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资信文档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萤火虫之殇

萤火虫之殇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03-16 09:42:55 点击: 推荐访问: 萤火虫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gsta/gsta201509/gsta20150924-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gsta/gsta201509/gsta20150924-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gsta/gsta201509/gsta20150924-3-l.jpg
  儿时夏夜,我们总能在没有照明的漆黑草丛间发现点点萤火,“腾空类星陨,拂树若花生。”然而,不记得何时起,这些翩然舞动的小精灵在城市里隐匿了踪迹,再进入公众视野,却是因为遍地开花的“萤火虫主题公园”和随之而来的舆论争议。
  萤火虫公园 or“萤火虫坟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愈来愈多的人开始追求生活的品质与乐趣,“观萤”这项古老而浪漫的活动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2013年,一组有关南京紫金山麓萤火虫翩飞的绝美照片红遍网络。当时《扬子晚报》记者随机采访了10个孩子,大家都非常喜欢这种闪闪发光的小动物,但其中9名表示从来没有见过萤火虫,不知为何物。许多网友感叹“如今的夏天越来越贫穷了”。
  而商家却从其中发现了商机。在线交易平台“淘宝”上,搜寻“萤火虫活体”关键词,出现了400多件商品,零售价格约4至6元一只,批发约2至3.5元一只,多与“送礼”、“浪漫”、“时尚”等概念联系在一起,有些店铺30天内成交量高达14,000余件。购买者普遍评论萤火虫梦幻而美丽,可惜地是送到手后死了一些。
  除个人消费外,厦门、广州、北京、上海等地陆续开办的萤火虫展览和放飞活动,亦受到人们热烈追捧。2015年5月30日,武汉首家萤火虫主题公园开幕。活动当天便吸引了六万余名游客,远超主办方预期。
  然而,这些活动遭到了环保组织的强烈抗议,乃至林业部门介入,或延期或取消,争议不断。2015年7月,北京郁金香花园原定举办的萤火虫展无限期延后,一位环保人士在大棚外打出“我不去萤火虫坟墓”的口号以示抗议;同月,上海首个萤火虫主题公园被政府部门叫停,因为商务和旅游委员会旅游促进科检查后,发现场地、价格、消防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8月,湖南长沙市林业局通报禁止长沙的萤火虫展,称举办方缺少《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野生动物运输证明》、《野生动物经营许可证》等必要证件,涉嫌违法收购、利用和经营野生动物;9月,广州莲花水乡的萤火虫文化节遭到部分市民和专家反对,认为城市之所以不再有萤火虫,是由于环境不再适合萤火虫生长,贸然把来自它处的萤火虫聚集至一处放飞,不仅会导致萤火虫大面积死亡,还可能带来生物入侵、破坏生态平衡、疫病传播等问题。
  虽然大多数淘宝商家、萤火虫展主办方称自己的萤火虫并非野外捕捉,而是人工养殖,但环保组织自然大学在《关于对各地“萤火虫主题公园”开展调查的建议信》中写道,“人工繁殖的萤火虫,成本是10-20元,而野外捕捉的只要5毛钱”,且《当代生活报》记者调查显示,山东青岛中山公园号称人工养殖的一万只萤火虫均源自广西武鸣县两江镇村民野外捕捉,因此,“这样的行为是对消费者的欺诈,让买家和游客误以为这样的商业运作不会破坏野外萤火虫种群”。截至7月18日,该信已获全国22家机构、584名个人联署。
  “环境指示器”萤火虫
