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资信文档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枫桥经验典型经验材料街道(7篇)

枫桥经验典型经验材料街道(7篇)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3-05-01 16:50:03 点击: 推荐访问: 典型 典型事例 典型事迹概要

篇一:枫桥经验典型经验材料街道

  

  新时代“枫桥经验”材料提纲

  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深刻意蕴

  一、**市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的创新实践及成效

  (一)不断创新服务群众的方式,从源头上预防减少矛盾问题的发生。

  (二)积极探索矛盾不上交的机制和办法,尽最大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三)高度重视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实质性作用的发挥,基层治理社会化水平大幅提升。

  (四)调解组织从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形成了矛盾纠纷就地就近化解的有效机制。

  (五)不失时机地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打造群众的精神家园。

  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核心内涵和时代价值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二)坚持党建引领。

  (三)推进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

  (四)提升基层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三、总结提升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要处理好五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党政推动与发动群众的关系。

  (二)正确处理解决突出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的关系。

  (三)正确处理压实责任与鼓励担当的关系。

  (四)正确处理培育典型与面上推广的关系。

  (五)正确处理基层治理与地方发展的关系。

  提升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力打造最平安城市

  一、坚持“枫桥经验”,始终把牢以民为本这一立足点。

  二、创新“枫桥经验”,全面把握“三治融合”这一着力点。

  三、发展“枫桥经验”,顺势把准依法治理这一着眼点。

  用枫桥经验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一、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统筹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一是坚持党政主导。

  二是抓好统筹结合。

  三是注重改革创新。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推进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

  一是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

  二是积极培育推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

  三是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三、坚持以大数据应用为抓手,加快推进政法综治工作智能化。

  一是推进社会治安基础大数据建设。

  二是加快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三是有效管控公共安全风险。

  四是推进政法综治业务智能化应用。

  四、坚持重心下移和资源整合,健全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一是推进四级综治中心国标化建设。

  二是开展社会治安群防群治工作。

  三是积极构建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新时代“枫桥经验”材料提纲》

篇二:枫桥经验典型经验材料街道

  

  新时代“枫桥经验”交流材料

  新时代“枫桥经验”交流材料

  今年以来,高新(新市区)公安分局长春路派出所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党建引领、坚持群众路线,以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基本遵循,将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作为全体民警的行动指南,注重传承与创新双引擎驱动,提档升级社会防控体系,以实际行动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01创新“1+N”调解模式,多元化解决纠纷始终坚持“矛盾不出所”的理念,依托建立的“三调联动”调解模式(即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在派出所、各社区设立调解室,逐渐形成以派出所民警、社区干部和驻所律师为主,党员志愿者、“威望”邻居等为辅的多元化调解机制。同时派出所以沿街商铺门牌号和居民小区单元号为基点,选择相邻的十户商户组成联调联勤点,在十户里选出一名素质高、有威望的小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工作。每个小组自我管理,大事小事共商共议,推动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各社区警务室、便民警务站充分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真正做到早发现,早化解,使大量的家庭矛盾及邻里纠纷化解在基层,并定期回访。今年以来共调节家庭纠纷百余起,成功率高达100%。特别是派出所积极组织协调驻所律师及工商、城建等部门,解决了辖区一小区90户居民与房产公司长达12年的新建小区采光纠纷,目前已进入司法程序。

  02建立“联勤+联动”巡防模式,全时空守护平安打造社区防控新模式。将辖区住宅小区划分为“小网格”,由社区民警和警务站民警分片包干,统筹社区干部、楼栋长和多方力量,营造全民参与调解、全面参与防控的氛围,逐步形成“所区联勤、站室联动、矛盾联调、服务连心”的“四联(连)机制”,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枫桥式”社区警务工作新模式。今年以来,派出所辖区发案较去年同期下降明显。

  全面覆盖反电诈宣传。以人口核查工作为抓手,在开展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海报、小区喇叭推送典型案例,发放宣传物品以及现场解答群众咨询等有效措施基础上,创新开展“快递小哥宣传队”、“防电诈长廊”等举措,对防范电信诈骗相关内容进行了集中宣传,打造了英澳北岸、宝石花苑、国美花园等小而精的“无诈社区”品牌。

  “小陈,微信上有人让我帮忙收快递,跟你宣传的电诈手法有点像,好像是骗子!”长河社区群众马阿姨有些激动的拨通了社区民警陈裴的电话。陈裴一边安抚群众情绪,一边迅速赶到马阿姨家中,了解了可疑人员意图通过快递被扣,需要打款的手段对马阿姨进行诈骗的情况后,立即开展工作,通过1个小时的耐心劝说,成功制止了3.5万元的付款行为,并将骗子微信号拉黑,移交网侦部门处理。事后马阿姨感激的说:“谢谢你,否则我要损失好多钱了呀!”

  着眼于辖区企业较多的实际,长春北路社区民警朱永宝主动走进国家电网集团,利用内部网络为全疆电网公司开展了反电诈宣传培训,服务员工近千人,收到良好效果。

  稳步推进“警+”微平台沟通。联合社区分类组建房东、行业、单位、学校、网格员、志愿者等微信群371个,深度感知群众所需所求,通过宣传宣讲、上门服务等措施及时应对解决。同时,进一步细化群种类,完善群功能,将管理、服

  务、宣传、预约办理等多项工作融合贯彻,通过网上网下的常态化沟通互助,最大限度满足了群众需求。

  “马警官,领秀新城小区一家商户门没有锁闭,人可以随意钻进去”,家住领秀新城小区的黄先生在微信群里向警务站民警马强反映。得知信息后,马强立即前往查看,并联系商户将门锁好,及时消除了治安隐患。

  03完善“便民+利民”模式,零距离服务群众创新打造便民服务“长春路品牌”。例如:针对企业复工复产急需用工的情况,积极协调辖区待业人员,一对一介绍工作;针对工地流动人口多的实际,设立流动学法服务站,普及反电诈等法律常识;针对群众工作忙、时间少的实际困难,推出公安业务“帮办”服务,群众上午将政审证明等业务手续交给警务站,下午便可领取;针对重点群体及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群众,提供电话解答和送证上门服务,并在便民警务站设立非机动车停车位。特别是紧密结合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为辖区帮扶对象解决就业问题,切实打通了便民服务最后100米。

