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资信文档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尔雅记录了各地区的方言6篇

尔雅记录了各地区的方言6篇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3-04-28 20:20:02 点击: 推荐访问: 党史 活动总结 唱红歌学

篇一:尔雅记录了各地区的方言

  

  四部辞书(上)——同义词典《尔雅》和地域语言词典《方言》(可编辑)

  四部辞书(上)——同义词典《尔雅》和地域语言词典

  《方言》

  四部辞书

  上

  同义词典

  尔雅

  和地域语言词典

  方言。。:薯。

  一

  麓

  余凄霸孥

  汉代先后出现四部重要的语言学著作,即

  初、哉、首、基、肇、祖、元、胎、傲、落、权舆,始也

  尔雅

  《方言

  说文解字

  和

  释名。这四

  林、垂、天、帝、皇、王、后、辟、公、侯

  部书不仅是中国古代语言学中形成最早、流传

  君

  也

  最悠久的著作,而且是我国早期传播学意义上

  印、吾、台、予、朕、身、甫、余、言,我

  的重要著作,为后世诠释学、字词典学、文字

  学、词

  学等方面的研究,作丁奠基和开路的也。

  工作,影响十分深远。

  释言

  是用基本词解释常用词,一组收录

  一、几个词语。如.第一部同义词词典

  《尔雅

  还、复,返也。

  汉代崇尚经学,“训诂”由此兴起。“训诂”

  就是对前人传下来的经典文籍中的古词语进行

  告、谒.请也。

  训释。汉代确立学官,讲授经义,并对经文的格、怀,来也。

  词句进行解释。

  汉书?艺文志

  说:“古文读

  贸、贾,市也。

  应尔雅,故解古今语而可知也。”“尔”是近的释训

  主要解释描摹事物情状

  的词语

  相

  意思,“雅”是正的意思。“读应尔雅”,就是

  当于现代的形容词

  。如:在读古文时应该用当时的规范来解释。《尔雅

  明明、斤斤,察也。

  条条、秩秩,智也。

  的书名正由此而来。但

  尔雅》的作者,至今

  一

  直没有定论。

  穆穆、肃肃,敬也。

  一

  《尔雅

  的内容

  诸诸、便便,辩也。

  尔雅

  按内容排列,共分

  篇:释诂第

  尔雅

  充分体现了工具书的作用。语言

  随

  一

  ,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古今时变、地理差异,释言第二,释训第三,释亲第四,释宫第

  使一些出现在古代文献上的语词无法继续传

  五,释器第六,释乐第七,释天第八,释地第

  九,释丘第十,释山第十一,释水第十二,释

  播,这就需要有一部能适应时间

  变迁的词典。

  “尔雅》以今释古,使古代典籍延续『传播的草第十三,释木第十四,释虫第十五,释鱼第

  十六,释鸟第十七,释兽第十八,释畜第十九。

  生命力。所以,古代士人把

  尔雅

  也列入经

  所收词语和专用名词条,共多个词

  典,称为

  “十三经”之~。

  语。其中

  释诂》

  释言

  和

  释训

  三篇所收

  二

  尔雅

  的贡献

  词语占

  全书的一半。书中词语.除方言俗语

  汉代曾把

  尔雅

  与

  论语

  孟子

  孝

  词外,资料大多取自

  易经

  诗经

  尚书

  经

  等作为士人学习古代文献的基本书。郭璞

  国语》

  论语

  和

  “春秋三传”等。

  在

  “尔雅序

  中说:夫

  《尔雅》者,所以通训诂之指归,叙诗

  释诂

  列举古人所常用的同义词,最后用

  一

  个通语来慨括解释。如:人之兴吟,摁绝代之离词,辩同实而殊号者也。诚九流之津涉,六艺之铃键,学览者之潭奥,天。”这是以天色的变化来命名四时。又

  “春

  撵翰者之华苑也。若乃可以博物不惑,多识于

  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自藏,冬为玄英。”这

  鸟兽草木之名,莫近于

  《尔雅》。

  是以气候的变化来命名四时。“春为发生,夏

  这里指出

  尔雅

  是了解古今词义的参考

  为长赢,秋为收成,冬为安宁。”这又是以作

  物的生长和农事来命名四时。说明古人早已注

  书,记录古代诗嗽吟咏的词语,采集了失传的一

  些语词,辨别同一事物的不同名称。确实是

  意到春夏秋冬的时节变化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弓导受传者研究百家学说和学习

  “六艺”的人.释

  “岁名”

  门书,也是浏览古籍和整理文献的文化宝库。

  古代

  “载”或

  “岁”都表示

  “年”;“夏日

  岁,商日祀,周日年,唐虞日载。”时代变了,叮以帮助人们解决博览万物时的困惑,增加人

  岁名也要改变,白虎通

  说:“所以变易民心,们辨认万物的知识。

  在汉文帝时候,设置有

  尔雅

  博士。

  尔

  革其耳目,以则化也。然则岁名变易,理亦同

  雅

  是古人读经书时的主要参考,或者说是

  此。”说明了名随时移的语言规则。

  尔雅

  又

  记以

  “干”和

  “支”的符号来表示年、月、“五经之故训”,或者说是

  “以释六艺之旨”,都

  的顺序,周而复始。至今我国的农历仍保留着

  说明它是传播经学的工具书。同时,尔稚

  从

  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称之为中国语文学的萌芽

  这种记录农事的方法。

  .释

  “风雨”