  人们通常将会发光的甲虫称为“萤火虫”。事实上,涵盖2,000多个种类的萤科甲虫并非全都能发光,而会发光的除光萤科外,还有其他科的一些种。
  发光是萤火虫主要的沟通方式,不同的发光频率具有不同含义。例如,当萤火虫受到惊吓或遭遇危险时,会改变其发光频率,以警示同类;羽化后飞翔的雄虫会发出特定频率的光求偶,而雌虫也会闪烁发光作出回应;萤火虫是肉食动物,主要食物为螺和蜗牛,但也有种类依靠模仿其他种萤火虫的发光方式来捕食。Photuris萤火虫能发出11种不同频率的光信号,雌虫能改变信号响应其他种类雄虫的求偶,距离足够接近后便会吞食雄虫。而Photuris雄虫会迎合雌虫的喜好,模拟猎物的光信号以吸引雌虫注意。
  从发光对萤火虫的重要性可以看出,萤火虫的栖息地一大要素是没有光污染。萤火虫成虫寿命一般只有5至14天,期间需完成繁衍下一代的任务。如果受到其他光线照射,萤火虫可能会停止发光,无法成功求偶,进而导致种族灭绝。之前南京紫金山一处萤火虫栖息地曝光后,游客慕名而至,为看清道路多使用手电筒照明,且用瓶子捕捉萤火虫带回,第二年此处萤火虫数目便大幅减少。而人工举办的萤火虫展览中,尽管工作人员提醒游客不要使用闪光灯,但屡禁不止,萤火虫受干扰齐齐“灭灯”,游客亦败兴而归,实为双输局面。
  另外,从海拔1,500米的高山至零海拔的低洼农田,萤火虫幼虫根据品种不同,生活环境也有所区别,大致可分为陆栖、水栖和半水栖三种。但相似之处在于,幼虫由于维持体表湿度的能力较低,会偏好温度适宜(18至25摄氏度)、食物充足且潮湿的地区。这些地方往往拥有茂盛的植被、干净的空气、水源和未经农药、杀虫剂污染的土壤。博物学家泰里·林驰(Terry Lynch)说,基本上对萤火虫有益的环境也是对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有益的。而会发光的萤火虫消失,意味着更多人类没有注意到的生物也消失了。“因此,萤火虫之光是环境良好的指标。”保护萤火虫,也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商业与保护可否兼得
  那么,究竟该如何保护,才能既满足人们日益高涨的赏萤需求,又使萤火虫之光永续不灭?
  中国台湾、新西兰和日本等地的经验值得借鉴。
  中国台湾自20世纪90年代起便十分注重萤火虫的保育。中小学校的自然课程普遍纳入萤火虫培育养殖、生态环境构造的教育内容。台湾国立屏东技术学院陈仁昭教授的研究表明,萤火虫数量减少的原因包括:河川污染,工厂废水的排放;农药的大量使用;外来物种入侵,吃掉了萤火虫幼虫、幼虫食物及食物的食物,侵占了生态资源,从源头上破坏了生物链;光害使萤火虫无法交信而交配;河床整治不当,河岸成为水泥护堤,土质硬化,导致萤火虫无法产卵,无处化蛹;山坡地及沼泽地的开发,使河流污泥量增大,水量不稳,萤火虫及其食饵失去了合适的栖息环境。所谓“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若想非洁净环境不生的萤火虫重返城市,改善城市的自然环境不可避免。1997年起,台北市政府建设局与台湾大学合作,为市民科普生态工程、水栖动物、萤火虫复育等相关生态保育知识,并培训义工开展“清溪活动”和“归萤活动”,首先清理台北虎山溪中的垃圾和巴西龟、锦鲤、吴郭鱼等外来物种,尔后用土石砌出缓流环境,溪侧种植水苔,以人工打造黄缘萤的化蛹、栖息场所。过了半年,虎山溪的水质变澄澈,藻类繁茂,使得黄缘萤的食物——川蜷数量相应增多,另有许多蝌蚪、黑壳虾及小鱼生存,食物链初步形成。其后当地市民亲手放入人工繁殖的黄缘萤幼虫,台湾大学对幼虫的存活、化蛹、羽化状况进行了持续一年的追踪,发现复育成功。该经验在全台湾获得推广,从此台湾每年都会举办生态赏萤活动。

推荐内容

资信文档网 www.zihuaxinyuan.cn

Copyright © 2013-2024 . 资信文档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资信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13044534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