  推行“热心、暖心、称心”的“三心”工作标准,零距离服务群众生产生活。延伸开展了文明语言使用、为民办好事实事等系列活动。同时针对重点群体及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群众,提供电话解答和送证上门服务。此外,派出所紧密结合“放管服”改革,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期所盼,推出了窗口专人专岗、网上办公等一系列便民举措,形成了“困难有人帮、遇事有人管、服务质量高”的良好格局。

  20xx年,在了解辖区群众阿玛斯江生活困难的情况后,派出所积极行动,联合社区多方筹措,积极寻找店铺,帮助阿玛斯江在新市区恒顺街开了一家“暖心超市”,解决了他的工作、生活问题。在近期的回访中,阿玛斯江清楚的记得帮助他的民警姓名,提及他们的帮助阿玛斯江激动的竖起了大拇指。

  疫情期间,长春路派出所始终把服务居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基础上,通过向辖区群众送蔬菜水果、便民利民服务、电话连线温馨提示等细节入手,打开局面、赢得认可。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作为汇聚新力量。长春路派出所将在上级党委坚强领导下,全力创建具有辖区特点和特色的“枫桥式派出所”,把全所打造成组织放心、领导认可、群众满意、素质过硬的窗口单位,为实现总目标而努力奋斗!文意通达,主题突出。

篇三:枫桥经验典型经验材料街道

  

  某区新时代“枫桥经验”典型经验材料

  枫桥经验”典型经验材料

  XX区作为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和标杆,梧桐新区按照产业、人口、土地、社会、农村“五位一体”的城镇化总要求,提出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两化互动”,生活新区、工业园区“两区共建”的发展理念,高标准建成了总投资35亿元、占地1500亩、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的生活新区,6500户2.3万人顺利入住;高起点规划建设了总投资500亿元的梧桐煤化工园区,已入驻规模以上企业64户,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实现157.87亿元。

  但是,梧桐新区的快速发展和高速运行所带来的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经济利益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也使社会治理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凸显,社会治理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一是人口更密集了,但服务群众的力量还不足。随着居民大量入住新区,逐步实现了农村向社区转变,农民向居民转变,其维护自身利益和民主权利的意识也随之提高。作为单纯管理模式的乡村传统社会治理方式,力量分散,服务缺位,在组织、制度等方面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二是诉求更多样了,但引导群众本领还不强。伴随着企业向园区集聚,各种生产要素的重新整合,使得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社会阶层分化加速,而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教育、引导、服务不同诉求群众的能力不足,导致其认同感、归属感不强。三是利益分配方式更多元了,但凝聚群众的能力还不够。由于群众诉求的多元化,必然导致利益分配方式的多元化,尤其是在村级民主决策、村企矛盾、征地拆迁、社区服务、就业保障等方面更为突出。但基层组织动员能力弱化,协调各方利益矛盾时手段单一、观念陈旧,有时甚至办好事得不到好效果。

  作为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先行者和引领者,梧桐新区面临的瓶颈和问题,决不能成为未来发展中绕不开、躲不过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因此,我们在举措路径上搞创新,在成果实效上求突破,使社会治理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新区建设成果更好地惠及千家万户。

  (一)以综治责任体系为根本,立体化夯实综治基层基础工作

  以综治“三基建设”为引领,层层夯实综治基层基础,层层落实综治工作责任,为维护基层平安、稳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工作保障和能力保障。

  一是明确综治工作责任体系。按照全国综治工作创新南昌会议、全国综治中心建设报告视频会议、全国“雪亮工程”建设推进会议精神要求,我们吸取了“枫桥经验”,全方位、高规格构建“1+10”综治工作体系,“1”就是按照规范化标准建设的综治中心,由党委副书记兼任综治中心主任,1名副科级干部任专职副主任,明确7名专职工作人员,高标准配置综治办公场所,60项版面制度全部上墙,下辖综合治理大队,配备队员22名,巡逻摩托10辆、巡逻车3辆,落实综治经费25万元。“10”就是内设综合协调办公室、监控研判室、矛盾纠纷调处室、网格化管理办公室、片村联调室、村情研判室等10个功能室,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具体主抓社会治理工作。在“1+10”工作体系架构下,梧桐新区划分为103个网格,其中村和社区网格39个,企业网格64个,明确网格长、网格协管员、监督员、宣传员、警务员和信息采集员618名,从横向到边和纵向到底两个方面层层压实综治责任。横向到边,就是以网格长和网格员为主体,通过开展社会治安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这一基础性综治工作,用横扫千军之势排查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纵向到底,就是以镇、村(社区)两级综治组织为主体,对综治基层基础工作由镇党委书记亲自抓,镇长统筹协调,党委副书记带领“1+10”工作机构具体抓,班子成员包片抓,各站所、各村(社区)“一把手”直接抓,用立体化综治工作和责任体系确保平安稳定。

  二是建立“五联”大调解责任机制。针对梧桐新区城镇化程度较高、居民居住较为集中等特点,进一步加大责任机制创新力度,将20个村(社区)划分为5个片区,建立了包村干部、“两委”主干、民情调解员定期研判和以片为单位进行感情联谊、机制联防、力量联动、处理联调、问题联治的“五联”机制。感情联谊:通过每年的文化艺术节以及其他各种活动,加深了各村尤其是相邻各片区村民的感情,而且让他们懂得了梧桐镇作为一个整体,充分认识团结的重要意义;治安联防:镇、村分别建立巡防队伍,每日开展联合巡防;力量联动:通过新区“智慧梧桐”平台的视频监控系统,各村新区、主干道路、商业社区的视线尽收眼底,治安情况一目了然,有紧急事情全体联动,快速出击,防范于未然;处理联调:实行矛盾纠纷统一受理、统一分流、片村联调、统一督办、统一归档;问题联治:根据社会治安形势和上级要求,协同相关部门开展扫黑除恶、禁毒、禁赌、反邪教等专项整治;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教育等多种手段调处矛盾,解决问题,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片,重大事项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确保所有综治问题都能在制度框架内找到解决的途径、依据和办法。