  标志,它起着明确符号、阐释概念的作用。而

  且它实际实现着符号系统的语码转换,也对后

  各种自然现象在此得到了充分的关照,被

  先人命以不同的名称。“风”竞有

  种不同的世辞书的编纂起着启导作用。

  称谓:“南风谓之凯风。东风谓之谷风。北风

  三

  《尔雅

  的体例及其思想

  尔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分类综合词典,谓之?风。西风谓之泰风。焚轮谓之颓风。扶

  成书于战国时期,在世界语言学史上也可称是

  摇谓之飙。风与火为庵。迥风为飘。

  出而风

  这类词典中最早的。古印度

  长寿字库

  类似

  为暴。风而雨土为霾。阴而风为噎。”云、雨、我国的《尔雅,它成书在公元

  世纪,比

  尔

  雪、雷、雾、虹也都有特定的命名。现在虽然

  雅

  晚了几百年。尔雅》的收词,除了语文性

  大多数都被废弃,但它们反映了先人对自然现

  的词语外,还有不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

  象的细致观察。

  艺科学的词语,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重视

  关

  。释

  “祭名”

  于

  《尔雅

  的体例及其传播思想,试看

  释天

  祭祀对于先民们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人神互

  的内涵。

  动。

  释天

  中,“祭”分四时,在春夏秋冬各

  释天

  以

  “天”为中心,共叙述了

  个

  有其称,“祭”的内容包括天、地、山、川、星、风等自然物态,还有

  “师祭”“马祭”“大祭”

  方面的内容,所用语词比较细致,所释词语的“又祭”之分。不同的朝代对

  “祭”也有不同的含义均交代得仔细清楚,后来由于时过境迁,这些词或存或废,有增有减,被淘汰或替换掉

  称谓,例如

  “周日绎,商日彤,夏日复胙”。

  的也不少。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感知,尔雅》不仅仅

  .释

  “天”是一部词典,它更蕴含着深厚广博的原始传统

  “天”是

  尔雅?释天

  的中心。“穹、苍

  文化。大约在距今七八千年的古代,华夏先民

  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进入农业文明。岁时和

  苍,天也。”在

  《尔雅》的时代,人们认为

  “天

  形穹隆其色苍苍”。将

  “天”称为

  “穹隆”或者

  自然现象命名之众多,证明农耕民族对自然的“苍苍”,显示了我们祖先对

  “天”的原始认识。

  依赖和特殊的眷恋,“尊天亲地”的思想一直

  流传至今。“祭名”之多,分类之细,充分体现

  .释

  “四时”

