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资信文档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统编版教材单元语文要素如何落实6篇

统编版教材单元语文要素如何落实6篇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3-04-30 09:05:02 点击: 推荐访问: 单元 单元教学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篇一:统编版教材单元语文要素如何落实

  

  如何落实统编教材的语文要素

  如何落实统编语文教材中每单元的语文要素?每个老师都有不同解读。杭州钱塘新区教师教育学院汤瑾老师抓住“如何运用单元语文要素?如何掌握阅读策略单元?如何同步落实语文要素之外学习目标?”等问题,从“解读语文要素,构建要素图谱,要素落地路径,直面三个问题”四个方面为教师们讲解如何落实统编语文教材中每单元的语文要素。统编语文教材每单元语文要素在单元篇章页里,在课文中的“泡泡”中,在课后练习题里,在语文园地中。

  “语文要素”,是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要素,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纳入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语文知识,即关于语言和言语、文章和文学的听、说、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等。儿童必须具备的语文能力,即能在听、说、读、写中发展语言、发展思维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策略与习惯,能够以语文的眼光积累学习语文的经验,建构语文学习场。教师要有“像专家一样思考”的意识,尝试让自己站在编者的视角来审视教材,适时提问,深度解析,在读懂编写意图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教学研究水平。教学时,教师要读懂编者意图,梳理、构建阅读要素、习作要素的图谱,将知识点、课文前后进行关联,并在头脑中形成语文要素网络。只有这样,才能从更高的视角把握教材,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本单元的内容。教学时,以语文要素为核心,纵向搜索,找寻与要素相关的练习,构建图谱。以语文要素为核心,横向贯通,打通各课练习和语文园地相关栏目的关系,构建图谱。要素落地路径:1.站在单元角度,展开递进式教学;统编本教材将精读课与略读课改为教读课和自读课,并增加了课外阅读指导课,构成了“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要做到目标统整、循序渐进、读写融通。2.创设实施情境,教学流程活动化;教师需从教材中的语文要素出发,站在学生学习的视角来设计语言学习活动,引领学生在活动中掌握语文知识,学会语言文字运用,从而实现语文要素与学习活动的融合,实现深度教与学。3.搭建多样支架,学习思维可视化;构建有效的“导学支架”,运用有效的“脚手架”策略,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激活思维,促进深度学习,有效提升教学效率。4.关注作业练习,落实有效性教学。教材课后练习是语文要素的分解。要达成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就应该认真落实课后习题的要求。在落实语文要素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不一定始于此单元,更不能止于此单元,一定要在能力习得、习惯养成、方法掌握、知识构建的过程中不断运用,直至内化和自动化。二是策略单元,学习阅读策略是单元学习的重点目标,但掌握阅读策略的目的是为提升阅读能力和品质服务的。三是在抓住单元语文要素这一学习目标的同时,还要把其他适切的学习目标同时落实。不能拘泥于语文要素而忽视了基础性目标以及和与文本特性密切相关的、其他适切的学习目标。

篇二:统编版教材单元语文要素如何落实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助学系统中“语文要素”的落实途径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单元篇章页的“语文要素”、精读课文后的“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的“自学提示”,以及“语文园地”,构成教材内容中的助学系统。助学系统中的“语文要素”作为统编教材组织单元内容的主线、明线,明确了单元训练的重点,既实现课程内容具体化,又体现语文知识语用化,在助学系统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在落实“语文要素”的过程中习得语用经验?本文以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为例,谈谈“语文要素”的落实途径。