  三是狠抓综治责任落实。从严落实《孝义市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规定实施细则》规定,扭住问题发生、发现、化解、稳控、处置、督查、问责等关键环节不放松,抓住通报批评、约谈、挂牌督办、重点管理、一票否决等综治惩戒措施不动摇,对因决策失误损害群众利益,导致治安事项发生,以及对苗头性治安问题发生、报告、处置不及时,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者、主要领导责任者、重要领导责任者视情节给予问责;对综治工作中出现的重特大事件,实行严格的责任倒查,依法依纪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截至目前,共对5个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3名科级干部进行约谈,党政纪处分21人。

  (二)以创新社会治理为重点,精细化推进综治基层基础工作

  一是创新内涵,网格管理治隐患。根据“地理布局、区域属性、人员相熟、便于管理”的原则,划分出39个大网格,64个企业小网格,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设岗定责,为每名大网格长配备一台手机专用收集,实时采集、上报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做到全面监控、及时处置。企业网格落实“六定”措施。1、定责任区域。明确每一个企业网格具体监管的对象和范围。2、定责任人。明确每一个企业网格的负责人员。3、定监管任务:明确每一个企业网格年度、季度和月度的监督检查(巡查)数量、内容和检查(巡查)频次。4、定处置流程:明确企业网格内对本级发现或下级网格报送的事故隐患的处置程序。5、定信息报送方法:企业网格随时发现重大问题随时报送大网格长,平常采用“月报月送”,以事故隐患月查月报表的形式,每月一次向镇级网格报送巡查工作开展情况,同步实时输入到孝义市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系统。对巡查中发现的难以当场整改的事故隐患在劝阻的基础上,应及时向镇级网格报告,并填写《村级网格事故隐患报告单》。6、定应急预案:镇级网格均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落实人员、装备、物资,强化演练,快速、妥善处置事故。通过对每一个企业网格落实“六定”措施,努力实现“企业网格化管理工作规范有序”的运行目标。

  2017年1—6月份,共上报事件4038件,有效处置事件数3800余件。同时,优化、拓宽网格设置,将各类社会单位,特别是将企业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每个企业都建立了村企矛盾联调室,大型企业按照80—100名保安和400万元经费标准予以落实,小型企业按照10—30名保安和100万元经费标准予以落实。截至目前,梧桐新区共调解村企矛盾纠纷296件,没有发生重特大恶性案件、重大群体性事件和个人极端事件。

  二是创新模式,便民服务解民忧。根据“变楼上为楼下、变分散为集中、变封闭为开放”的原则,开展镇、村两个“三集中”便民服务管理新模式,即:镇级事务“三集中”:所有驻镇站所的办公场所向镇综合服务大楼集中、服务事项向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公共服务单位办公集中;村级事务“三集中”:便民服务大厅实施村级便民代办点集中、村级公章管理集中、村会计和计生助理员办公集中。通过开展两个“三集中”,实现了“一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畅通了民意、连接了民情、赢得了民心,创造出了综治便民服务在基层的社会治理新模式。以户籍制度改革为契机,由派出所建立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将各类人员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开启流动人口管理新模式,保障流动人口在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与本地居民享受同等无差别待遇,促进人口在城乡间自由流动。

  三是创新机制,“五议两公开”解心结。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紧张,两委班子不团结、矛盾多发等问题,从根本上讲就是村务、财务不公开、不透明,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不够所引发。为有效化解此类矛盾纠纷,梧桐新区严格落实“五议两公开”制度,打破了以往村内大小事务“不公开、不民主”都由村干部“说了算”的惯例,减少了村干部因情况掌握不全面、考虑不周到、急功近利或者带有私心等原因引起的群众不满。农村党员群众在充分享有发言权、参与权和建议权的同时,也成为了决策的最佳宣传员、推动员和协调员。这样一来,不仅给了群众一个明白,还了干部一个清白,用解心结的方式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而且进一步正风肃纪,推动了农村组织的建设和干部的廉洁发展,得到群众普遍认可。

  (三)以“智慧梧桐”平台为支撑,信息化管理综治基层基础工作

  投资700余万元建立“智慧梧桐”信息平台,集警用地理信息平台、视频监控系统、卫星定位系统、数字图传、网格GIS地图、电台等信息化手段于一体,直观可视化展示辖区所有人口居住信息,不断加强以“智慧梧桐”平台为支撑的综治基层基础工作信息化管理。

  一是综治功能全面集中。实行综治、司法、信访、公安、检察五位一体办公模式,形成集中高效的工作机制。特别是按照“四个一”模式和“六联”机制相关要求,统一受理群众来访、统一组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统一组织开展平安建设,形成了党政领导、中心牵头、部门协调、村居联动、群众参与的联勤联动综治工作格局。

  二是视频监控全面覆盖。根据“雪亮工程”建设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打造“智慧梧桐”这个目标,以构建社会动态监控系统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平安梧桐视频管理机制,增强治安防控综合能力。先后在镇域内各个路口、重点区域安装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终端630个,安装高清卡口系统375套,高清摄像系统121套,覆盖率达100%,实现了24小时全方位无死角巡查监控。强化“智慧梧桐”功能应用,实时掌握各级巡逻力量分布、工作状态和运行轨迹,依托大数据开展情报信息综合研判,及时调整巡控重点和警力投向,实行“点对点”精确指挥,确保第一时间出警、第一时间处置,为建设平安梧桐提供了强大的科技保障。

  梧桐新区在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的大发展环境下,面对征地拆迁、村企纠纷等矛盾,流动人口、治安防控等治理难点,先行先试,敢闯敢干,从强化综治基层基础,创新社会治理的角度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为全市的综治工作做了表率,立了标杆,创造出了可复制、可借鉴的蓝图和范本。