  “春为苍天,夏为吴天,秋为曼天,冬为上

  了上古先民的自然崇拜,以及原始的观念。这种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与

  “天命可良”的宗

  俗;适子云攘意之秋也。

  当时扬雄的方言

  尚未完稿,刘歆正在

  教观是如何交融在一起.“执天命而用之”的编纂

  七略》.想一睹此书,但遭到了扬雄的人生都隐伏于

  《释天

  的名称之中。

  二.第一部地理语言学词典

  方言

  拒绝。所以后来刘歆在依

  七略

  而成的汉

  方言

  全名为

  牺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

  书?艺文志》和

  “扬雄传

  中都没有提到

  《方

  言》这本书。

  言》,汉扬雄著。扬雄

  公无前

  年~公元

  扬雄坚持阔奁方言

  年,终于编成

  《方

  年

  字子云,蜀郡成都人。

  汉书?扬雄传

  载:言,但他始终没有拿出来。他在

  答文歆书

  雄,少而好学,不均章句,话通而已。博

  览无所不见,为人简易佚荡;口吃不能剧谈.中记载了采集方言的情况:默而好深湛之思。清净亡

  无

  为,少耆

  嗜

  故天下上计孝廉及内郡卫卒会者,雄常把

  欲;不汲汲于富贵.不成成于贫贱,不修廉隅

  三寸弱翰.赍油素四尺,以问其异语,归即以

  以激名于当世

  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铅摘次之于椠,二十七岁于今

  矣。而语言或交

  晏如也。自有大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

  错相反.方覆论思,详悉集之,燕

  安

  其疑。

  意,虽富贵不事也。顾尝好辞赋。

  扬雄还陈述

  自己编著

  《方言》的目的,闸

  明

  『

  “语文功用”的传播思想:扬雄早年爱好辞赋,模防司马相如

  《子虚》

  不劳戎马高车,令人君坐帷幕之中,知绝

  林》等赋,作

  长杨赋》

  甘泉赋》;后从儒

  学,以为

  “辞赋非贤人材子诗赋之正”,是

  “雕

  遐异俗之语,典流于昆嗣,言列于汉籍,诚雄

  虫篆刻,壮夫不为”;转而研究哲学,仿

  沦

  心所绝极,至精之所想遘也。

  少而不以行立于乡里

  长而不以功显于县

  语

  怍

  法言,份

  易经

  作

  太玄

  。在语

  官,著于帝籍

  但言辞博觅,翰圣为事、诚

  言学方面,仿

  尔雅

  体例,而

  开途径,创

  欲崇而就之,不可以遗,不可以怠。

  著

  方言

  。又继

  仓颁篇

  编成

  训纂篇》。

  这两段话,一方面肯定了编写

  方言

  的扬雄多才多艺,在中同学术史和思想史上具有

  深远影响。

  目的,使失传的民间俗语、方言得以保存,使

  扬雄

  《方言》是我圉方言学的第一部著作。

  统治者超越空阃的阻隔了解民

  情民心。他坚持

  应劭

  风俗通》序说,周秦时代有一种制度,语言记录的真实性,表明自己不为功名的编写

  每年秋收以后农闲季节,就派一些使者,乘着

  态度,但编写中决不能有遗漏,决不能松懈。

  帕轩车,摇着木铎,列各地农村去采嶷诗歌、扬雄认识到文字传播的力量,因此在语文传播

  上抱有非常严肃的态度,这一点在他的法言》

  民谣和方言。采集来的资料,由乡送到邑,由

  邑送到国,最后送呈天子。统治者借此

  解风

  里也有所反映。例如他说:俗民情,达到

  “不出户慵,尽知天

  ”的目的。

  面相之,辞相适,余中心之所欲,通诸人

  但是秦灭时,这类藏于朝廷秘府的资料,几乎

  之嘧嘘者.莫如言。弥纶天下之事,记久明远,全部数失。至汉又重新开始创导方言的采集,著古昔之昏昏,传千里之志态者,莫如书。

  当时蜀郡人严君平

  “财有千言”,扬雄的老师

  意思是说:表情相互交流,言辞相互对应,林闾翁孺也有了整理方言的“梗概之法”.扬

  抒发心中的愿望,沟通人与人之间的阻隔,没

  雄就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

  汉代方言的调查。

  有什么比得上言语。普遍了解世界上的事情,《刘歆与扬雄书

  中说:记载久远的过去,使古代不清楚的事明白起

  诏问三代周秦轩车使者,道人使者,以岁

  来,把遥远之处渺茫的东西传播过来,没有什

  么比得上文字。

  八月巡路,求绝代语、僮谣、歌戏.欲领得其

  他已经看到了言语与文字的不同的传播功

  最目。??今圣朝留心典诰,发精于殊语

  欲

  以验考四方之事,不劳戎马高车之使,坐而侄

  能。所以扬雄不愿意把自己尚未正式定稿的

篇二:尔雅记录了各地区的方言

  

  .-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分)

  1观察思维最重要的窗口是()。

  1.0分

  A、语言

  B、心理活动

  C、大脑

  D、行为

  我的答案:A2下列哪一项是音节文字?()

  1.0分

  A、日语

  B、英语

  C、汉语

  D、韩语

  我的答案:A3()导致语言普遍性的产生。

  1.0分

  A、思维能力

  B、思维方法

  C、思维轨迹

  D、思维模式

  我的答案:A

  .-4非洲智人什么时候开始走出非洲?()

  1.0分

  A、20万年前

  B、13万年前

  C、15万年前

  D、10万年前

  我的答案:A5汉民族的思维模式是()。

  1.0分

  A、悟性

  B、智性

  C、理性

  D、感性

  我的答案:A6下列哪一项不是文字系统的类型?()

  1.0分

  A、字母文字

  B、音节文字

  C、楔形文字

  D、字母音节文字

  我的答案:C7在汉语和傣语的接触中,傣语对汉语的影响首先发生在汉语的()上。

  .-1.0分

  A、语法

  B、词汇

  C、语音

  D、以上各项同时发生

  我的答案:A8语言接触的总趋势是()。

  1.0分

  A、强化

  B、弱化

  C、繁化

  D、简化

  我的答案:D9非洲智人最早移动到哪一大洲?()

  1.0分

  A、北美洲

  B、南美洲

  C、亚洲

  D、澳洲

  我的答案:C10“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是哪位哲学家的名言?()

  1.0分

  .-

  A、庄子

  B、孔子

  C、老子

  D、孟子

  我的答案:C11下列哪一座山是茶马古道经过的山脉?()

  1.0分

  A、邛崃山

  B、太行山

  C、泰山

  D、衡山

  我的答案:A12下列哪一项事物的出现不能标志着智人具有了一定的符号编码能力?()

  1.0分

  A、图画

  B、雕刻

  C、文字

  D、瓷器

  我的答案:D13语言是一个群体的()的记录者。

  1.0分

  A、思维模式

  .-

  B、思维能力

  C、思维方法

  D、思维轨迹

  我的答案:A14汉语中没有虚拟语气属于哪一层语法范畴?()

  1.0分

  A、宽式范畴

  B、严式范畴

  C、零范畴

  D、词组范畴

  我的答案:C15由词演变成词组(例如铁和路都是词,后演变成词语铁路)的过程叫做()。

  1.0分

  A、虚化

  B、语法化

  C、词汇化

  D、组合

  我的答案:C16下列哪一项是人类进化的形态之一?()

