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资信文档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论家园共育与幼儿双性化人格的发展

论家园共育与幼儿双性化人格的发展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03-22 09:34:22 点击: 推荐访问: 人格 人格权 人格魅力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刻板的性别角色模型急需尽快适应社会的需求。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已经表明双性化人格可以有效的调节男女性的优缺点,是一种最佳的人格模型。儿童的心理性别角色定位在早期环境培养中已经逐渐形成,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幼儿早期教育问题,本文重点从家庭中父亲角色的忽视和幼儿园中男性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角度,来思考如何创建一个更加适合幼儿家园共育环境,促进幼儿双性化人格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幼儿;家园共育;双性化人格
  双性化人格是人格类型中的一个大类别,是指人格心理中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双重优秀特质。儿童早期是一个关键的阶段,是人格形成的塑造期。为了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我们提倡人格的双性化发展要从儿童早期开始重视。然而,中国的儿童早期教育工作者主要为女性,幼儿教育行业中的显著阴盛阳衰,导致的结果是幼儿女性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这种状况的改变迫在眉睫,现在我们主要讨论通过家庭中父亲的扮演角色和男性幼师以及幼儿园的共同配合来加以缓解。
  一、双性化人格
  “双性化人格”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贝姆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提出的。原先通常大众的观念认为,男性和女性都具有本身的刻板印象,有符合自己的性别模式,比如说男人就应该勇猛善战,女人应该去温文尔雅,只有这样子才具有自身健康心理。
  但事实并不是如此,近几年来,随着妇女心理学的发现和发展,人们意识到。过于男性化的男人和过于女性化的女人都会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在性格智、商和人际关系方面出现不妥。在当今社会,大家需要的是适度灵活调试自己的性别角色,才能恰到好处。
  从另一个方面来解释,双性化人格其实是一种对自古以来男女固化印象的反抗。贝姆的研究一直围绕这个主题进行,因为双性化人格的人有男女性的优势整合,可以灵活转变男女生的特质,比如勇敢和温柔,这样相对而言能更好的适应多种环境的困境,也会更有想法和成就才华。这无疑对于人类来说,会使其具有更好的心理健康程度。
  我国也有非常多的学者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的结果也表明,双性化人格在社会适应方面可以做出最优的选择,达到最佳的心理健康水平。双性化人格,实际上也可以看作同时存在男性和女性的优点。
  除了国外的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我国的学者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众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双性化人格在对社会的适应以及情绪调控等方面都有出色的优化性,可以将本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调整到最佳状态。而双性化人格作为,同时在一个人身上具备男性与女性心理特征,尤其是长处和优点上整合,这也让优化性理所应当。
  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双性化人格需求成为必然趋势,而这一观点也在警示大家,父亲与男性幼儿教师的缺失教育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二、家园共育中对幼儿双性化人格的影响
  这里重点讨论在幼儿双性化人格塑造中最重要的两个参与者,一个是家庭成员父亲,一个是幼儿园的男性教师。
  1、父亲
  (1)父亲对幼儿人格特征的影响
  ①父亲对幼儿性别角色的影响。自古以来,国内外的教育工作者一直认为父亲对幼儿的性别角色有重要影响。男性幼儿会通过与父亲的相处,逐渐习惯、认同从而得到更多的男性角色行为;相反如果相处过少,男性幼儿将会出现过多的女性化特点。与父亲相处,女性幼儿会观察学习更多的异性品质,了解男女之间的明显差异。换言之,父亲是幼儿世界中的重要引导师。
  ②父亲对幼儿人格的影响。通常,男性的人格体征师坚强、勇敢、责任感,在家庭中,父亲通过与子女的日常互动游戏,可以对孩子有着微妙的影响,一方面,他们逐渐适应父亲的行为方式,另一方面,幼儿通过不自觉的观察和学习开始模仿父亲的相关特征,从而形成了男性的个性品质,比如勇敢、有担当。男女幼儿都将做出改变,男性幼儿更加阳刚,而女性幼儿也会比较独立。一般来说母亲的教育更加温柔细腻,而父亲的教育更加粗犷坚强。
  (2)父亲培养双性化人格的相关策略
  ①父母共同教育,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建立双性化家庭氛围。中国是一个拥有着悠久文化的历史的国度,在古代,父亲一直被认为是家中顶梁柱,主要承当在外的工作,即为家庭的供养者,而母亲被认为是主内,作为家庭的教育工作。虽然,现代社会,父母都不仅仅局限于过去的工作范围,需要父母共同工作和进行教育,不过依旧有众多的父亲忽视了自己的教育参与度,認为男性天生不在行家庭中的教育角色扮演,故而推脱不进行科学学习,这种观点无疑是错误,父母的分工合作,互相体谅,也是一种教育氛围的建立和观摩学习,男性同样具有细心、体贴的一面。
  ②父亲也具有温柔的气质。古往今来,众多人认为父亲是家中的顶梁柱,对孩子的教育是棍棒底下出人才,但是当今社会却大不一样,父亲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同样需要耐心和关心,用朋友的心态来对待幼儿。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主要以沟通的方式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也充分的利用休闲的时间跟孩子进行亲子活动,来加深父子之间的关系。而父亲权威的形象是通过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样,来让孩子进行观察学习。
  2、男性幼师
  在很大程度上,幼儿园男性教师与父亲的教育引导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不少地方,家庭中父亲教育角色的缺失需要靠男幼教来进行一定的弥补。但由于传统性别角色观念、社会评价、工资待遇等问题的影响,男性教师介入幼儿教育的人员极少。
  (1)男性幼师对幼儿人格特征的影响
  男性幼儿教师的缺失意味着女教师的数量过多。这样在教师进行授课的途中,他们会不由自主的将女性的教学观念和行为带入到教学过程中。他们更偏向于喜欢文静听话的幼儿而不是调皮自然的孩子,久而久之,会导致幼儿男性一些特质的压制,这样就很难达到双性化幼儿人格的发展。
  男性幼儿教师的不足,不仅仅是人员的缺少,同时也减少了孩子在教学过程中感受男性的勇敢、担当、阳刚气质的机会,而这些机会是最自然观察,最能够潜移默化让孩子进行双性化人格中男性化范畴的好机会。

资信文档网 www.zihuaxinyuan.cn

Copyright © 2013-2024 . 资信文档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资信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13044534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