  启示一:综治“1+10”模式创新工作责任体系。“1+10”模式的提出和实行,不仅是落实省委、吕梁市委政法委关于综治中心和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的有力抓手,而且进一步细化了分工,明确了责任,成为解决社会矛盾,维护平安稳定的有效载体。例如片村联调,既没有镇一级的大而全,也没有村一级的小而杂,而是连村成片,连片成区,利用5个片区中村与村地理相近,人员感情相熟,机制互联相通,力量联防互动的优势,既保证从各个环节防范化解矛盾纠纷,又将责任层层分解压实在基层干部头上,成为梧桐新区矛调工作的创新之举。又如村情研判,将分析研判工作一竿子插到底,把责任直接落实到最基层的村级组织,将各种矛盾问题和风险隐患的排查发现、整治化解提前了一大步,用“接地气”的方式把“问题发现、解决、处置、稳控在基层”的工作要求直接变为现实。实践证明,综治“1+10”体系是符合基层社会治理实际的有效模式。

  启示二:两个“三集中”直接便民服务。孝义市市民服务中心是我市近年来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智慧城市、实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最新成果,代表着市委、市政府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社会,推进权力高效、科学、廉洁运行的能力和水平。梧桐新区的两个“三集中”,是市委、市政府便民为民决策在基层的延伸和发展,是保障梧桐大发展、大建设、大平安、大稳定的基石。例如村级公章管理集中的实行,不仅规范了公章的使用,加强了权力运行的监督,杜绝了暗箱操作、假公济私、厚此薄彼所带来的违纪问题

  和不稳定因素,而且消除了群众对村干部的误解,为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办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实践证明,两个“三集中”是社会治理从单纯治理向治理服务并重转变的有效方式。

  启示三:“智慧梧桐”示范引领全市综治信息化建设。“智慧梧桐”信息平台不仅是“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技术”、“综治工作与基础数据”、“网格+网络”、“管理+服务”互联互动、相互作用的有机产物,也是社会治理与党群互动的有效载体。“智慧梧桐”信息平台的建设运行,不仅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实现了“网格化”管理模式向“网格+网络”治理模式的转型升级与优化深化,而且也实现了从“管理”到“治理”的质的飞跃,更是实现了社会治理模式从“平面”走向“立体”。实践证明,信息化是提升社会治理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

  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凤凰在古时喻指君王对人才的渴求,今时就是人民群众对平安稳定的期盼。我们将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对标先进、争创一流,积小安为大安,集众安为平安,以优异成绩创造梧桐综治新局面!

篇四:枫桥经验典型经验材料街道

  

  继承发展“枫桥经验”典型经验

  半坡乡继承发展“枫桥经验”典型经验

  以来,半坡乡把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作为贯穿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的主线,正确处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就地解决问题的基本精神不动摇,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在农村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助推社会治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和一贯追求。对党的基层组织来说,最好的载体和抓手就是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服务上来,实现民心在基层聚集、资源在基层整合、问题在基层解决、服务在基层拓展。XXX、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治理工作,按照“配强配齐人员,强化基础工作”的要求,设立以党组织领导的1个乡级综治中心和9个村级综治中心。不断扩大党组织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构建乡村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就有党员的作用,就有党组织的服务。党组织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搞好服务。在各党组织的管理下,按照“有利于村民自治、有利于综合治理、1社会稳定事情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高度重视对突出矛盾和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在常规排查与重点排查的基础上,对全乡的维稳形势举行分析研判、安排摆设抓落实。

  二)绷紧安全弦,构筑防控体系

  以派出所为主体,积极深化“严打整治,坚持打防联合,构筑防控体系”,出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次序。本年我们充分调整了近200人的义务巡查队伍,完善了群众性义务巡防“红袖标”工程,对1条街的电子监控系统、3个治安卡口、8个道口举行技术完善,对4个行政村警务室和2个黉舍警务室举行了规范化运作,全乡“人、技、物”三位一体,治安防范事情得到进一步增强,重点整治黉舍周边环境,成立校园安全事情领导小组,增强黉舍治安保卫事情,政府抽调责任心较强的三名机关干部会同派出所干警增强黉舍上、放学期间值班保卫,确保校园周边环境的安全。

  三、换位思考、诚心折务,真正博得民心民意

  我们坚持把人当亲人,时刻想着如果我们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样,用真情实意博得人的信任和理解。一是真心。对人真

  心接受、耐心倾听,不先入为主、不抵触排斥。对人的意见不论公道不公道,情绪激烈不激烈,语言好听欠好听,都做到耐心听取,公道劝导。半坡乡班独村班独小组联名向乡政

  3半坡乡充分发挥法律人材聚集效应,广泛利用现代媒介传播效应,精准辨认普法重点人群,增强普法阵地建设,积极整合普法资源开展普法宣传,营造浓厚的乡村法治氛围。

  一是聚合资源宣法。充分发挥政法系统法律资源优势,借助法律顾问平台优势,深入各村通过法律免费咨询、送法进村入户、举行普法讲座等形式,充分开展人民调解员培训、法制副校长进校园授课活动。充分利用微信、微博、露天电视、大喇叭等媒体为广大居民提供优质法治信息。

  二是重点人群送法。在重要节假日期间,利用普法重要节点,结合脱贫攻坚中心工作面向全乡贫困户家庭、留守老人和妇女儿童等各类弱势群体开展送法普法活动。

  三是普法阵地育法。利用各种资源,积极培育创建一批以法治文化元素为主要基调的平安法治村组、平安法治单位、平安法治科室等法治文化阵地,抓好孩子法治、德治教育,上好

  每一节德治课,培养优秀法治与道德师资队伍,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尊法、学法、用法、守法的意识。

  下一步,半坡将以枫桥经验与半坡实践相联合,紧紧联系群众,在朝为民,注意创新,把事情做好做优,让枫桥经验能够在半坡连续发挥光芒,满意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社会治理新需求,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篇五:枫桥经验典型经验材料街道

  

  某区新时代“枫桥经验”典型经验材料

  枫桥经验”典型经验材料

  XX区作为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和标杆,梧桐新区按照产业、人口、土地、社会、农村“五位一体”的城镇化总要求,提出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两化互动”,生活新区、工业园区“两区共建”的发展理念,高标准建成了总投资35亿元、占地1500亩、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的生活新区,6500户2.3万人顺利入住;高起点规划建设了总投资500亿元的梧桐煤化工园区,已入驻规模以上企业64户,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实现157.87亿元。