  一、抓住关键词语,锁准语文要素的语料支点

  统编教材的“语文要素”最突出的特点是表达高度精炼,言简意赅。教学中,如果教师善于抓住这一特点,就能有效地促进“语文要素”的落实。以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本单元语文要素为“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其中“阅读”及“想开去”是落实这个单元语文要素的关键。以精读课文《丁香结》为例,首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品读句子,了解丁香的颜色、形状、香味,进行“赏花”。再者,启发学生边读边“想开去”,想象画面,如“月下的丁香图”“斗室外的丁香图”“微雨中的丁香图”,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最后,通过引导学生品读文中“丁香结”的描述,进行“悟花”,领悟作者的人生思考,并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生活经验“想开去”,与作者产生共鸣。如在班上与同学发生争执、家里父母吵架、考试失利等,虽然这些事令人不愉快,但勇敢面对,做生活的强者,也是有滋有味的生活。又如散文《草原》,学生阅读草原美景,感受中国画的意境美之后,教师可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开去”,想象各种情境,如“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主客话别图”,感受草原的勃勃生机。在学生充分体会作者的情感之后,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实际,想想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情形,并说出来与同学一起分享。如是否有

  过同学聚会、春节联欢、与亲人分别的经历,当时的情形如何,心情怎样,以此进行语言训练,培养由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的阅读习惯。

  二、运用阅读链接,强化语文要素的理解

  在中高年级部分课文后安排“阅读链接”是小学统编语文教材的又一特点,所体现的文本形式多样化,对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运用“阅读链接”,强化学生对语文要素的理解。本单元语文要素为“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为了落实这一语文要素,教师引导学生阅读“阅读链接”,通过“对比式阅读”,引导学生“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习得语用经验。比如,授课完《丁香结》,教师可引导学生朗读“阅读链接”,进行“比同”,和课文《丁香结》相比,各个作家笔下的丁香花有什么共同点?比如“巴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意思是蕉心未展丁香也是含苞未放,它们一同向着春风各自忧愁;又如“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意思是借春风催放丁香结绽放,成就一片春色来抒写自己渴望被赏识而施展才华的心志;再如,“霜树尽空枝,断肠丁香结”意思是诗意寒冷的夜里,树上尽是空枝,愁绪郁结,像丁香的花蕾一样;又如“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怨”意思是信使不曾捎来远方行人的音讯,雨中的丁香花让我想起凝结的忧愁。通过对以上诗句的理解,学生很容易发现作家皆以“丁香结”比喻解不开的愁怨。那么,课文与“阅读链接”又有何异同呢?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结论:一是文学体裁不同,课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阅读链接”是古诗——“言简义丰”;二是四个诗人描述的丁香象征着愁怨,宗璞却赋予丁香更深层次的内涵,散发着别样的美,象征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通过“比异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语文要素得到有效地落实。

  三、抓典范语例,落实语文要素的重要平台

  统编教材提供了许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语言生动的语言范例,它既提供给学生实践运用的机会,又是落实语文要素的重要平台。比如本单元习作中的语文要素“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些”,习作题目是《变形记》,为了引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教材安排了语言范例“如果你有这样一个机会……”提示了习作的具体内容,激发学生的想象,并提供了某些事物供参考,如蚂蚁、草、石子、大象、星球、汽车,然后以蚂蚁和路灯为例,讲述变形后全新的世界,并配了一幅插图,图文并茂地展示情境,让学生融入其中。与此同时,语言范例中还为学生提供四个题目:“地球自述”“我是一条幸福的蚯蚓”“夜晚,一棵大树下的故事”“飘在天上的日子”,引导学生根据题目中的事物进行想象,进一步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同时也为学生自拟题目提供了思路。最后紧扣语文要素,提出写作要求“发挥想象,把你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注意把重点部分写详细一些”。语言范例无疑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借鉴,而且开拓了学生习作的思路,夯实了语文素养,成为落实语文要素的重要平台。

