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资信文档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浅析卢舍那大佛与武则天政治生涯的关系

浅析卢舍那大佛与武则天政治生涯的关系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03-19 09:31:48 点击: 推荐访问: 大佛 政治 政治不强的问题整改

  【摘 要】武则天曾经作为封建社会下的一名普通女子,生活在民风开放的唐朝盛期,身份由正三品官员之女一路披荆斩棘走到唐高宗皇后之位,自此之后开始走向李唐王朝的政治权力中心,掌控朝堂近30年,最终在67岁那年建立了“大周”,成功实现改朝换代,成为中国数千年封建历史上唯一可以称为正统的女皇帝,并在位约15年,她传奇的一生旷古未有,成就她政治生涯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分析卢舍那大佛与武则天政治生涯的关系。
  【关键词】卢舍那大佛;武则天;政治生涯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经过魏晋南北朝的飞跃发展和长足进步,可以说在唐朝达到一个鼎盛时期。自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了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不得不向中国本土化演变,况且佛像雕刻有直观的非其他文字传教可比拟的宣传效果,是宣傳佛教文化的重要工具,因此也获得大力发展。一直有传言说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就是以武则天为原型雕刻的,其实用帝王形象来雕塑佛像的现象始于北魏,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西郊的云冈昙曜五窟中的主佛像均模拟北魏王朝五世皇帝,象征北魏皇帝是如来佛的化身,其目的就在于用佛教思想的影响力巩固皇权统治。众所周知在父系氏族,女子讲究的是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是极度严重的男尊女卑思想,唐朝时亦是如此,而此时的宣传佛教的大佛竟以一女子为原型雕刻,此事着实不得不令人侧目。
  一、卢舍那大佛造像
  卢舍那大像龛即奉先寺,坐落于河南省洛阳市龙门西山偏南处的半山腰,坐西朝东,卢舍那大佛是奉先寺中间的主佛像。《河洛上都龙门山之阳大卢舍那像龛记碑》是后来唐玄宗时期为奉先寺补刻的碑记,其中有这样记载“粤以咸亨三年壬申之岁四月一日,皇后武氏助脂粉钱二万贯。……至上元二年乙亥十二月三十日毕功。”可知奉先寺造像完工于公元675年,但是初始造像时间并没有确切说明,只知开凿于唐高宗时期,皇后武则天曾捐钱资助造像。
  (一)造像背景
  佛教作为外来宗教,除去需要适应中国本土的发展现状更重要的是统治阶层的认可与信奉。唐高祖李渊就十分推崇佛教,至太宗时则更甚之,《唐会要》记载:“龙兴观,崇教坊。贞观五年,太子承干有疾,敕道士秦英祈祷,得愈,遂立为西华观”[1]。在此之后太宗还为太后建造了慈德寺,为太子建了普光寺,从此可见佛教在唐朝初期即获得上位者的支持,并直接影响了后来的继位者。唐代名僧玄奘去印度取经返回长安后,太宗为其撰写的《大唐西域记》亲笔作序《大唐三藏圣教序》,甚至太宗驾崩前曾叹曰:“朕共师相逢晚,不得广兴佛事”[2]。因为高祖和太宗他们对佛教的态度使当时出现崇佛敬僧的社会风俗[3],所以对佛像雕刻的发展及重视也不足为奇了。
  (二)造像形象
  卢舍那大佛像通高约 17.14米,头部高约4米,耳长约1.9米。站在大佛像下抬头举目凝视大佛,你可以清楚看见她梳着螺旋形发髻,方额宽颐,面庞卵圆,柳眉如新月,杏目若秋泓,小口似樱桃,嘴角微微上翘[4],流露出含蓄而又似有似无的微笑,颔首俯视,目光温和中透着智慧,宁静中透着慈悲[5]。她身披一袭通肩式袈裟,自右肩回绕至左肩,微露前胸,衣纹呈水波状,线条流畅,可以看出衣纹质地的轻薄。尽管卢舍那大佛像历经1300多年风风雨雨,佛像已经有了残破,但她依旧呈现给人们一种睿智端庄的感觉。奉先寺无疑是是唐代佛教宗教艺术的巅峰作品之一。
  二、武则天政治生涯历程
  (一)废王立武,掌控朝政
  《旧唐书》:永徽六年,废王皇后而立武宸妃为皇后。后素多智计,兼涉文史。帝自显庆已后,多苦风疾,百司表奏,皆委天后详决。武则天的政治生涯就从此刻开始。《旧唐书》:自此内辅国政数十年,威势与帝无异,当时称为“二圣”。从此之后,武则天的从政经验进一步增加,其在政治上的影响力也进一步增强。不久后高宗驾崩,太子李显登基尊武则天为皇太后,但在位并没有多久就被废。之后豫王李旦登基为帝称唐睿宗,但是朝政仍把持在武则天手中,睿宗并无实权,武则天临朝听政。仔细分析卢舍那大佛的建造时间,可以知道此时的武则天刚刚迈上政治舞台,正是需要不断积累政治经验和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的关键时期。