  但是,梧桐新区的快速发展和高速运行所带来的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经济利益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也使社会治理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凸显,社会治理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一是人口更密集了,但服务群众的力量还不足。随着居民大量入住新区,逐步实现了农村向社区转变,农民向居民转变,其维护自身利益和民主权利的意识也随之提高。作为单纯管理模式的乡村传统社会治理方式,力量分散,服务缺位,在组织、制度等方面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二是诉求更多样了,但引导群众本领还不强。伴随着企业向园区集聚,各种生产要素的重新整合,使得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社会阶层分化加速,而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教育、引导、服务不同诉求群众的能力不足,导致其认同感、归属感不强。三是利益分配方式更多元了,但凝聚群众的能力还不够。由于群众诉求的多元化,必然导致利益分配方式的多元化,尤其是在村级民主决策、村企矛盾、征地拆迁、社区服务、就业保障等方面更为突出。但基层组织动员能力弱化,协调各方利益矛盾时手段单一、观念陈旧,有时甚至办好事得不到好效果。

  作为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先行者和引领者,梧桐新区面临的瓶颈和问题,决不能成为未来发展中绕不开、躲不过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因此,我们在举措路径上搞创新,在成果实效上求突破,使社会治理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新区建设成果更好地惠及千家万户。

  (一)以综治责任体系为根本,立体化夯实综治基层基础工作

  以综治“三基建设”为引领,层层夯实综治基层基础,层层落实综治工作责任,为维护基层平安、稳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工作保障和能力保障。

  一是明确综治工作责任体系。按照全国综治工作创新南昌会议、全国综治中心建设报告视频会议、全国“雪亮工程”建设推进会议精神要求,我们吸取了“枫桥经验”,全方位、高规格构建“1+10”综治工作体系,“1”就是按照规范化标准建设的综治中心,由党委副书记兼任综治中心主任,1名副科级干部任专职副主任,明确7名专职工作人员,高标准配置综治办公场所,60项版面制度全部上墙,下辖综合治理大队,配备队员22名,巡逻摩托10辆、巡逻车3辆,落实综治经费25万元。“10”就是内设综合协调办公室、监控研判室、矛盾纠纷调处室、网格化管理办公室、片村联调室、村情研判室等10个功能室,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具体主抓社会治理工作。在“1+10”工作体系架构下,梧桐新区划分为103个网格,其中村和社区网格39个,企业网格64个,明确网格长、网格协管员、监督员、宣传员、警务员和信息采集员618名,从横向到边和纵向到底两个方面层层压实综治责任。横向到边,就是以网格长和网格员为主体,通过开展社会治安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这一基础性综治工作,用横扫千军之势排查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纵向到底,就是以镇、村(社区)两级综治组织为主体,对综治基层基础工作由镇党委书记亲自抓,镇长统筹协调,党委副书记带领“1+10”工作机构具体抓,班子成员包片抓,各站所、各村(社区)“一把手”直接抓,用立体化综治工作和责任体系确保平安稳定。

  二是建立“五联”大调解责任机制。针对梧桐新区城镇化程度较高、居民居住较为集中等特点,进一步加大责任机制创新力度,将20个村(社区)划分为5个片区,建立了包村干部、“两委”主干、民情调解员定期研判和以片为单位进行感情联谊、机制联防、力量联动、处理联调、问题联治的“五联”机制。感情联谊:通过每年的文化艺术节以及其他各种活动,加深了各村尤其是相邻各片区村民的感情,而且让他们懂得了梧桐镇作为一个整体,充分认识团结的重要意义;治安联防:镇、村分别建立巡防队伍,每日开展联合巡防;力量联动:通过新区“智慧梧桐”平台的视频监控系统,各村新区、主干道路、商业社区的视线尽收眼底,治安情况一目了然,有紧急事情全体联动,快速出击,防范于未然;处理联调:实行矛盾纠纷统一受理、统一分流、片村联调、统一督办、统一归档;问题联治:根据社会治安形势和上级要求,协同相关部门开展扫黑除恶、禁毒、禁赌、反邪教等专项整治;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教育等多种手段调处矛盾,解决问题,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片,重大事项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确保所有综治问题都能在制度框架内找到解决的途径、依据和办法。

  三是狠抓综治责任落实。从严落实《孝义市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规定实施细则》规定,扭住问题发生、发现、化解、稳控、处置、督查、问责等关键环节不放松,抓住通报批评、约谈、挂牌督办、重点管理、一票否决等综治惩戒措施不动摇,对因决策失误损害群众利益,导致治安事项发生,以及对苗头性治安问题发生、报告、处置不及时,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者、主要领导责任者、重要领导责任者视情节给予问责;对综治工作中出现的重特大事件,实行严格的责任倒查,依法依纪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截至目前,共对5个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3名科级干部进行约谈,党政纪处分21人。

  (二)以创新社会治理为重点,精细化推进综治基层基础工作

  一是创新内涵,网格管理治隐患。根据“地理布局、区域属性、人员相熟、便于管理”的原则,划分出39个大网格,64个企业小网格,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设岗定责,为每名大网格长配备一台手机专用收集,实时采集、上报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做到全面监控、及时处置。企业网格落实“六定”措施。1、定责任区域。明确每一个企业网格具体监管的对象和范围。2、定责任人。明确每一个企业网格的负责人员。3、定监管任务:明确每一个企业网格年度、季度和月度的监督检查(巡查)数量、内容和检查(巡查)频次。4、定处置流程:明确企业网格内对本级发现或下级网格报送的事故隐患的处置程序。5、定信息报送方法:企业网格随时发现重大问题随时报送大网格长,平常采用“月报月送”,以事故隐患月查月报表的形式,每月一次向镇级网格报送巡查工作开展情况,同步实时输入到孝义市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系统。对巡查中发现的难以当场整改的事故隐患在劝阻的基础上,应及时向镇级网格报告,并填写《村级网格事故隐患报告单》。6、定应急预案:镇级网格均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落实人员、装备、物资,强化演练,快速、妥善处置事故。通过对每一个企业网格落实“六定”措施,努力实现“企业网格化管理工作规范有序”的运行目标。

  2017年1—6月份,共上报事件4038件,有效处置事件数3800余件。同时,优化、拓宽网格设置,将各类社会单位,特别是将企业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每个企业都建立了村企矛盾联调室,大型企业按照80—100名保安和400万元经费标准予以落实,小型企业按照10—30名保安和100万元经费标准予以落实。截至目前,梧桐新区共调解村企矛盾纠纷296件,没有发生重特大恶性案件、重大群体性事件和个人极端事件。