  四、做课后练习,研判语文要素的重要抓手

  统编教材紧扣语文要素,对课后练习进行精心、科学、合理的设计,学生通过做课后练习,不但能巩固、拓展、深化知识技能,而且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能得到提升。比如本单元的精读课文《草原》的课后练习;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并和同学交流与人惜别的经历,进一步强化语文要素“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学生的阅读习惯及阅读能力得到培养。又如精读课文《丁香结》的课后练习:朗读课文,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的?联系上下文理解“积雪”,说说“雨中丁香具有怎样的特点?”想象一下这幅画面。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丁香结引发作者对人生怎样的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以上的课后练习围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进行语言的拓展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画面,理解喻体,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体会作者的人生感悟,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同学进行交流,从而发挥课后练习的教学功能。因此,课后练习也是研判语文要素的重要抓手,它为学生积累了语言经验。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转换理念下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助学系统学本化的研究”(课题批准号FJJKXB20-1099)的研究成果。

篇三:统编版教材单元语文要素如何落实

  

  浅谈统编版教材语文要素的落实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材的统一化编写趋势越来越明显。而在语文教材的统一化编写过程中,如何准确体现教材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及教学方法等关键要素,实现“落地落实”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针对统编版教材语文要素的落实策略进行探讨。

  一、注重教育目标的事前把控

  统编版教材的编写需要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具有良好人格,全面发展各方面能力,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教育目标为主旨。因此在教材编写前期,应制定教育目标,明确目标导向,确保后续课程设计及内容编写与目标要求恰当契合,不断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体现教育内容的科学安排

  教材编写的重点之一是教育内容的安排,而教育内容的科学性不仅涉及教师和学生知识的紧密联系,还涉及知识内容的扩展和深化。因此,在编写统编版教材时,要注重缩小教育内容之间的距离,以立体化及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贯穿始终,确保教育内容的科学安排及对学生自主探究和探索的鼓励。

  三、强化教材质量的核心思想

  统编版教材给了广大教师更多的教学空间,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有一套能够以质量导向的观念体系。因此,在统编版教材中,应不断强化教材质量的核心思想,加强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真正实现教育教学的目的。

  四、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落实

  教学方法是教师将教育内容传授给学生的主要方式,不同的教学方法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我国教育部印发了《2016年中小学教材修订统编工作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教材编写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落实。因此,在编写统编版教材时,应清晰了解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落实,推广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统编版教材语文要素的落实策略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和管理者等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和协作,才能为学生营造一种真正有教育价值的教学环境。

篇四:统编版教材单元语文要素如何落实

  

