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资信文档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地下铁路”与美国的激进主义传统

“地下铁路”与美国的激进主义传统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03-17 09:50:23 点击: 推荐访问: 传统 传统公共行政学强调 传统媒体

  二0一六年,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埃里克·方纳出版了《自由之路:“地下铁路”秘史》一书。在这本兼具学术价值和公共关怀的著作中,方纳利用新近发现的材料,全面而生动地讲述了纽约市地下铁路兴衰沉浮的故事,并进一步打破了美国大众文化中盛行的地下铁路神话,将地下铁路界定为一种松散的营救逃奴网络和一项跨越种族的自由事业。对于上述学术贡献,学者们已有论及。笔者感兴趣的则是另外一个问题:方纳为何要写作一本关于地下铁路的专著?
  在本书的结尾部分,答案似乎浮出了水面。在这里,方纳回答了此前的学者们大都忽略的一个问题:当地下铁路完成了历史使命之后,曾经的“铁道员”们过上了什么样的生活?方纳指出,他们中的不少人继续在为自由的事业而奋斗。在内战中,他们组织黑人军队、救助刚刚被解放的黑人;在重建时期,他们参与反对种族隔离的斗争,捍卫黑人的政治权利,帮助黑人建立学校和教堂。还有些人参与保护印第安人权利,推动妇女参与政治生活。
  在描述这些人物时,方纳虽措辞精炼,着墨不多,但笔端所至,总有一种敬意和温情隐然流出。细察此书,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对废奴主义者的正面态度贯穿始终。这种态度的背后,则是方纳写作此书的深层问题意识:如何评价以废奴主义者为代表的激进主义对美国历史的影响?
  作为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激进改革群体之一,废奴主义者的形象一直沉沉浮浮。在内战前,大部分北部人士都将废奴主义者视为偏执的狂热分子。内战结束时,胜利的北方人开始拥抱废奴主义者,渴望“分享废奴主义者这一代人的荣光”。十九世纪末以来,随着美国种族关系的演变,学者们开始重新研究内战起源,废奴主义者的光辉形象则遭到质疑。新兴的修正主义学派认为,内战之所以发生,主要是因为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那批愚蠢的政治家无力应对当时的政治危机,而一直进行狂热煽动的废奴主义者是这场危机的罪魁祸首之一。以查尔斯·比尔德为代表的一批进步主义史家则认为,内战是南部的种植园主与北部的资本家之间斗争的必然结果,废奴主义者是帮助北部资本家征服南部的帮凶。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开始,废奴主义者的形象开始好转。略有讽刺意味的是,率先为废奴主义者擦掉污点的却是宣称美国历史中从未有过严重冲突的共识学派。共识学派的旗手之一理查德·霍夫斯塔特指出,政治废奴主义者的政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奴隶制问题进入美国政治的核心。但是,霍夫斯塔特对加里森派废奴主义者的评价不高,认为他们异常狂热,哗众取宠,给废奴运动带来极大的损害,对美国政治影响甚微。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废奴运动研究迎来了第一个高潮期。受黑人民权运动和新左派思想的影响,很多历史学家开始研究黑人对废奴运动的贡献,并试图揭示白人废奴主义者的种族观念,打破内战前美国史研究中的白人中心主义现象。这一时期的废奴运动研究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普遍赞扬加里森的道德绝对主义,批评政治废奴主义者背叛了废奴运动的原则,降低了废奴运动的革命性和道德性。这种研究取向强化了加里森派废奴主义者作为道德勇士的英雄形象,但是也造成了一个负面后果:将政治废奴主义者与加里森派道德废奴主义者完全对立起来,忽视政治废奴主义的贡献,废奴运动被定义为一场与政治毫无关系的道德改革运动。与此同时,在内战前政治史研究领域,“新政治史”学派异军独起。这批学者认为,内战前美国政党演变的关键因素不是奴隶制问题,而是种族和文化。废奴主义者成为这两种研究取向的“牺牲品”,沦为内战前政治史上的“失踪者”。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在废奴运动研究领域中,陆续有学者试图打破废奴运动研究中的“加里森中心主义”,为政治废奴主义者“正名”。方纳这位政治史研究领域的大家,也开始发掘废奴运动的政治影响。在二0一0年出版的《林肯与美国奴隶制》一书中,方纳已经将废奴主义者视为到内战前政治史的关键角色。他认为,废奴主义者虽然处于社会的边缘,但是他们通过不断宣称其反奴隶制理念,将反奴隶制的道德情感注入美国社会的公众意见之中,最终对林肯这样的处于政党体系内部的政治家产生了影响,使内战前的美国政治向反奴隶制的方向发生转变。方纳此书的关注焦点并不是废奴运动,但是因为其采用了全新的视野来研究政治史——“在扩展的公共领域中塑造公众意见”,使得他可以打破将政治废奴主义者与加里森派道德废奴主义者二元对立的传统解释,更深刻、全面地揭示废奴主义者对政治的影响。
  在本书中,方纳利用地下铁路这一题材,更为集中地分析了废奴运动对内战前美国政治的影响。方纳指出,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起,废奴主义者就一再利用逃奴所引发的法律和社会争议,来打破美国公共领域和高层政治对奴隶制问题的封锁,一步步将奴隶制问题推向美国政治辩论的中心,迫使美国的公众和政治家直面奴隶制问题。对于此论述的前提,即奴隶制为何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会被全国性的公共领域和政治辩论所屏蔽,方纳只是将其作为背景性知识简单略过。但我们还有必要给出更详尽的解释,以便于理解方纳的整体论述思路。
  一八二0年,在密苏里地区是以蓄奴州还是自由州加入联邦问题上,美国南北双方产生了极端分裂。美国的政治精英们首次意识到奴隶制可能会毁灭联邦。已经暮年的托马斯·杰斐逊曾这样忧心忡忡地写道:“这个重大问题,就像深夜中的火警鈴声,使我惊醒且充满恐惧。我立刻意识到,这就是联邦的丧钟……我很遗憾自己将带着这样的信念死去:一七七六年革命一代的自我牺牲是没有价值的,(联邦)将被他们后代的愚蠢、低劣的激情所推翻;唯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活不到为这个悲惨结局而哭泣的那一天了。”
  密苏里危机以来,因意识到奴隶制的巨大危险性,美国的政治精英对其采取了“去政治化”的政策,即避免就奴隶制问题展开政治争辩,一旦奴隶制问题引发争议,立即以最快的速度搁置争议。这套策略还有深厚的“民意基础”。因受根深蒂固的种族观念的影响,北部自由州的大部分白人民众并不关注黑人的自由问题,他们不仅担心奴隶制问题引发的争议可能导致联邦解体,也担心一旦奴隶解放,黑白两个种族之间将爆发严重的冲突,所以他们反对一切激进的废奴观念,希望奴隶制问题维持现状。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在普通白人民众和两大政党的“合谋”之下,奴隶制作为一个异常危险的话题,被彻底排除在公共领域和政治辩论之外。

资信文档网 www.zihuaxinyuan.cn

Copyright © 2013-2024 . 资信文档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资信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13044534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