  二是创新模式,便民服务解民忧。根据“变楼上为楼下、变分散为集中、变封闭为开放”的原则,开展镇、村两个“三集中”便民服务管理新模式,即:镇级事务“三集中”:所有驻镇站所的办公场所向镇综合服务大楼集中、服务事项向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公共服务单位办公集中;村级事务“三集中”:便民服务大厅实施村级便民代办点集中、村级公章管理集中、村会计和计生助理员办公集中。通过开展两个“三集中”,实现了“一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畅通了民意、连接了民情、赢得了民心,创造出了综治便民服务在基层的社会治理新模式。以户籍制度改革为契机,由派出所建立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将各类人员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开启流动人口管理新模式,保障流动人口在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与本地居民享受同等无差别待遇,促进人口在城乡间自由流动。

  三是创新机制,“五议两公开”解心结。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紧张,两委班子不团结、矛盾多发等问题,从根本上讲就是村务、财务不公开、不透明,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不够所引发。为有效化解此类矛盾纠纷,梧桐新区严格落实“五议两公开”制度,打破了以往村内大小事务“不公开、不民主”都由村干部“说了算”的惯例,减少了村干部因情况掌握不全面、考虑不周到、急功近利或者带有私心等原因引起的群众不满。农村党员群众在充分享有发言权、参与权和建议权的同时,也成为了决策的最佳宣传员、推动员和协调员。这样一来,不仅给了群众一个明白,还了干部一个清白,用解心结的方式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而且进一步正风肃纪,推动了农村组织的建设和干部的廉洁发展,得到群众普遍认可。

  (三)以“智慧梧桐”平台为支撑,信息化管理综治基层基础工作

  投资700余万元建立“智慧梧桐”信息平台,集警用地理信息平台、视频监控系统、卫星定位系统、数字图传、网格GIS地图、电台等信息化手段于一体,直观可视化展示辖区所有人口居住信息,不断加强以“智慧梧桐”平台为支撑的综治基层基础工作信息化管理。

  一是综治功能全面集中。实行综治、司法、信访、公安、检察五位一体办公模式,形成集中高效的工作机制。特别是按照“四个一”模式和“六联”机制相关要求,统一受理群众来访、统一组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统一组织开展平安建设,形成了党政领导、中心牵头、部门协调、村居联动、群众参与的联勤联动综治工作格局。

  二是视频监控全面覆盖。根据“雪亮工程”建设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打造“智慧梧桐”这个目标,以构建社会动态监控系统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平安梧桐视频管理机制,增强治安防控综合能力。先后在镇域内各个路口、重点区域安装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终端630个,安装高清卡口系统375套,高清摄像系统121套,覆盖率达100%,实现了24小时全方位无死角巡查监控。强化“智慧梧桐”功能应用,实时掌握各级巡逻力量分布、工作状态和运行轨迹,依托大数据开展情报信息综合研判,及时调整巡控重点和警力投向,实行“点对点”精确指挥,确保第一时间出警、第一时间处置,为建设平安梧桐提供了强大的科技保障。

  梧桐新区在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的大发展环境下,面对征地拆迁、村企纠纷等矛盾,流动人口、治安防控等治理难点,先行先试,敢闯敢干,从强化综治基层基础,创新社会治理的角度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为全市的综治工作做了表率,立了标杆,创造出了可复制、可借鉴的蓝图和范本。

  启示一:综治“1+10”模式创新工作责任体系。“1+10”模式的提出和实行,不仅是落实省委、吕梁市委政法委关于综治中心和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的有力抓手,而且进一步细化了分工,明确了责任,成为解决社会矛盾,维护平安稳定的有效载体。例如片村联调,既没有镇一级的大而全,也没有村一级的小而杂,而是连村成片,连片成区,利用5个片区中村与村地理相近,人员感情相熟,机制互联相通,力量联防互动的优势,既保证从各个环节防范化解矛盾纠纷,又将责任层层分解压实在基层干部头上,成为梧桐新区矛调工作的创新之举。又如村情研判,将分析研判工作一竿子插到底,把责任直接落实到最基层的村级组织,将各种矛盾问题和风险隐患的排查发现、整治化解提前了一大步,用“接地气”的方式把“问题发现、解决、处置、稳控在基层”的工作要求直接变为现实。实践证明,综治“1+10”体系是符合基层社会治理实际的有效模式。

  启示二:两个“三集中”直接便民服务。孝义市市民服务中心是我市近年来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智慧城市、实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最新成果,代表着市委、市政府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社会,推进权力高效、科学、廉洁运行的能力和水平。梧桐新区的两个“三集中”,是市委、市政府便民为民决策在基层的延伸和发展,是保障梧桐大发展、大建设、大平安、大稳定的基石。例如村级公章管理集中的实行,不仅规范了公章的使用,加强了权力运行的监督,杜绝了暗箱操作、假公济私、厚此薄彼所带来的违纪问题

  和不稳定因素,而且消除了群众对村干部的误解,为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办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实践证明,两个“三集中”是社会治理从单纯治理向治理服务并重转变的有效方式。

  启示三:“智慧梧桐”示范引领全市综治信息化建设。“智慧梧桐”信息平台不仅是“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技术”、“综治工作与基础数据”、“网格+网络”、“管理+服务”互联互动、相互作用的有机产物,也是社会治理与党群互动的有效载体。“智慧梧桐”信息平台的建设运行,不仅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实现了“网格化”管理模式向“网格+网络”治理模式的转型升级与优化深化,而且也实现了从“管理”到“治理”的质的飞跃,更是实现了社会治理模式从“平面”走向“立体”。实践证明,信息化是提升社会治理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

  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凤凰在古时喻指君王对人才的渴求,今时就是人民群众对平安稳定的期盼。我们将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对标先进、争创一流,积小安为大安,集众安为平安,以优异成绩创造梧桐综治新局面!