  阅读?课堂探究聚焦统编教材[摘素养。[关键词]统编教材;语文要素;自主学习落实语文要素广西靖西市实验小学(533800)黄玉秋要]语文要素是统编语文教材的创新点。落实语文要素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在教学中,教师要从精准定位要素目标、统整要素、深化要素、融合要素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落实语文要素的训练,以凸显统编教材的教学价值,提升学生的语文623.2[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21)28-0070-02统编教材的显著特点就在于双线组织单元。其中,语文要素是单元的核心内容,主要是在单元篇章页、课后练习、口语交际及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中出现的。语文要素包括必备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内容。在教学中,怎样才能使这些语文要素在课堂得到有效落实呢?一、精准定位,明晰要素语文要素针对本单元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提出了清晰明了、简明扼要的要求。要想使语文要素在课堂中得到有效落实,教师就要认真研读这些语文要素,对一些比较相似的要素要重点强调,以精准确定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习有明确的方向。如,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和第七单元分别提出“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语文要素。这两个语文要素都要求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一个强调通过“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把握,一个强调通过“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来把握。可以看出,即使是同样的能力目标,但侧重点是不同的,不能混淆。因此,在落实这些语文要素时,教师要引领学生研读语文要素,注意其区别与联系,并精准定位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设计语文学习活动。教学第七单元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一课时,教师可以参照课后练习一——“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件事,再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展开教学设计。这样教学,目标精准,有助于语文要素在课堂的有效落实。由此可见,在语文要素落实方面,教师要注重相似的语文要素之间的区别,帮助学生把准要素的重点,这样能有效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二、单元统整,要素串联语文要素是根据单元教学的不断推进而逐步落实的。在同一单元中,不同的课文在落实语文要素方面的要求是有所区别的。教师要注重语文要素在单元课文教学之间的前后衔接,使学生真正经历由感知要素到实践运用要素的全过程,帮助学生整合知识,获得完整的学习体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21?1070“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单元编排了3篇精读课文《司马光》《掌声》《灰雀》和1篇略读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司马光》作为一篇小古文,虽然与“带着问题默读”这个语文要素关系不大,但与“理解课文的意思”这个语文要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依据文言文的特点,让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教学《掌声》《灰雀》这两篇精读课文,教师可根据课后练习的要求,对学生进行默读训练,使学生在默读中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教学《手术台就是阵地》一文,可让学生迁移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方法,理解课文的意思;同时,教师还可根据阅读提示,提出问题,以帮助学生学会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案例中,教师以单元为整体,将语文要素落实在每篇课文的教学中,让学生从习得方法到运用方法,这样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三、层层递进,深化要素有的语文要素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编排在不同年级、不同单元的教材中,并呈现递进的态势。教学时,教师要通过纵向延伸对比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要素内容的联系与区别,使语文要素的落实更为精准,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如,复述课文这一语文要素,教材对从低年级开始安排,二年级要求学生借助支架讲述故事,三年级要求学生详细复述,四年级要求简要复述,五年级要求创造性复述。可以看出,教材对学生的复述要求是层层递进、逐层提升的。这就意味着在落实这一要素时,教师要有整体意识,准确把握编者意图,结合学生的年段特点展开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复述能力。可见,在语文要素的落实方面,教师要站在教材整体的角度,对语文要素编排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做到心中有数,然后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展开教学活动,这样才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四、注重融合,激活要素语文要素的编排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指明了方向。随着语文要素的落实与学生学习经验的丰富,这些要素会逐步走向融合。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学而导,顺学而教,以实现真正落实语文要素的目的。如,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

篇五:统编版教材单元语文要素如何落实

  

  浅析课堂中

  如何落实统编教材语文要素与人文要素

  摘要:统编教材采用“”双线组合”的方式,将“人文要素”与“语文要素”相统一,本文就如何落实“人文要素”与“语文要素”,提出要科学渗透学习方法,强化要素融入语境,基于单元整体落实,积极推动迁移实践,设置层级有序落实。

  关键词:统编教材;语文要素;人文要素

  语文要素既包括语文知识也包含语文学习能力、学习策略及学习习惯等。统编教材为凸显语文要素,明晰教学目标,采用了“双线组合”的方式,同时将语文训练的基本要素分成几个知识点,由浅入深,分布在个单元中,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线索。

  “人文要素”重在选文的思想性,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文化就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具体化,教师在教学中要透过人文主题,关注语文要素的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准确把握语文要素与人文要素,本文简要做了分析。

  一、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一)、粗暴简单,将要素误解为方法

  不少教师对统编教材语文要素存在认知上误差,他们错误的认为单元设置了怎样的语文要素,我们就应该在课堂中怎样去落实,将要素当成了指导学生进行单元课文学习的方法。事实上,单元语文要素并不是简单的方法和策略,而是单元教学工具性层面的目标,是编者基于这一学段的学生理应达成的语文能力。如果简单而粗暴的当成方法,直接运用“要素”阅读课文,学生势必会无从下手。

  (二)、肤浅机械,将要素硬化为概念

  统编版的语文要素都是在单元篇章页中,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出现,有的教师仅仅从字面意思,借其最原始、最肤浅的意思,将要素生硬地定格为概念,而将语文要素地落实停留在理解概念和意思的层面上。这种肤浅性、机械性地训练,不仅与统编版教材的编写原则相去甚远,同时也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背道而驰。

  (三)、凌乱涣散,将要素肢解为碎片

  统编版教材在单元板块设置上可谓是匠心独运,除了常态教材中常有的精读类文本、略读类文本、习作、语文园地之外,还添加了单元篇章页、交流平台等板块,部分习作单元和策略单元,还设置了习作例文、初试身手等平台,所以对语文要素的落实,很多教师喜欢在不同板块中完成不同任务,将贯穿整个单元的目标要素拆解得支离破碎,使得单元教学不再是一条线的整体脉络,而成为了零散的碎片。

  1.