  1.0分

  A、山顶洞人

  B、智人

  .-

  C、北京人

  D、元谋人

  我的答案:B17下列哪一部文艺作品涉及到了茶马古道中的中甸地区?()

  1.0分

  A、消失的地平线

  B、红河谷

  C、边城

  D、尘埃落定

  我的答案:A18“语言是有限规则和单位生成的无限句子。”最早出自乔姆斯基的()。

  1.0分

  A、《普通语言学教程》

  B、《语言论》

  C、《句法结构》

  D、《语言文化论》

  我的答案:C19符号活动出现于()。

  1.0分

  A、南猿时期

  B、直立人时期

  C、晚期智人

  .-

  D、早期智人

  我的答案:C20下列语言中哪一种语言的宗族关系最为复杂?()

  1.0分

  A、英语

  B、傣语

  C、汉语

  D、三项一样复杂

  我的答案:C21《逻辑哲学论》的序是谁写的?()

  1.0分

  A、维特根斯坦

  B、洪堡特

  C、布龙菲尔德

  D、罗素

  我的答案:D22()提出了标准欧洲语的概念,认为欧洲人都具有相同的世界图式,各种科学观念都是建立在这个世界图式基础上的。

  1.0分

  A、萨丕尔

  B、沃尔夫

  C、索绪尔

  D、洪堡特

  .-

  我的答案:B23世界上最顽强的东西是()。

  1.0分

  A、病毒

  B、细菌

  C、蛔虫

  D、意念

  我的答案:D24()对我国南方汉语方言的形成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1.0分

  A、语言接触

  B、语言融合

  C、语言分化

  D、母语转换

  我的答案:D25语言自身的()使语言的协和度不断增加。

  1.0分

  A、层级性

  B、模糊性

  C、民族性

  D、自组织性

  我的答案:D

  .-26唐代文成公主进藏的路线与茶马古道相重合的部分是()。

  1.0分

  A、蜀身毒道

  B、远征古道

  C、丝绸之路

  D、唐蕃古道

  我的答案:D27下列哪一项不是思维的层面?()

  1.0分

  A、思维能力

  B、思维方法

  C、思维想象

  D、思维方法

  我的答案:C28保护民族语言的前提是()。

  1.0分

  A、孤立民族语言

  B、田野调查

  C、汉语是全民族的通用语

  D、废除汉语

  我的答案:C29下列哪一项文字对不同的实验对象都有干扰?()

  .-1.0分

  A、英语

  B、汉语

  C、日语

  D、阿拉伯数字

  我的答案:D30智人走出非洲有几条路线?()

  1.0分

  A、B、C、D、我的答案:B31在中西方视觉艺术对比中,汉文化比较重视()。

  1.0分

  A、加色法

  B、透视法

  C、神似

  D、光线和角度

  我的答案:C32北京话音系中声母共有()个。

  1.0分

  .-

  A、1B、1C、2D、21我的答案:D33()的语言学观点既包括语言文化相对论,也包括生成语法。

  1.0分

  A、布龙菲尔德

  B、乔姆斯基

  C、洪堡特

  D、萨丕尔

  我的答案:C34《逻辑哲学论》的序是谁写的?()

  1.0分

  A、维特根斯坦

  B、洪堡特

  C、布龙菲尔德

  D、罗素

  我的答案:D35汉语宽式语形的形成与()密不可分。

  1.0分

  A、语言变异

  .-

  B、语言分化

  C、语言融合

  D、语言接触

  我的答案:D36最早从语言的角度分析悖论原因的是我国的()。

  1.0分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庄子

  我的答案:C37观察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最重要的窗口之一是()。

  1.0分

  A、语言的声音

  B、语言的线条性

  C、语言的层次性

  D、语言的任意性

  我的答案:D38下列哪一种理解模式是汉语的理解模式?()

  1.0分

  A、AB理解模式

  B、上下文理解模式

  .-

  C、内部结构理解模式

  D、以上各项都不是

  我的答案:B39下列哪一条路线不属于茶马古道交通网络中的路线?()

  1.0分

  A、川藏线

  B、滇藏线

  C、新藏线

  D、青藏线

  我的答案:C40方言的形成有几种方式?()

  1.0分

  A、B、C、D、我的答案:B41下列哪一项属于严式语法范畴?()

  1.0分

  A、英语的被动范畴

  B、汉语的被动范畴

  C、汉语的虚拟范畴

  .-

  D、汉语中的“数”范畴

  我的答案:A42()从语义的角度区分了句子的阶层,认为语义悖论可以通过区分对象语言和元语言来解决。

  1.0分

  A、康德尔

  B、塔尔斯基

  C、哥德尔

  D、布拉里?福蒂

  我的答案:B43下列哪一项仪器能够测试眼球看向的不同方向?()

  1.0分

  A、脑电仪

  B、CT

  C、眼动仪

  D、核磁功能共振

  我的答案:D44“每一个人,不管什么语言,都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世界观的承担者。”反应了洪堡特的()观点。

  1.0分

  A、文化相对论

  B、语言共相论

  C、语言自相论

  D、语言相对论

  .-

  我的答案:D45我国古代谁最早提出了语言的任意性原则?()