篇六:枫桥经验典型经验材料街道

  

  枫桥经验

  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为此,1963年毛泽东同志就曾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枫桥经验”由此成为全国政法战线一个脍炙人口的典型。之后,“枫桥经验”得到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枫桥新经验,成为新时期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典范。

  枫桥镇面积165平方公里、人口9.6万、下辖28个行政村,现有各类工业企业7646家,从业人员4万多人,服饰产业已形成产业群,享有“中国服饰名品之乡”的美誉。

  1.“枫桥经验”之一“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化解矛盾是“枫桥经验”的核心内容。在枫桥镇的所有村里,以村两委会为核心,建立了综治工作网络,支委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村两委干部联系村民代表,村民代表联系农户。一旦农户发生矛盾纠纷,村民代表立即赶到,无法调处的,再报村两委会,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状态。

  1)机构设置

  综合治理工作委员会是“枫桥经验”网络的中枢,由镇党委书记担任主任。下设综治中心,主任是政法副书记兼任,同时设有专职常务副主任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而镇里的法庭、派出所、人武部负责人则兼任副主任。近年来综治中心已发展为集综治、司法、信访、调解、警务、流动人口、安全管理、应急管理、土地管理、劳动管理、社区矫正、反邪教等12项职能于一身,一旦群众有了纠纷来到中心,则通过窗口先接待,再由窗口按问题的性质进行分解,发放到调解委、信访办、维权办、司法所、警务室等相应机构进行处置。

  枫桥全镇设有5个社区综治工作分中心,并普遍在村和企业中分设综治工作组,正副组长由村支书、村委会主任或企业负责人兼任,主抓治安、1/51调解工作。每个村里都有镇里下派的联村干部对各类矛盾的排解进行适当的指导。各村均设有调解组织和维持治安的巡防队、护村队等民间组织,由村民志愿参与。同时,遍布各村的信息员帮助综治机构了解、掌握民间信息,尤其是矛盾纠纷等事关稳定的各类信息。一旦信息员将相关情况反映上去,村、镇综治相关机构立即启动化解纠纷的工作程序,防患于未然。

  2)工作机制

  枫桥已经初步建立了有效的预防和化解矛盾的工作机制。这套工作机制为:组织建设走在工作前,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

  组织建设走在工作前,保证预防化解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理。枫桥镇的村、企业层层建立了治保调解组织,全镇现有152个治调组织,608名治调人员,还有一支155人的治安信息员队伍。

  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建立一个反应灵敏、能及时发现矛盾纠纷的预警体系。镇党委、政府两个月召开一次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分析预测社会治安、不安定因素和矛盾纠纷的特点规律。

  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努力减少矛盾,尽可能避免纠纷。抓好与农民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问题,抓好重点季节的预防工作。每年“双夏”大忙季节来临前,村干部都要集体检查一遍电线、沟渠、机耕路和山塘水库,该修补的及早修补,该抢建的及早抢建,防止村民因争水、争电、争路发生矛盾和冲突。

  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力争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

  3)矛盾预防

  “事前工作制”另外的一个内容是预测工作。村里每月两次摸查辖区中的矛盾纠纷等不稳定因素,主要通过生活在群众中的信息员来了解情况。因为每个村民小组都有信息员,所以信息收集还是比较全面的,涉及可能影响稳定的情况一般都能及时掌握。通过这些例行工作,主要对三类信息进行重点梳理:可能引发纠纷的民间矛盾;未曾激化但已有的纠纷;调解中的矛盾纠纷。摸查到的信息分级汇总到综治中心,综治中心再对这些信息在月底的例会中进行探讨分析,确定解决纠纷的方案,并布置落实下去。2/52正是有了这一个工作机制,枫桥镇及各村对辖区内的矛盾纠纷信息洞若观火,能够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4)矛盾化解

  调解是事前工作制关键的一项内容,由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种方式组成。人民调解在镇村两级都设有机构,其中镇和分中心有专职调解员,而村里则主要由村干部以及一些声望较高的村民作为兼职调解员。普通的矛盾纠纷先在村里进行调解,不成再由综治分中心调解,还是调解不成的话则再到镇里进行调解。

  如果镇调解中心的调解仍然不能使纠纷双方达成一致,则通过镇综治中心可能转入行政调解途径。枫桥镇的行政调解主要通过分类调处的方法来开展。因为综治中心下辖14个成员单位,所以中心按照纠纷的性质和涉及的部门将纠纷转交给相关的部门如土管、劳动等进行解决。

  关于司法调解,枫桥镇也有独特的经验。如果行政调解还不能化解纠纷,综治中心就会告知村民通过法律程序去解决矛盾,即诉讼。实际上纠纷虽然到了法庭,但纠纷进入的并不仅仅是狭义的诉讼程序,因为枫桥法庭首创了“四环调解工作指导法”来引导村民正确地打官司,即:“抓住诉前环节,进行普遍指导;抓住诉时环节,实行跟踪指导;抓住诉中环节,进行个别指导;抓住诉后环节,进行案例指导”,实现了法院审判与人民调解的有机结合、良性互动。

  2.“枫桥经验”之二:帮扶刑满释放人员

  根据枫桥司法所提供的资料,其社区矫正的执行主体有5个,即社区司法员、社区民警、驻村指导员、村责任人、矫正对象的监护人。5个执行主体各有其具体的职责。

  枫桥在社区矫正实践中总结了“5+1”的监管模式。所谓“5”是负责监督、管理、考察和帮助教育矫正对象的人员的代码,而“1”则是指代矫正对象本人。枫桥镇有5个管理处,84个行政村。但并非每一行政村都各有一名社区司法员、社区民警及驻村指导员,而只是在镇内的五个管理处,也即后文提及的工作站才有若干社区司法员、社区民警及驻村指导员。

  3/533.“枫桥经验”之三:外来务工人员管理新模式

  随着经济发展,枫桥镇还针对外来务工人员推出新的管理模式,统一为外来员工解决住房和子女入学等问题,每年还评比“十佳外来优秀青年”,授予中高级人才以“荣誉镇民”称号。

  为了让外来建设者安心,更好地融入当地的社会生活,店口镇认真构建就业保障机制、生活保障机制,开展培训、宣传、法律咨询、劳动就业介绍、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等工作。“外来建设者爱心服务一证通”工程,让众多的外来建设者享受到就医、就学等多种优惠和便利服务,使他们充分享受到建设成果。