  教学中如何落实语文要素与人文要素

  (一)、合理分解,科学渗透学习方法

  教师要敏锐地捕捉要素目标与学生现有认知经验之间的差异,研制落实要素的路径,并分解相应的步骤,借助不同的方法逐步推动要素落实。以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二课《丁香结》为例,首先,从内容入手,通过阅读让学生设想画面:组织学生了解作者所写到的“春天里的丁香”、“街道旁的丁香”、“校园里的丁香”、“细雨中的丁香”,由文本的语言想象不同状态下丁香花的画面;其次,从背景入手,想情感。原本古诗词中的丁香都是哀怨愁绪的代表,作者为什么能够看成是人生中的财富呢?原来这篇文章是作者送给身患重病的弟弟,作者想借助丁香鼓舞弟弟战胜病魔。为此,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想象作者在文本语言中所包含的情感以及想要对弟弟说的话;再次,从生活入手,想象感受。“由阅读的内容想象开去”作为六年级要素目标,就不能停留在第二学段一个方面、一个维度、一个层次上,而需要拓展思维,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感受与文本的内涵进行勾连,从生活的角度出发,扩展学生的想象范畴,丰富学生的想象内容。

  (二)、结合文本,强化要素融入语境

  感知与解读是需要的,但绝不应该成为最终的归属,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文本,鼓励学生紧扣文本中的鲜活语境展开训练,将单元的语文要素融入到具体可感的语境状态之中。如统编版四下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紧扣关键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很显然,仅仅理解什么是“关键句”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让学生认识到哪一句是文章的关键句?关键句有着怎样的表达作用?我们要怎样才能借助关键句,支撑起文本表达的内在框架?为此,教学四年级下册第3课《天窗》一文,教师紧扣文本中孩子情感的变化,提炼出天窗的“慰藉”作用,顺势找出这篇课文中的关键句;随后,将关键句作为支点,将学生的思维分别引向“下雨时”“夜晚上”两种不同情况,感受孩子的情感从原本的孤寂、无奈,逐步向兴奋、激动、轻快地转变,从而体会关键句在表达中心和把握文本结构时所起到的作用。实现在教给学生知识与方法的同时加深情感上的体验,落实语文要素与人文要素的双线结合。

  (三)、统整联系,基于单元整体落实

  统编版教材编写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整体性,整个单元也是整体布局,都指向于一个共同的中心,即单元语文要素。因此,语文教学就需要从整体入手,以统整性思维,整合单元编排的教学内容,整合单元达成的目标,让每一板块的教学都在蓄力,为达成单元教学目标服务。

  (四)、搭建平台,积极推动迁移实践

  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定位一直都是“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语文能力的形成必须要有知识作为支撑,但更需要在语言训练中达成。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多方搭建平台,推动学生的语言实践。如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的策略单元要求学生学会“一边阅读一边预测”。教师可以针对《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相机传授预测的知识和方法,比如根据课题猜测,观察插图猜测,根据情节的发展猜测。掌握了这些方法是基础,教师就可以统整后面两篇课文,鼓励学生结合每篇课文不同的内容进行实践,将之前所积累的预测方法,趁热打铁,在这两篇的学习中

  得以巩固。以这样的方式展开教学,单元语文要素就转化成为了学生带得走的能力。

  温儒敏教授说:“部编版教材篇目的选择既要考虑到服务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又要贯彻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还要照顾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给教师以一定的发挥空间。”这样一种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教材,它的语文要素就是实施统编教材的重要载体,教师要精准解读合理运用,将语文要素与人文要素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正确把握学习的方法,形成提升自身语文能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语文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张星.文学教育(上).2021(03)

