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资信文档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关注细节,提高科学教学有效性

关注细节,提高科学教学有效性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03-16 09:31:22 点击: 推荐访问: 关注 关注传统节日 关注健康关爱生活演讲稿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让我们看到了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热热闹闹的科学课堂、热情洋溢的孩子们的笑脸,这一切确实是我们的追求。然而看似热闹的场面是否真的有效,引起当前科学教学界的激烈探讨,如何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师教学追求的必然选择。本文从教学细节的角度,从情境创设、材料提供、教师语言、课外延伸等方面阐述了关注细节是提高科学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关键字:细节  有效性  情境  材料  语言
  一、注重情境创设,为有效教学奠基
  随着情境教学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的不断扩大,教学情境的创设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好的情境引入,可以产生问题,形成探究的动力。相反,情境引入不合理,教学过程就会失去探究的色彩,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探究教学也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情境该如何创设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在现实教育教学为中一般从三个方面创设情境:
  1、设计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科学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它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均起着重要作用。各种科学实验以其直观性、形象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其充满着趣味性、思维性、挑战性、探索性和创造性,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等都可创设问题情景。例如我在教學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沉与浮》这单元时,我告诉学生我有一支听话的滴管,然后演示实验:将滴管放进一个装满水的矿泉水瓶中(滴管口朝下),盖紧瓶盖,我说沉,就用力挤压瓶子,滴管就会往下沉;我再说浮,就松开手,滴管又会上浮。我通过演示实验的直观性演示,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它为学生提供了最真实的感受,它对学生思维形成的冲击是巨大的,因此,充分地利用好实验来设置问题情景,能给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
  2、挖掘旧知,创设冲突情境
  复习旧知识,对旧知识做更深入地分析,既可以加强学生对旧知识的理解,又可以为新知识的学习创造条件,而且还能养成学生深入思考的习惯。而激烈的认知冲突既会激起学生激烈的思维震荡,又会引起学生学习需要的不平衡,情感领域中便会生成一种强烈的乐于学习、主动参与探索、渴望获取问题解决办法的心理倾向,为促使儿童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主动的、最大限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在教学《蜡烛能燃烧多久》时,学生就是在多次的矛盾冲突中展开学习活动的。第一次矛盾冲突:杯中的氧气烧完了,两支蜡烛应该同时熄灭!实际的实验现象却是高的先熄灭,矮的后熄灭。通过思辨活动,学生经历一次“肯定——否定”的转变;第二次矛盾冲突:架空杯子留出空隙,杯中蜡烛能持续燃烧,大量实验证实,蜡烛还是熄灭了。这一次矛盾冲突激励学生尝试着去分析原因,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如何才能使蜡烛持续燃烧”的欲望。
  二、关注材料结构,为有效探究保障
  刘默耕老师所说:“就教学来说,教师的职能不再是‘教儿童念书’,也不再是一味地通过语言文字的中介来传授,而是要为儿童精心设计所要认识的实际事物的‘有结构的材料’,即能体现一定科学概念的材料,指导儿童去探索。”
  在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材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科学教学是否有效、高效?“有结构的材料”是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获得科学知识,提高探究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科学价值的重要资源。
  科学新课标指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探究活动应该有足够的材料,足够材料的意义不在于每个学生都有每样材料,但学生应该都有在探究中起关键作用的材料。科学新课标还指出: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应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和有利于为他们的人生建造知识大厦永久基础最必需的内容。
  科学新课标指出: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要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因此在教学中不要总是把学生禁锢在教室里,要引导学生利用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多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材料的选择如果从学生周围的环境入手,更易引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内涵:科学就在身边,就在我们熟悉的周围环境中,只要你认真地观察和思考。
  三、提炼教师语言,为探究活动激情
  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主要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功效。”马卡连柯也说过:“同样的教育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在科学教学中,语言是传授科学知识、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指导学生科学探究、实现学生兴奋点的转移或持续的重要工具。科学教师的语言则要求精练准确、科学规范,具有启发性、趣味性和逻辑严密性。
  四、落实课外延伸,让有效教学拓宽
  “苹果熟了,为什么不掉到天上,而要掉到地上呢?”。“水壶里的水烧开了,什么力使壶盖往上跳呢?”----。这些有趣的问题,不可能在屋子里产生,更无法坐在课堂上苦思冥想想出来。而是产生于社会,来源于生活。因此,小学科学课教师应该重视科学课的课外延伸。记得章鼎儿老师曾经说过:不要把上下课的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下课铃声响了,孩子们真正的探究活动开始了!
  每每临近下课,老师常会以“这个问题,大家课后再去研究研究!”,“大家课后继续去观察!”等等这样的话结束课堂,这种课外延伸已经成了很多老师的“习惯”。但若只流于形式的、习惯性的课外延伸是不会有实效的。教师一定要在认真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有意识做好班级科学课外探究的计划,适当的安排一定的内容,组织兴趣小组开展探究活动。以次来充实科学探究活动,提高科学探究有效性。
  总之科学教师应把握新课程理念,了解自己,发挥自身特点,注重教学中的各个细节,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得更多,发展的更快。
  参考资料: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浅谈影响科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种随意性行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4
  [3]《科学究竟是什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资信文档网 www.zihuaxinyuan.cn

Copyright © 2013-2024 . 资信文档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资信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13044534号-2

Top