  4.经验”之四:土地执法监察网格化管理

  28个行政村,1108个网格,覆盖了乡村田间地头。

  枫桥的土地执法监察网格化分为三级,呈“金字塔形”。诸暨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钱光枫桥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综合治理网络,将全镇划分为镇南、镇中、镇东三个单元网格,每个单元网格设立2至3名土管员为责任人;每个土管员根据联村分工再划分2至7个行政村为一个网格,每个行政村网格代表村两委会全体成员,一般由6至11名人员组成;行政村网格分支为村民代表网格,根据各村情况不同,村民代表人数由33名到47名不等。村民代表网格最后细分到农户网格,每个村民代表平均联系22户农户左右。

  4/54在网格管理结构上,枫桥设置了三级网格责任主体。第一级是镇网格化管理小组,其主要职责是对全镇土地执法监管处置的统筹指导、综合协调;第二级是联片土管员,其主要职责是负责行政村两委会干部反映的涉土矛盾纠纷及时调查处理,对难以处理的疑难复杂案件,及时上报镇网格管理协调小组研究调处;第三级是行政村两委会,其主要职责是收集村民代表所在农户的涉土信息,解决各类涉土矛盾纠纷,并将调处情况书面上报联片土管员。

  (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5/55

篇七:枫桥经验典型经验材料街道

  

  XXX“枫景”别样红

  —XXXX推进枫桥经验谱新篇纪实

  XXX地处XXX主城区、老城区,区位特殊,矛盾多元。企业改制、项目推进、征地拆迁、信访老户等矛盾量大面宽,矛盾纠纷化解难、遗留问题处置难、复工复产任务重。今年来,XXX主动扛起主城担当,坚持最高站位、最强举措、最实作风,积极探索新方法、新途径,着力夯实预防基础,精准化解矛盾,创新枫桥经验,与时俱进推进社会治理,枫桥经验“盆景”纷呈,亮点突出;“枫景”丰硕,百花满园。

  一、坚持“三建”,探索XX路径

  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不断加强制度建设、阵地建设和纠纷排查,全面加强源头预防。

  一是健全制度。印发《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实施方案》,明确22项工作机制、5项运行机制,3大化解平台;强化考核机制,纳入全区综治“平安建设”目标考核,细化5项考核内容,占分值的10%;全面落实重大项目风险评估制度,组织召开风险评估专题会48次,备案风险评估报告248件。

  二是建设阵地。健全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部门街镇调解组织、村(社区)调解委三级纠纷调解体系,成1立专业性调解组织13个,选聘调解员120余名;“XX调解室”享誉全国,“XXX调解室”“XX调解室”“XXX聊天室”常年开展工作,走进千家万户;XXXX、XXXX等纠纷化解示范小区和XXX、XXXX等法德文化阵地多次接受省内外同行考察学习。

  三是建立台账。创新开展“转作风、惠民生、走基层、树形象”活动,2586名机关干部主动深入乡村、街道(社区),访民情、解民忧、纾民困,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时间清单”8538个,化解矛盾纠纷3218件;开展“千名网格、万家服务”社情民意收集化解活动,656名网格员收集各类矛盾纠纷1446个,分解25个责任部门全部办结。人民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18.5万余人通过各种方式纷纷点赞。

  二、坚持“三抓”,促进治理升级

  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置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谋划和推进,有效保障重点工作开展。

  一是抓好涉疫纠纷助防控。疫情期间,广大XXX干部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闻令而动、尽锐出战,以“战时”状态激励,以“战时”要求督促,以顽强作风战斗,共劝散群众聚集XXX余次、集中餐饮XXX余起,劝退冲撞卡点XXX余人次,协助关停茶坊、店铺XXX余家,排查化解涉疫情矛盾纠纷XXXX件。XXXXX、XXXXX等5件重大涉疫纠纷,全面化解。依法公开审理“黄某某妨害公务案”,为XXXX首例涉疫案件,入选全省法院涉新冠疫情典型案例,央视、人2民日报等100余家媒体进行了实时网络直播。

  二是抓好项目纠纷促发展。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实XXX服务经济发展品牌高效保障临江新区建设的实施意见》,落实十大举措,设立“四站一室”一线开展法律服务和纠纷化解工作,XX名XX单位领导和XX名XX干部常年冒酷暑、顶严寒奔波在一线,召开征地拆迁动员会、坝坝会52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06件,处置阻工事件32起,有力保障重大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开展专案处置,XXXXXX、XXXX等一批烂尾楼盘实现有效盘活、复工建设,惠及群众2000余人,工作经验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三是抓好群体纠纷促和谐。采取“政策宣传、个别约谈、分类定策、舆情处置”等4项措施,助力村级建制调整,开展约谈XXX人次,制定安置措施XXX个,妥善处置负面舆情XX件;全力化解全省XXXX和XXX用水用电督办事件,妥善化解XXXX扩建过程涉及群众阻工问题等群体性矛盾纠纷26起。

  三、坚持“三树”,挖掘基层经验

  积极传承发展“枫桥经验”,实现了枫桥经验由“盆景”点缀到“枫景”满园。

  一是培育枫桥政法单位。区法院诉源治理经验受到XXXX高度评价,认为这是新时代对“枫桥经验”的创新发展,成为诉源治理全国先进;XX派出所积极践行“红心、连心、放心、贴心”工作法,“XX守望”“XX邀邀您”“千百十”惠民3警务,架设了通向民心的“XX枫桥”,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XX派出所创建为全省“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二是打造基层治理典范。XXXXX制、XXX法德共治、XXX“XXXX”等多方共促、立体共管、全域共治的基层治理模式百花齐放,姹紫嫣红,被XX委写入基层治理“XXX决定”。

  三是塑造最美法制先锋。XXX获全国XX先进个人、XX获全省政法系统先进个人、XX在XXX比武大赛中斩获XXX牌,展现了中国警察风采、XXX获全国优秀调解员、XXX获“疫情防控-最美逆行者”,一大批先进典型不断涌现,成为全XXXX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资信文档网 www.zihuaxinyuan.cn

Copyright © 2013-2024 . 资信文档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资信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13044534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