  [2]基于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积累策略研究[J].龙猛.华夏教师.2019(35)

  [3]构建语文教学高效课堂的策略探究[J].张芳琴.汉字文化.2020(02)

篇六:统编版教材单元语文要素如何落实

  

  落实统编本教材语文要素的有效策略

  作者:孙世梅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21年第04期

  “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双线组元,是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特点。“语文要素”的提出,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落实语文要素,笔者结合具体课例,提出了语文要素教学要做到“强化意识,聚焦要素;有机融合,实现统整;适当复现,持续深化”,这样,语文要素就更容易落地生根。

  一、强化意识,聚焦要素

  统编本教材中的“语文要素”,从低学段到高学段有序分布,是课标各学段目标、任务的具体体现,呈现出了序列化、体系化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强化“要素”意识,是对课标理念的落实,利于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1.强化语文要素教学的意识,明确教学任务

  使用统编本教材,要正确理解教材编者意图,同教材编者对话。语文要素是统编本教材单元训练的主线,教师对此要予以重视,不能视而不见。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教什么”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一线教师。由于对此存在模糊认识,导致教学内容的随意性较大,出现“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或者“眉毛胡子一把抓”等问题。“语文要素”进入教材体系,为教师明确教学任务、确定教学内容,提供了重要的凭借。

  教师进行单元教学,首先要关注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比如,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为“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這一单元阅读部分的内容包括《古诗三首》《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习作部

  分的内容为“这儿真美”。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无论是阅读还是习作,都要聚焦上述两方面语文要素的落实。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这是对课文内容的总体把握。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借助关键语句“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海底的岩石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等,来理解每一段话的意思,这就是本课主要的教学任务。这一单元的有些课文,每一段话都是围绕一个意思写的,都有一个概括段落大意的关键语句,是进行要素教学的代表性、典型性载体。为此,教师要牢牢把握要素,紧紧围绕要素、突出要素进行备课,确定教学任务。

  2.理解单元语文要素的内涵,定位教学目标

  就具体的单元语文要素而言,教师要结合单元内容,正确理解、内化并做到转化,避免出现孤立开展知识教学、照搬概念、机械操作等现象。

  语文要素指的是必备的语文知识和关键的语文能力。依据要素定位教学目标的前提是正确理解要素内涵,这样就会避免目标确立的失当。再以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为例,有的教师把教学目标确定为:让学生掌握关键语句的概念,把握关键语句的特征,理解关键语句的作用。这样的目标,显然指向了概念教学,是有偏颇的。就这一要素的教学,学生无需记住关键语句的概念,只要结合具体的段落,能够找到这个统领全段意思的句子即可,并学会在习作过程中如何围绕一个意思来写。以《海滨小城》的第4自然段为例,这一段共有四句话。第一句是中心句,也就是关键语句。第二句围绕“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介绍了树的种类多,第三句、第四句分别写的是桉树多,凤凰树多,同样是围绕着关键语句的意思写的。这一段的教学目标可以定位为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看看作者是怎么围绕这个意思写的。这样的目标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不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需要依托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来达成,既指向了内容的理解,又指向表达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3.聚焦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设计教学活动

  使用统编本教材,语文要素的落实是一个显性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聚焦单元语文要素,设计并实施教学活动,扎扎实实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以《美丽的西沙群岛》第5自然段的教学为例,设计教学活动如下:“①默读这段文字,数数一共有几句话,看看每句话写了什么。②这几个句子是一组,选择一个句子担任“组长”,说说这样选的理由。③讨论一下,其他的句子是怎么围绕这一个意思来写的。④围绕这个意思,试着再补充一两句话。这样的教学活动设计,结合课文内容的特点,直指语文要素的落实,最大化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相关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会了如何在阅读中抓住关键语句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并掌握了构段的方法和要领,从而迁移至习作之中。如此进行语文要素教学就避免了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更易于落地,有较强的操作性。

