果更好。饮用前若加入少量食盐,还有助于稳定情绪。

  ★☆新鲜葡萄——>酒后反胃、恶心

  新鲜葡萄中含有丰富的酒石酸,能与酒中乙醇

  相互作用形成酯类物质,降低体内乙醇浓度,达到解酒目的。同时,其酸酸的口味也能有效缓解酒后反胃、恶心的症状。如果在饮酒前吃葡萄,还能有效预防醉酒。

  ★☆西瓜汁——>酒后全身发热

  西瓜汁是天生的白虎汤(中医经典名方),一方面能加速酒精从尿液排出,避免其被机体吸收而引起全身发热;另一方面,西瓜汁本身也具有清热去火功效,能帮助全身降温。饮用时加入少量食盐,还有助于稳定情绪。

  ★☆柚子——>酒后口气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早就记载了柚子能够解酒。实验发现,将柚肉切丁,沾白糖吃更是对消除酒后口腔中的酒气和臭气有奇效。

  ☆芹菜汁——>酒后胃肠不适、颜面发红

  酒后胃肠不适时,喝些芹菜汁能明显缓解,这是因为芹菜中含有丰富的分解酒精所需的B族维生素。如果胃肠功能较弱,则最好在饮酒前先喝芹菜汁以做预防。此外,喝芹菜汁还能有效消除酒后颜面发红症状。

  ★☆酸奶——>酒后烦躁

  蒙古人多豪饮,酸奶正是他们的解酒秘方,一旦酒喝多了,便喝酸奶,酸奶能保护胃黏膜,延缓酒精吸收。由于酸奶中钙含量丰富,因此对缓解酒后烦躁症状尤其有效。

  ★☆香蕉——>酒后心悸、胸闷

  饮酒后感到心悸、胸闷时,立即吃1~3根香蕉,能增加血糖浓度,使酒精在血液中的浓度降低,达到解酒目的,同时减轻心悸症状、消除胸口郁闷。

  ★☆橄榄——>酒后厌食

  橄榄自古以来就是醒酒、清胃热、促食欲的“良药”,能有效改善酒后厌食症状。既可直接食用,也可加冰糖炖服。

  都以为茶能解酒,却不知就这样被“贻误”多年——

  PS:酒后忌饮茶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酒后饮茶伤肾,腰腿坠重,膀胱冷痛,兼患痰饮水肿。现代医学研究也指出,茶水会刺激胃酸分泌,使酒精更容易损伤到胃黏膜;同时,茶水中的茶碱和酒精一样会导致心跳加速,更加重了心脏负担。

  人们在外应酬时,为了调节气氛不得不喝上几杯。可是,宿醉的感觉实在难受,于是,人们也想出一些招数,冰块稀释、浓茶解酒,这样一来,总算可以千杯不醉了吧。

  很多人喝酒时,喜欢喝点碳酸饮料,比如可乐、雪碧等,以为这样酒被“稀释”了,可以降低“酒劲”,其实不然。北京朝阳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吴东方表示,从消化系统的角度来说,碳酸饮料在胃里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会迫使酒精很快进入小肠。而小肠吸收酒精的速度,比胃要快得多,从而加大伤害。大家为了解暑,觉得边喝酒边喝可乐非常惬意,但是,这也是最容易引起身体伤害的。因为酒精在碳酸的作用下,很容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造成伤害。所以,边喝碳酸饮料边喝酒反而会加速醉酒。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何计国则表示,由于饮料中含有大量的糖和能量,喝酒时掺饮料无形中会增加糖分和能量的摄入,长期饮用会影响健康,导致肥胖和其他慢性病。如果觉得酒实在“太呛”,可以加点冰块。

  还有许多人,觉得浓茶能使人清醒,也能起到解酒的作用。诚然,茶叶中的茶多酚有一定的保肝作用,但浓茶中的茶碱可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反而会加剧头疼。所以,酒后可以喝点淡茶或稀释过的果醋,但最好不要喝浓茶。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在酒后喝两支葡萄糖口服液。因为人体分解酒精主要依赖葡萄糖,葡萄糖口服液可以加快分解体内酒精,避免造成酒精中毒。也可以吃一些容易消化的淀粉类食物,如馒头等。馒头可转化成葡萄糖,有利于为人体供血并增加体能,由于它有发酵过程,还对胃酸有中和作用,吃后身体会马上舒服起来。此外,可以在饮酒前先喝一杯牛奶,或者酸奶,以保护胃黏膜不受酒精刺激。

资信文档网 www.zihuaxinyuan.cn

Copyright © 2013-2024 . 资信文档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资信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13044534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