  (二)改“李唐”建“武周”
  《资治通鉴》卷二〇四中记载,“天授元年(690),九月,丙子,侍御史,汲人傅游艺,帅关中百姓九百余人,诣阙上表,请改国号曰周,赐皇帝姓武氏。”“庚辰,太后可皇帝及群臣之请!壬午,御则天楼,赦天下,以唐为周,改元。”
  此段《资治通鉴》中记载的大意总结为,天授元年,即公元690年九月的一天,有九百余人的关中百姓劝武则天改国号建周,后来武则天顺应民意改唐易周。为了巩固统治,刚刚登基为女帝的武则天又借机从长安迁都洛阳,定洛阳为国都,称“神都”,比较和平的建立一个新王朝武周。就这样武则天就正式地开始了武周王朝约十五年的统治。
  三、卢舍那大佛跟武则天的关系
  唐代时佛教在上层贵族的支持下展现旺盛的生命力,蓬勃发展,并逐步获得社会广泛认可与接受,尤其是佛教“因果循环”、“往生极乐”、“普度众生”等教义宣传使其在民间获得了更为广泛的传播,此时的佛教是以有了十分深厚的群众基础。若从政治需要来看这尊大佛,那便不难理解卢舍那大佛做武则天的化身的原因。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即便唐朝较为开明,女子地位也较高,但是要想改朝换代,况且妄想称帝之人还是社会地位较低的女子,对普通人来说绝对是难以想象和难以接受的,但是武则天为了让自己“君临天下”的梦想得以实现,做了众多准备,值得一提的是她将自己神格化,首先武则天在登基前“有僧献《大云经》,经中有云‘佛祖以女身显化下世治国’”其次称帝之始借着神格迁都洛阳,并称之位为神都。
  其实像武则天利用君权神授思想的不在少数,我们熟知的就有秦朝的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起义之初,将写有“陈胜王”的布条塞进鱼肚子,并“意外”被负责伙食的士兵买了回来,最后惊讶的发现了鱼肚子里的布条,之后又偷偷装成狐狸的声音,喊出“大楚复兴,陈胜为王”的口号。用鬼神之说来为自己的起义造势以奠定群众基础,提高自己声威的还有清末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自称是上帝之子,排行在上帝大儿子西方救世主耶稣之后的二儿子,为了达到真实的效果,还时不时有请上帝之子附身,领导起义,指导起义工作。
  武则天选择卢舍那大佛做为自己的化身有什么考量呢?卢舍那本是梵语,其意思大概为“智慧广大,光明普照”,之后武则天创造了“曌”字,作为自己的名字,按照字形结构不难推测,日月在天空之上,是她对自己的定位。二者相联系,可以猜想武则天大概是希望自己如日月一般,高挂于天空之上,用智慧福泽大地,用光明普照众生,万年不衰。《唐书》中有记载,着名相士袁天罡机缘巧合下见到尚在襁褓中的武则天,十分震惊,说她“龙瞳凤颈,极贵验也!”又说“若为女儿,当作天子!”“龙瞳凤颈”我们已无从得知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相貌,而且故事的真实性我们也无从查证,但是这个故事与《大云经》中佛祖下世、改洛阳为神都、改名武瞾以及本文探讨的卢舍那大佛都是一样的性质,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利用“天命所归,天命神授”的思想,为武则天的政治生涯提供助力,为她造势。
  四、结语
  做为中国二千多年封建王朝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在武则天政治统治时期,佛教兴盛发展并集聚广厚的社会各阶层的群众基础,为她的利用佛教统治社会各阶层奠定了基础,卢舍那大佛雕刻成武则天的模样是武则天利用佛教统治王朝的一个缩影,是武则天统治王朝的思想控制工具之一,为她统治王朝的合理性、正当性、必然性创造了广泛而有利的社会舆论,是其政治生涯中的良性助力。
  参考文献:
  [1]王溥.唐会要·尊崇道教观杂记(卷五○).[M].北京:中华书局,1955:869.
  [2]道宣.续高僧传[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45.
  [3]郭昊.武则天与佛教的关系探析[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60-63.
  [4]贺辉.洛阳龙门“卢舍那大像龛”品读[J].大众考古,2017(01):32-40.
  [5]常思礼.武则天—中国政治红颜辟道者[J].中华少年,2016(36):305-306.

资信文档网 www.zihuaxinyuan.cn

Copyright © 2013-2024 . 资信文档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资信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13044534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