  二、有机融合,实现统整

  语文要素直观地呈现在统编本教材的编排之中,引导教师要强化“要素”意识,但也要避免在教学实践中出现“唯要素”的错误倾向。“要素”是重点,但不是唯一,“要素”的教学要和相关的语文素养提升加以统整;同时,“要素”教学还要避免孤立地、碎片化地处理,寻求到相关的支持性条件,找到其内在环环相扣的联系;还要建立起单元整体的体系,做到单元内部的横向勾连,开展单元整体意义上的融合教学。

  1.凸显要素教学,多维目标,协调发展

  使用统编本教材,要凸显要素教学的重要地位,时时聚焦要素,但不是只有教学要素,其他相关的教学内容也要兼顾。在要素教学方面下足功夫的同时,教学的目标也是多维度的,以实现学生各方面语文能力的协调发展。

  以《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教学为例,引导学生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首先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接下来指导学生展开想象:路人是怎么问的,王戎是怎么回答的;当其他的孩子尝到李子果然是苦的那一刻,他们会对王戎说什么、做什么;路人听到王戎的回答又会说什么、做什么,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补白,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王戎是个怎样的孩子。让学生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这样的教学过程是实现要素落实的过程,是调动学生语言积累与运用的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过程。最后,让学生讲讲这个故事,并提示讲故事的时候要注意语气、表情,还可以加上动作,也可鼓励学生找同伴表演这个故事。这样的做法,把本单元的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结合起来,实现了学生多项语文能力的协调发展。

  2.找到支持条件,建立联系,步步为营

  在使用统编本教材的过程中,如何在具体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需要找到与要素相关的支持性条件,并建立起条件与要素之间、条件与条件之间的密切关联,再加以整合,而不是孤立地、机械地进行要素教学,这样更利于达成要素教学的有效、实效。

  以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为例。这一单元编选了一组历史故事,分别为《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故事二则》(含《扁鹊治病》《纪昌学射》),另有口语交际“讲历史故事”。单元的语文要素有“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首先,这个要素是有联系的,前句是后句的基础。就简要复述而言,“了解故事情节”是必要的支持性条件。那么,了解故事情节的支持性条件则包括明晰事情发展的顺序、关注表示时间和顺序的词语、给每个故事起个小标题再把各个小标题连起来等等。依据课文的特点,选择确定达成要素的必要的支持性条件,建立起其内在联系,进行统整教学,从而落实语文要素的教学,培养学生形成与之相关的语文能力。

  3.着眼单元整体,理清关系,密切勾连

  统编本教材通过语文要素及人文主题将单元各部分内容统整在一起,形成了结构严谨、彼此关联的系统。因此,教师务必将单元看作一个“整体”,理清个体之间的关系,避免各自为政的“分散式”教学。

  以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这是一个阅读策略单元,通过《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故宫博物院》三篇课文,引导学生学习“有目的地阅读”,即“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第一篇精读课文《竹节人》,旨在使学生初步了解有目的的阅读策略是什么,以及怎么根据目的选择材料。第二篇精读课文《宇宙生命之谜》以旁批的形式呈现儿童阅读的思维过程,为学生做示范,提示达成阅读目的有多种方法,比如浏览、找关键句、圈画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等。两篇精读课文是有梯度的,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由易到难的学习过程:首先要明确阅读的目的;其次要根据目的,对所阅读的内容进行取舍;最后运用以前掌握的阅读方法和策略达到阅读目的。第三篇《故宫博物院》是一篇略读课文,意在运用前两篇精读课文中承载的技巧、方法等开展独立阅读实践,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迁移运用,学会“有目的地阅读”。“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栏目,梳理总结了这一阅读策略,强调根据目的选择合适的材料,并强调要养成“有目的地阅读”的好习惯。综上,教学这一单元时一定要“瞻前顾后”,密切勾连,从整体出发到个体再回到整体(如下图所示),加强教与学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三、适当复现,持续深化