  1.0分

  A、老子

  B、荀子

  C、孟子

  D、孔子

  我的答案:B46“丝绸之路”在早期的名称是西域道,后来由()提出了“丝绸之路”的名称。

  1.0分

  A、李希霍芬

  B、希区柯克

  C、张骞

  D、唐太宗

  我的答案:A47最早发现最大序数悖论的是德国的()。

  1.0分

  A、康德尔

  B、布拉里?福蒂

  C、塞万提斯

  D、堂吉柯德

  我的答案:A

  .-48下列关于人类起源非洲假说的内容中正确的是()。

  1.0分

  A、能人走出非洲

  B、南猿人走出非洲

  C、元谋人走出非洲

  D、直立人走出非洲

  我的答案:D49在所有语言中,最为高级的语言是()。

  1.0分

  A、汉语

  B、英语

  C、日语

  D、数学

  我的答案:D50旧唐书记载“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于人所资,远近同俗。”这是()行为。

  1.0分

  A、沏茶

  B、品茶

  C、喝茶

  D、侍茶

  我的答案:D二、判断题(题数:50,共

  50.0分)

  .-核磁功能共振可以测试眼球直视的方向。()

  1.0分

  我的答案:

  ×

  2黑猩猩可以说话,具有编码能力,因此它会自动编码。()

  1.0分

  我的答案:

  ×

  3只有双语现象时才会有借代和干扰的发生,干扰往往是母语的影响。()

  1.0分

  我的答案:

  √

  4语言演化最重要的观察角度之一是语言接触。()

  1.0分

  我的答案:

  √

  5Stroop干扰实验证明每个语言都会出现干扰现象,激发语义代码,干扰颜色判断。()

  1.0分

  我的答案:

  √

  6语言具有非常强的存在性。()

  1.0分

  我的答案:

  √

  7悖论包括自言悖论和互言悖论两种。()

  1.0分

  我的答案:

  √

  8语言的自组织性从协和度高的方向向协和度低的方向发展。()

  1.0分

  我的答案:

  ×

  9人类的语言都具有任意性和还原生成能力。()

  1.0分

  我的答案:

  √

  10语言运用就是语言能力的运用。()

  1.0分

  我的答案:

  ×

  11汉语中第三人称的指代对象多依赖上下文确定。()

  1.0分

  我的答案:

  √

  12.-茶马古道主要运送的茶叶是普洱茶。()

  1.0分

  我的答案:

  √

  13康德尔最早公开良序集悖论,也叫最大序数悖论。()

  1.0分

  我的答案:

  ×

  14符号的形式与意义之间没有任何必然联系。()

  1.0分

  我的答案:

  √

  15人类语言学习有一种自然还原能力。()

  1.0分

  我的答案:

  √

  16汉语中有严格形式区分真实条件和虚拟条件,即使上下文提供真实条件和虚拟条件的信息,形式标记也不能省略。()

  1.0分

  我的答案:

  ×

  17声音在短时记忆中没有任何作用。()

  1.0分

  我的答案:

  ×

  18人类起源非洲假说是指人类发源于非洲,然后移动到世界各地。()

  1.0分

  我的答案:

  √

  19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人,在stroop干扰试验中,对于英文数字没有干扰。()

  1.0分

  我的答案:

  ×

  20某一人群的mtDNA变异越大,它的群体演化历史越短。()

  1.0分

  我的答案:

  ×

  21蜜蜂的交际行为没有任意性。()

  1.0分

  我的答案:

  ×

  22在严式语言中,严式语法形式不可以省略。()

  1.0分

  我的答案:

  √

  23.-没有语言能力很难发展自己的智慧,因此智慧与语言之间有绝对的关系。()

  1.0分

  我的答案:

  ×

  24汉语的量词可以省略,但是被动不能省略。()

  1.0分

  我的答案:

  ×

  25人类起源非洲假说为人类的基因和语言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1.0分

  我的答案:

  √

  26在语言接触中,强势语言往往会繁化。()

  1.0分

  我的答案:

  ×

  27黑猩猩可以说话,具有编码能力,因此它会自动编码。()

  1.0分

  我的答案:

  ×

  28在汉语和英语的同辈亲属称谓词中都都有区分的是长幼和性别。()

  1.0分

  我的答案:

  ×

  29虚拟范畴反映了汉民族的思维模式,并体现在汉语中。()

  1.0分

  我的答案:

  ×

  30北京话音系的声母比南昌话音系中声母自组织性低。()

  1.0分

  我的答案:

  √

  31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侧重理科哲学的研究,维特根斯坦则侧重人文哲学的研究。()

  1.0分

  我的答案:

  ×

  32人的行为习惯与人的思维模式、文化模式有关,会在行为中有所表现。()

  1.0分

  我的答案:

  √

  33语言演化最重要的观察角度之一是语言接触。()

  1.0分

  我的答案:

  √

  34.-猿猴的行为最接近人类的行为,智力发达。()

  1.0分

  我的答案:

  ×

  35直立人是语言人,智人不是语言人。()

  1.0分

  我的答案:

  ×

  36汉语各个方言之间有同源关系。()

  1.0分

  我的答案:

  √

  37某一人群的mtDNA变异越大,它的群体演化历史越短。()

  1.0分

  我的答案:

  ×

  38我们看到的口型和听到的语音有差异是因为大脑机制的作用。()

  1.0分

  我的答案:

  √

  39人的所有认知能力都比动物强大。()

  1.0分

  我的答案:

  ×

  40只有双语现象时才会有借代和干扰的发生,干扰往往是母语的影响。()

  1.0分

  我的答案:

  √

  41悖论包括自言悖论和互言悖论两种。()

  1.0分

  我的答案:

  √

  42猿猴的行为最接近人类的行为,智力发达。()

  1.0分

  我的答案:

  ×

  43从儿童智力发展观察,思维能力先于语言,而且可以独立于语言。()

  1.0分

  我的答案:

  √

  44汉文化是一种悟性思维模式。()

  1.0分

  我的答案:

  √

  45.-早期的远征古道只有茶马古道。()

  1.0分

  我的答案:

  ×

  46人的所有认知能力都比动物强大。()

  1.0分

  我的答案:

  ×

  47茶马古道上渡河主要靠船只。()

  1.0分

  我的答案:

  ×

  48语言的分化造成不同人群的思维方式的不同。()

  1.0分

  我的答案:

  √

  49通过英、汉亲属称谓的对比可知,汉族的宗族系统更复杂。()

  1.0分

  我的答案:

  √

  50语言会随着不断与其他语言接触而变得越来越复杂。()

  1.0分

  我的答案:

  ×

篇三:尔雅记录了各地区的方言

  

  见于《尔雅》中的聊城方言俗语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第一部大

  致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而编撰的词典。

  《尔雅》的“尔”是

  近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指雅正之言,即作为政治、文化、社交活动中使用的语言,这是后代作篇规范的共同语的雏形。

  《尔

  雅》一书命名之意就是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近于

  规范。

  据《汉书

  ?艺文志》

  记载,《尔雅》原为二十篇,但今本《尔

  雅》只有十九篇。现存十九篇按照内容分为十九类,即释诂、释

  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每类一篇。

  其中《释诂》、《释言》、《释训》三篇是解释各类名物的,可

  以说是百科名词言词典。

  关于《尔雅》的作者和成书年代,从古至今,说法不一,众

  说纷纭。根据《尔雅》一书的内容和有关数据分析,大体上可以

  断定,《尔雅》最初成书当在战国末年,是由当时一些儒生汇集

  各种古籍词语训释资料编撰而成,并非一人之作。

  这部书或由于

  某种原因幸免于秦火,或由于民间私自密藏而逃避了抄禁,因比

  当汉王朝开始重视经学时,便很快重新问世。

  从《尔雅》一书的内容看,此书编撰的目的是帮助人们阅读

  古书和辨识名物。

  《尔雅》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以雅释古,即用当

  时作为规范的雅正之言,解释当时已经认为是时代较远的难以通

  晓的古籍中的词语,目的是帮助人们读懂古书。

  《尔雅》另一个

  主要内容是以雅释俗,或以俗释雅。在《释诂》《释言》等篇中

  有以雅言解释方言俗语的,目的是阅读古书。过去有些学者认为

  《尔雅》编撰的目的在于解经,其认识显然与《尔雅》的内容不

  尽吻合。《尔雅》虽然最初不是专为解经而作,但后来由于经学

  家们的重视、使用和宣扬,使它和经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在今天看来,《尔雅》的作用和价值是多方面的,尤其是汇

  集了大量的上古汉语词汇,其中包括古语词、方言词及外来词。

  它为研究上古汉语词汇提供了丰富资料,也为我们今天探求方言

  词汇的本字及方言词汇的源头提供了重要参考。

  《尔雅》一书中,尽管它涉及一定数量的方言俗语,但毕竟

  不是为某一地的方言所作,像西汉扬雄的《方言》那样,专门搜

  集当时各国方言俗语;再者,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经过

  两千多年的变化,有的词已经消失了。要找出《尔雅》之中到底

  有多少聊城方言的成分,的确不易。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使《尔

  雅》中有聊城方言词汇,也不会太多。通过对《尔雅》全书的研

  读,发现书中与现代聊城方言中的词汇意义都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有八个。

  一、聊城市的概况

  聊城是山东省西部的一个地级市,地处鲁西大平原的西部。

  它北邻德州与河北接壤;南邻阳谷县,东邻东阿县,西接临清市

  聊城方言在山东各方言中,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聊城市并不是

  一个新兴城市,它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公元前

  211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曾设置

  36个郡县,其中就有

  “聊”,即是现在的聊城。至隋朝,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穿

  城而过。聊城东郊是一条土海河,往东

  30公里是黄河,这样,使得聊城在水路、陆路方面非常发

  达,使得聊城一度成为经济繁

  荣的商业城。当年山西、陕西的许多商人南下做生意路过聊城,纷纷驻足于此,专门在聊城建有山陕会馆。

  后来由于京杭运河年

  久堵塞不通,聊城商业随之萧条下去。至明代设置东昌府,《金

  瓶梅》中所说的东昌府便是聊城。新中国成立后,聊城的城区迅

  速扩展,经济又重新振兴。今天,探求聊城方言的词汇源头及其

  发展轨迹,对聊城的现代化建设中的文化建设也是一种贡献。

  二、《尔雅》中的几个方言俗语

  1.