  语文要素在统编本教材中的分布,不是彼此孤立的,在横向和纵向上均有各种联系。前面出现的语文要素,是后面要素的必要前提或基础。教师要善于从总体上把握教材,从整体上建立起教材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利用好教材中语文要素的复现点,加以强化和巩固。同时,得法于课内的教材教学,得益于课外的实践活动。教师要为引领学生开展丰富的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在具体的语文学习实践中经常对课内学习的语文要素进行适当的“重温”和深化,以切实提升其语文素养。

  1.把握教材编排横向的承接点,通过复习加以巩固

  统编本教材重新建构语文知识体系,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不仅是教材环环相扣的体系结构中的一环,而且对于前面提到的语文要素,后面多有相应的安排,以便学生进行复习巩固。

  以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牛郎织女(二)》为例,“阅读提示”中要求学生“用上一单元学到的阅读方法,尽可能快地默读课文,了解牛郎织女故事的结局”。“上一单元”指“提问策略”单元,学生掌握了连词成句、不回读、带着问题、抓住关键词句等提高阅读速度的办法。本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在此继续承接上一单元,进行提高阅读速度的练习。第三单元的故事篇幅较长,是练习速读能力的好素材。同时,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指向“创造性复述”,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是进行“创造性复述”的必要前提。因此,教

  师在进行每一次单元语文要素的教学过程中,都要夯实基础,思考这一要素在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中的重要意义,和相关的语文必备知识、关键能力之间有何联系,这样的教学就不至于走向封闭,更会关注到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复杂关系,从而使教学更具立体化、体系化、系统化。

  2.明晰教材编排纵向的衔接处,从低到高有序递进

  课标的编排体现了九年一贯、螺旋上升,注重了各个学段之间的过渡与衔接的特点。统编本教材中的语文要素分布,与此一脉相承。对于语文学习的关键能力,在不同年级进行了深化,体现了一种由浅入深的梯度性训练。教师要善于抓住语文要素在不同年级的衔接点,做到前后照应,顺势而为,持续推进。

  比如,统编本教材三年级下册编排了“详细复述”单元,四年级上册编排了“简要复述”单元,五年级上册编排了“创造性复述”单元。虽然复述要求不同,但同样是对“复述”这一要素的不断复现。详细复述和简要复述都是在学生了解原文内容、把握叙述顺序等的基础上的复述。教师的着力点在于帮助学生把课文中规范性的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而“创造性复述”需要学生根据对内容的理解,改组课文。比如,改变人称、体裁、结构,展开想象、增加内容等等。教师备课和教学,要通读整套教材,把教材中语文要素各个年级衔接的点进行梳理,便于在教学中从总体上进行把握,在初次教学某一方面的语文要素时,就要夯实底子,为后面的要素深化做好必要的准备,打好基础。在后面册次出现的相关要素,也要看看教材之前的相关编排,以便更准确地定位新的教学生长点。

  3.适度增设教材之外的训练场,加大综合练习力度

  对于语文要素的教学,仅仅通过教材的教学进行落实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开发教材之外的资源,通过搭建和学生语文生活对接的训练场,在综合性学习中加大训练力度,对教材中的要素教学进行多次的复现,以让学生形成真正的语文能力。

  统编本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设计了四个阅读策略单元,具体的语文要素分别指向预测策略、提问策略、有速度的阅读、有目的的阅读。这四个方面的语文要素,通过教材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得法。如何真正内化成为学生的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在课外阅读活动中进行迁移和运用。只有通过扎实的阅读实践,学生才能掌握这些阅读策略,实实在在地提升其阅读素养。

  综上所述,语文要素的教学,强化意识,高度重视为先;建立联系,加强统整为要;反复实践,持续推进为基。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语文要素的有效落实,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学生的語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吉林省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杨

  伟

资信文档网 www.zihuaxinyuan.cn

Copyright © 2013-2024 . 资信文档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资信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13044534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