  展:《尔雅

  ?释诂》:展,谌,允,慎,,诚也。

  王朝华注:“展”,诚实,实在。

  《说文解字

  ?尸部》第一百七十四页下,“展”:转也,从

  尸褒省声,知衍切。

  《玉篇

  ?尸部》第二百一二十四页,“展”:知演切,转也,由也,适也。

  “展”在现代普通话里读

  zhan214,意思是张开、放宽、施

  展。在聊城方言里读

  [tsan55],意思是确实,的确,实在。如:

  甲说:今年小麦比去年好多了。乙说:那展是。“那展是”,即

  那的确是。“展”在聊城方言中仍广泛使用。

  2.

  职:《尔雅

  ?释诂》:尸、职,主也。

  王朝华注:“职”,执事,主管。《左传

  ?僖公二十六年》:

  “载在盟府,大师职之。”

  《说文解字,耳部》第二百五十页,“职”:记微也,从耳

  戬声,之弋切。

  《玉篇

  ?耳部》第九十二页,“职”:支力切,说文云,记

  微也。尔雅日:主也,业也。

  “职”在现代普通话里读

  zhi35,意思是职务,职位,职业

  在聊城

  方言里读

  [tsi13],意思是执事,主管。如红白喜事时凡

  来家帮忙的人员都称职,并分文职和武职。负责管内账外账,接

  待亲友,应付杂务的称文职;管理席宴、借取用具,以及搭棚等

  称武职。红白喜事时,主人一般都要设宴请两名大职客

  [t"ie13]和一些职事,这叫请职,由大职客(总管)公布职事的名单,量

  材分派任务,各按其事务分头负责。事后要再请一次叫谢职。规

  模较大的红白喜事,仅职事人员就多达上百人,中等人家少也要

  宴请数十人。

  3.

  ?m:《尔雅?释诂》:肩,摇,动,蠢,迪、叔、厉,作

  也。

  王朝华注:“?m,作,造。《诗经?大雅?崧高》:“有叔

  其城,寝庙既成”。

  《说文解字?人部》第一百六十三页下,“?m:善也,从

  人叔声。《诗》曰:令终有叔。一日始也。昌六切。

  《玉篇?人部》第四十九页,“?m:尺竹切,厚也,始也。

  《诗》云:令终有

  ?m。

  “?m在现代普通话里读

  chu51,意思是“开始”。聊城方

  言里读[th"u55],意思是作,干。如:对那件事你要认真去做,不要瞎胡?m“不要瞎胡?n”,即不要瞎胡做。

  4.

  凌:《雨雅

  ?释诂》:凌,栗也。栗,戚也。

  王朝华注:“凌”,当做“悛”,“悛”,警怖,战栗。《淮

  南子?兵略训》:“诸侯莫不慑悛。”

  《说文解字

  ?水部》第二百二十七页上,“凌”:水在临淮,从水?缟?,力膺切。

  《玉篇?水部》第三百四十八页,“凌”:力微切,水出临

  淮。

  “凌”在现代普通话里读

  ling35,意思是欺凌,侵犯,升,高出:凌云,凌空而过。聊城方言里读

  [li42],意思是害怕,战栗。如:吓得我一机凌。“机凌”,即是浑身发抖。

  5.

  薨薨:《雨雅

  ?释训》:薨薨,增增,众也。

  王朝华注:“薨”,“薨薨”,虫群之声。《诗经周南螽斯》:

  “螽斯羽,薨薨兮!”

  《说文解字

  ?死部》第八十六页上,“薨”:公疾卒也,从

  死瞢省声。呼肱切。

  《玉篇?死部》第二百二十四页,“薨”:呼肱切,之也。

  “薨”在现代普通话里读

  hong55,意思是“古代称诸侯或

  有爵位的大官死去”。聊城方言里读

  [xu55],意思是群虫飞声。

  如:薨薨飞来了一群蝇子。

  6.?J?J:《雨雅

  ?释训》:

  ?J?J,?A也。

  王朝华注:“?J?J(fu35fu55)”,或作“?J?J”。气盛出

  的样子。

  《说文解字

  ?火部》第二百零七页,“?J?J”:

  ?A也,从火

  孚声。《诗》曰:?A之?J?J。缚牟切。

  《玉篇?火部》第三百一九十页,“?J?J”:音浮。?J?J,火气盛也。

  “?J?J”在现代普通话里无此词。在聊城方言里读

  [xu42xu],意思是气盛出的样子。如:你看锅上

  ?J?J地冒热气

  呢。又

  如:你看那堆草

  ?J?J地着起来了。

  (“着”即燃烧之意)7.蹙蹙:《雨雅

  ?释训》:速速,蹙蹙,惟逑鞫也。

  王朝华注“蹙蹙”,局促,不舒展。

  《说文解字

  ?足部》第四十八页,“蹙蹙”:迫也,从足戚

  声。子六切。

  《玉篇

  ?足部》第一百三十页,“蹙”:子陆切,《诗》曰:

  改事愈蹙。蹙,促也。

  “蹙蹙”在现代普通话里读

  cu51,意思是紧迫。在聊城方

  言里读

  [ts"u13ts"u],意思是局促,不舒展。如:你看你的衣服

  鼓鼓蹙蹙的。

  8.点:《雨雅

  ?释器》:灭谓之点。

  王朝华注:

  “灭”,消除。“点”,指去掉已写的文字。

  《后

  汉书

  ?文苑列传下》:“文无加点,辞采其丽”。《说文解字

  黑部》第二百一十一页,“点”:小黑也,从黑占声。多忝切。

  《玉篇

  ?黑部》第三百九十六页,“点”:丁簟切,检点也。

  “点”在说代普通话里读

  dian214,意思是细小的痕迹或物

  体少量,一点等。在聊城方言中读

  [din55],意思是消除,去掉。

  如:昨天我把脸上的雀子点了。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聊城方言中有一部分词汇来自古

  语,与《尔雅》中所记录的词语有渊源。它使我们认识到,方言

  词语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少方言词语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古代汉语有着继承关系。

  通过对它的研究,我们将会更加深入

  地了解现代方言词汇的形成及来源。

  ?

  《尔雅》中的聊城方言用词,应当不仅限于文中所谈的几个,《尔雅》中应当还有不少,但限于文章的篇幅,我们暂且谈这几

  个。我们在今后的方言研究中将继续关注这个问题。

篇四:尔雅记录了各地区的方言

  

  20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2009)《民歌鉴赏(尔雅)》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得分:100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1.“无锡景调”开始流传的时间是()。

  A.明末

  B.宋代

  C.清末

  D.唐代

  答案:C

  2.苗族飞歌的适用范围包括()。

  A.邀舞

  B.打招呼

  C.敬酒

  D.以上都对

  答案:D

  3.《命运》是谁的作品?()A.莫扎特

  B.肖邦

  C.贝多芬

  D.巴赫

  答案:C

  4.劳动号子的歌词比较简单,重复较多的一般在()部分。

  A.轮唱

  B.独唱

  C.和唱

  D.领唱

  答案:C

  5.民歌《绣荷包》的旋律采用了()的形式,适于表现思念的情绪。

  A.平行前进

  B.波浪式前进

  C.逐句下行

  D.逐句上行

  答案:C

  6.《哭七七》属于()的流传变体。

  A.银纽丝调

  B.孟姜女调

  C.妈妈娘糊涂调

  D.绣荷包调

  答案:B

篇五:尔雅记录了各地区的方言

  

  论《方言》对《尔雅》古今语的记述

  陆华

  【期刊名称】《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1(018)003【摘

  要】本文从两个大的方面论证《方言》对《尔雅》古今语的记述.一方面,从《方言》描写词语纵横两层面这个角度,论述了《尔雅》古今语在《方言》中记录为古语词和西汉方言词;另一方面,《尔雅》古今语到了西汉遍布华夏各地,如分布于关东西,分布于某地某地间,分布于某地,同时根据详实的数据得出语言发展不平衡性的结论,而且,《方言》对某地间方言词的辨析反映方言与通语之间微妙的互动关系.文章最后,将《方言》对《尔雅》古今语的记述依照林语堂"十四个方言区"一一列举,推断出方言与地理位置密切相关,某些方言具有保守性.

  【总页数】4页(P8-11)

  【作

  者】陆华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广西,桂林,541004【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H171【相关文献】

  1.上古词语在晋南方言中的遗存——以《尔雅》与《方言》为例[J],孙改霞

  2.论《尔雅》方言词的训释方式--《尔雅》方言研究之一[J],华学诚

  3.《新方言》中“惠潮嘉应客籍谓(谓之、曰)”释语探究——兼论《岭外三州语》

  所释嘉应方言词语[J],魏宇文

  4.从郭注所引方言等材料看《尔雅注》、《方言注》完成时间及先后[J],萧黎明

  5.《方言》总体结构及其对《尔雅》古今语的记述[J],李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六:尔雅记录了各地区的方言

  

  论《尔雅》方言词的训释方式--《尔雅》方言研究之一

  华学诚

  【期刊名称】《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卷),期】2000(015)001【摘

  要】《尔雅》方言词的训释方式有:直接指明方言区域,把不同的方言词放在一个条目中进行比较互释;用易懂的通语词训释难明的方言词;用方言词训释方言词;用方言词训释通语词;同一方言词的不同字形相释。

  【总页数】3页(P55-57)

  【作

  者】华学诚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古文学诂林编纂室,上海200062【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H131.2【相关文献】

  1.《说文》对《尔雅》的超越——以训释对象、训释术语和编排体例为例[J],路越

  2.浅析《尔雅》的名物训释方式[J],钱慧真

  3.《尔雅》的名物训释方式研究[J],钱慧真

  4.《尔雅·释诂》中训释词与被训释词的语义联系在词义内部的现象发微[J],多洛肯

  5.论《尔雅》方言词的词汇特点[J],华学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资信文档网 www.zihuaxinyuan.cn

Copyright © 2013-2024 . 资信文档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资信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13044534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